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答案
1《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答案【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水滴石穿·夯实基础】1、关于孟子,你知道多少?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借助字典与注解,疏通文意,正确翻译课文。4、课前检测: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庠序(xiáng)孝悌(tì)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5、合作讨论归纳本文的文言现象通假字1.直不百步耳(通“只”,只是,不过)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打鼓(2)树之以桑〖树〗种植(3)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5)王无罪岁〖罪〗归罪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申之以孝悌之义树之以桑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宾语前置未之有也判断句非我也,岁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固定句式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罢了,那还是……)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与……有什么不同呢?)2二、合作探究【审问·慎思】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加多。”2.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提出问题:提出“民不如多”的疑问。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分析问题:分析“民不如多”的原因。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解决问题: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小结:这些语句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3孟子是怎样解达梁惠王的疑惑的?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明确:以战设喻之所以用打仗为喻,是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这样便于启发对方,让他领悟“五十步笑百步”的不对,比较容易。明确:“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虐民暴政,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4.孟子认为“民之加多”,就要施仁政,行王道。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明确:他的“仁政”思想包含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王道之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王道之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二、拓展提升: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探究,明确:(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神奇的论辩效果;(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当然,最根本原因在于:(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孟子首先是一个傲岸不屈的“大丈夫”,其次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雄辩家。他特立独行,傲气十足,敢爱敢恨,有股“浩然之气”,而底子是“大丈夫”精神。他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正是这样的道德信念、人格自负,使他目空一切,“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使他知言察情,巧施辩术,气盛辞壮,取得很好的论辩效果。3追问: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资料记载: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膑)、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在通晓儒家学说之后,(便去)游说侍奉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听信他的主张,(他的言论)反而被认为是迂曲玄远而不切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正当各诸侯国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三、试讨论归纳本文的主题和说理特点。明确:主题: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说理特点:(见教参)1.结构严谨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与比喻有关的部分)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学生齐读(齐背)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训练案: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B)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DE)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3.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AD)A.王好战,请以战喻B.曹刿请见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5.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C)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4课外提升:阅读下文完成6—9题。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òu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①方七十里,有②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③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与民同④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⑤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⑥宜乎?”6.解释文中加红色的词。①方②诸③犹④之⑤如⑥宜7.(1)这一则故事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2)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8.孟子为什么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说齐宣王是“为阱于国中”?9.翻译这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训练案答案:1.B2.DE3.AD4.B5.C6.(1)方,见方(2)诸,相当于“之乎”(3)犹,还(4)之,它,指文王之囿(5)如,如同(6)宜,合适、适宜7.(1)孟子主张推行王道仁政。(2)孟子是通过百姓对“文王之囿”和“寡人之囿”不同态度的对比来说明自己观点。“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以为小”;“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以为大”。问题是前者能“与民共之”,后者不能。8.“阱”是捕兽的陷坑。齐宣王的园囿就在首都的郊外,纵横有四十里,谁要杀害了里面的麋鹿,就等于犯了杀人罪,这样,园囿也就成了陷发于死地的陷阱。孟子对这种做法很不赞成,所以就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9.齐宣王问道:“(听说)周文王有一个七十里见方的捕猎场,真的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真有那么大吗?”(孟子)说:“可百姓还嫌它太小呢!”(宣王)说:“我的捕猎场才四十里见方,可百姓还觉得太大,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文王的捕猎场七十里见方,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公用猎场。百姓嫌它小,不是很合理吗?我刚到达(齐国的)边境时,问清国家的重大禁令以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国都的郊野有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如果有谁)杀死了场地里的麋鹿,就跟杀死了人同等判刑,那么,这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所,简直成了国家设置的陷阱。百姓觉得它太大,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本文标题: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1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