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11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并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说明,请予审议,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去年工作回顾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北京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5%以上和10.5%以上,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6%以上和8%以上。“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坚持把扩大消费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着力优化消费环境,完善商品流通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促销活动,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等工作,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超过6200亿元、增长17%以上。实行稳物价、保供应的一系列措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建立政府资金统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区域建设,完成土地储备开发投资1470亿元。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工业、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8%以上和12%以上,民间投资比重接近5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5500亿元、增长13%以上,超额实现两年政府投资14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的目标。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布实施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同意实行“1+6”系列政策。着力推进先行先试改革,股权激励试点单位达到350家,科技专项经费列支间接费用试点单位161家,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51.5亿元。成立中关村发展集团,建立产业化促进机制,推动60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总收入突破1.5万亿元、增长20%。制定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推进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人才特区建设,实施海外人才聚集、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引进了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落实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研发试验服务合作网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开放共享,做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接服务,协同推进6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579亿元、增长27.8%。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西部地区转型发展,首钢冶炼热轧全面停产,关闭所有小煤窑。退出“三高”企业43家。制定实施加快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旅游、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促进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达到2768亿元,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实现利润增长40%左右。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坚持调整产业结构与落实区县功能定位相结合,重点功能区建设全面加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快速推进,产业发展聚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地流转服务体系,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对山区集体公益林进行补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70%从事一产的农户。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五项基础设施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实施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工程,完成24个重点村拆迁任务。落实城南行动计划,103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加快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河道景观恢复和生态环境修复初见成效。完成7条重点沟域规划国际招标,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2条,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迈出新步伐。(二)加强城乡建设、服务与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5条新线开通试运营,新增通车里程108公里。推进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系统,3条城市快速路建成通车,完成110项疏堵工程。优化公交线网,公交出行比例提高到40.1%。强化资源能源保障,建成陕京天然气三线,完成第九水厂改造,解决了中心城区6万户居民老楼通气问题,实现230个老旧小区管网供热。实施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增能力、调结构、促减量,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继续下降,日处理能力达到1.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6%。推进卢沟桥等再生水厂改造升级,全市再生水利用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60%和81%。完成农民住宅节能改造2万户、城镇建筑节能改造644万平方米、城区平房煤改电1.3万户、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052蒸吨,淘汰黄标车5万辆,新增纯电动公交、环卫示范车1260辆,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78.4%。加强北运河水系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新城滨河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建设,新增造林面积16万亩。强化城市服务管理。成立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完善城六区交通管理体制。着力加强交通管理,实施错时上下班等一揽子措施,维持了城区路网的基本通行能力。按照“建、管、限”的思路,出台缓解交通拥堵的28项综合措施。加强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环境整治,完成了100公里架空线入地任务。总结推广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郊区村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顺利推进。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出台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开展1000个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建成1294个农村社区服务站。向社会组织购买300个服务项目,选聘2958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较大幅度提高了社区工作者待遇。基本实现商务楼宇服务站全覆盖,启动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建设。新建16支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志愿者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三)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维护首都和谐稳定全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综合服务,完善“零就业家庭”、纯农就业家庭长效帮扶机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6万人。整合“一老一小”、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制定统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区县公费医疗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实施提高门诊报销比例等8项医保惠民政策,减轻群众负担25亿元。完成社保卡整体工程建设,1779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就医即时结算。出台养老保险补缴政策,实现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全面落实“九养政策”和老年优待办法,发放养老助残服务券4.3亿元,为2.1万户家庭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开工346万平方米。改扩建30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入园名额1.2万个。延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时间,26家三级医院开展双休日全天门诊,启动预约转诊试点。继续实施周末演出场计划等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完成街道、行政村文化中心建设任务,率先实现“村村有书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完成29项文物修缮工程。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武搏会等重大赛事,北京运动员在国内外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政策性住房实际供地1332公顷,同比增长1倍,占全市住宅用地供应量的52.8%。新建和收购政策性住房22.5万套,占全市住宅新开工套数的61.5%。竣工各类政策性住房5万套,完成年度计划的108.7%。公共租赁住房落实房源2.6万套,廉租住房基本实现了实物配租应保尽保。三区三片棚户区改造累计搬迁居民1.6万户,首都功能核心区居民对接安置房开工218万平方米。严格执行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5月份以来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逐月回落。高度重视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广信访代理等成功经验,着力化解历史积案,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认真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深化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创建首都政治中心区防控机制,大力净化治安环境,社会秩序保持良好。(四)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崇文区与东城区、宣武区与西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平稳有序,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发挥核心区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海淀区和昌平区产业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合发展。设立市级固定资产投资审批综合服务大厅,继续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下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功实施9个重组项目,退出劣势企业196家,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成立全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争取多项国家金融创新试点,规范市区两级融资平台,新增要素市场9家。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成立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药品统一集中采购。整合组建北京广播电视台,完成14家出版社转企改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稳步推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动首都机场口岸与天竺综合保税区实现大通关,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促进外贸出口恢复性增长,地区出口554.7亿美元、增长14.7%,规模接近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健全服务贸易促进协调机制,落实服务外包政策,促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涉外驻京代表机构654家,实际利用外资63.6亿美元。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对外协议投资增长2.5倍。成功举办世界旅行旅游大会等国际活动,城市对外交往务实深入。加强发展合作与对口支援。与14家中央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和对接服务,推进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和项目落地。整合组建市级领导机构,统筹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先后与河北等省区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区域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全面启动新一轮援疆工作,认真落实对口支援西藏拉萨、青海玉树等任务。累计投入资金70亿元,圆满完成支援什邡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获得各方面高度评价。(五)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成功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日”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出了春节文化论坛、端午文化节、重阳文化节等一批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大力整治网络低俗之风。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积极推动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着力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完成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推进法律服务领域民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五五”普法各项任务。加强国防和后备应急力量建设,创新与武警总队的合作机制,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工作,驻京部队在首都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位代表,一年来,市政府及组成部门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向市政协通报工作,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意见。办理全国和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549件,政协建议案、提案1380件。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5项,制定修改政府规章5项。做好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发挥监察、审计、财政的监督作用,深入推行绩效管理和督查督办,有力推动了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的落实。投入财政资金237亿元,全面落实了58件重要实事。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首都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北京市委坚强领导,各方面高度关心、大力支持,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团结奋
本文标题:2011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4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