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心理分析
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为什么要进行心理分析?对教学心理分析什么?心理分析对物理教学提出哪些要求?影响物理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心理特征观察、记忆、思维、兴趣与动机物理学习中的元认知本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影响物理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一、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智力因素: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2、研究学生意向过程(非智力因素:意志、情感、态度、兴趣)特别是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3、研究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性格、气质、能力二、心理因素的课堂表现1、心理结构(1)激发兴趣(2)摄取知识学习动机感知(3)理解知识思维(4)巩固知识记忆(5)运用知识操作2、课堂心理环境当课堂教学能够起到影响人的性格的时候,就可以说教学起到了塑造人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课堂心理环境1.教师(1)教师威信(2)教师的领导方式(3)课堂调控①敏锐的观察力②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③教育机智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学识人格(4)教学组织方法的选择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2.学生(1)学习态度和动机(2)认知方式3.班级文化学风1、心理基础因素课堂前的心理背景有利的(有用、有趣、教师)不利的(难的、枯燥的等)2、心理动力因素教学过程进行前和进行中的心理活动好奇心、求知欲、求成欲3、心理状态因素课堂上师生的精神状态、心境、健康等因素4、心理成果因素通过课堂教学对师生心理上留下的影响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心理因素第二节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一、主要的生理特点(脑生理的特点)人从成胎到成人,脑生理的发展有两个高峰期:二、主要的心理特点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三、学习动机和兴趣特点四、情感、意志的特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充沛热情、易动感情,情感反应强烈,易受感染,但情绪转移也较快。初中生情感往往带有明显的两极性。高中生情感逐渐趋向深刻稳定,自控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遇到挫折时易产生消极情绪。意志特点:初中生的意志形成过程中情感因素更为突出高中生的意志形成过程中认识因素更突出五、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四个阶段)第一是婴儿期直观思维阶段第二是幼儿期具体形象阶段第三是小学初中期形象、抽象阶段第四是高中以后期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初中属于经验性的抽象逻辑思维阶段高中属于初步的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阶段第三节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心理特征一、物理学习中的观察观察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有目的、有组织、主动的认知活动观察能力是认知的基本能力,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物理思维的出发点。观察的作用:获得感性材料观察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创造实验条件,培养观察的积极性通过介绍史料,明确观察的重要性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系统观察法、对比观察法。3、培养学生观察的品质(1)目的性为什么要观察,应该观察什么(2)敏锐性稍纵即逝的现象平时不大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发现新的线索(3)准确性(4)持久性(5)全面性(6)创造性不墨守成规观察现象与思维结合局部与整体过去与现状二、物理学习中的记忆记忆就是学习的保持和再认、再现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的记忆特点1.中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占重要地位,但无意记忆还较明显。2.中学生的机械记忆逐渐为意义记忆所代替。3.中学生的抽象记忆虽有发展,但还是不如形象记忆好。提高记忆力的策略3、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2、及时复习1、适当重复、强调(一)学习物理的思维特征1、概括性特征:思维形式概括表现概念的形成概括的过程和方法:事实比较归纳结论2、间接性特征:思维形式间接性表现物理想象3、逻辑性特征:思维形式逻辑性表现程式、规律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感性材料分析、归纳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概念判断推理物理理论特点因果逻辑关系4、精确性特征:数学作为语言、推理论证的工具物理量(数学表达)物理规律(物理公式)物理过程(数量级估计)物理问题(公式的演绎推导)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三、物理学习中的思维(二)前概念与相异构想学生在接受新的物理学教育之前,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对各种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称之为前物理概念,简称前概念。这些认识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模糊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他们仍会不自觉地用已有的前概念来解释,或者将自己的错误概念与科学概念混在一起,形成所谓的“相异构想”。(三)物理学习的思维障碍分析1、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形成的思维障碍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造成对概念的片面理解;二是阻断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造成认知过程与应用过程的脱节。克服和纠正这类错误观念,可采取如下做法:一是讲解概念时,应展开充分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弄清概念的来龙去脉,明确概念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二是加强知识训练环节,反复矫正巩固,加深理解。三是用一些生动的物理实验或物理现象给学生以更强烈地刺激,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原有观念的错误所在,使原有观念发生动摇,以实现概念的转变。2、相近物理概念混淆形成的障碍物理上有许多相近的物理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有的学生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加上头脑中没有清晰的表象,容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要克服这种思维障碍,可以抓住两个概念间的差异,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这种差异,进行区别。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典型例子加以纠正,使概念深化,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3、类比不当形成的思维障碍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式但类比不是一种严密的推理恰当地运用类比,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如可以把原子原子核式结构类比于行星的运动,把电压类比于水压有时类比不当,反而会造成学习知识的思维障碍。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的决定因素,再讲光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的类比4、物理公式数学化形成的思维障碍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撇开公式的物理意义,忘记公式所表达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造成了运用公式分析物理问题的思维偏差。电场强度公式qFE错误的导出E正比于F或反比于q的结论。克服这种思维偏差的主要措施一是要强调公式的物理意义二是要明确公式的来龙去脉5、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形成的思维障碍在理解或实际运用概念时,有时会不自觉地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因而造成错误缩小概念外延主要表现为,忽视了同一概念所包含的物理图景的多样性,以较熟悉的个别的图景代替图景的全部。超重只考虑其向上加速的情况,忽视了向下减速的情况一方面由于学生头脑中的物理情景建立的不全面,原因,同时也暴露出学生思维缺乏周密性。有无意识地扩大外延的情况,如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学生有时就扩大为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6、思维定势干扰形成的思维障碍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形成了一套切实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推理方式和方法,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能力,一定的思维模式,这种现象叫思维定势。但这种现象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比如,在物理中常用的正负号,它可用来表示矢量的方向,不表示矢量的大小;也可用来表示标量的正负,如温度的高低,功的正负,能量的正负,电势的高低;也可用来表示物体的性质,如透镜的性质,电荷的性质等等。而学生有时片面理解为只表示方向,忘记有的表示性质,有的表示大小。增强训练的新颖性,增强题目的灵活性,形成正确的分析习惯和方法,克服想当然的按头脑中的思维套路来解题的不良习惯。四、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动机特征(一)学习物理的兴趣1、学习兴趣的四种状况:(1)直觉兴趣:现象(2)操作兴趣:操作(3)因果认识兴趣:因果关系(4)概括认识兴趣:普适性2、两种水平直接兴趣间接兴趣3、兴趣特点初中生:直接兴趣新奇、具体、操作、实践高中生:集中、同时、目标、稳定4、学习兴趣的培养(1)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2)注重科学探究,提高学习兴趣(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习兴趣(4)加强学法指导,巩固学习兴趣好动实验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紧张心理“物理难学”良好习惯反馈的激励提高学习的信心(二)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由于学习需要而产生的动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构成。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为主外部学习动机为辅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包含三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地进行监控,并相应地加以调节,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你正在做什么?(你能做精确的描述吗?)你为什么做?(符合解决的方法吗?)这个方法如何帮你解决问题?(解决完问题后你如何处理结果?)作业•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你认为物理教学心理因素分析的重点是什么?•如图,求导线运动时,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当多的学生的答案是Blv,这个答案正确吗?试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分析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可能有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考过程,对物理教学有什么启示?
本文标题: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心理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4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