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2013年三明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题库(单选多选判断)
2013年三明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题库(单选、多选、判断)一、单选题1、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检索效果的评价标准主要有:查全率、查准率、收录范围和()。B、输出格式2、声音的内容特征主要包括音频、响度、频宽、音色和()。B、节奏3、近代信息组织阶段,信息机构存在的最终目的是()。B、利用4、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5、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文献调查和()两种途径。C、社会调查1、()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A、信息技术2、在信息分析中经常采用的半定量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D、交叉影响分析法3、趋势外推法是基于()的观察和分析方法。B、历史数据4、社会调查是一切以(B)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B、信息搜集5、()年以后,因特网步入商业化阶段,迅速地在全世界扩展开来。B、19921、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脱机检索、练级检索、()四个发展阶段。A、网络检索2、教育信息化重在()A、应用3、()是实现高效信息共享不可或缺的条件。D、标准化建设4、地序组织法的最大特点是能反映()。C、地域特色5、合理的()是信息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的重要吸引力和推动力。A、国际贸易结构1、()是现代高技术群的核心带头技术。A、信息技术2、信息处理包括整理和()两个相辅相成、交替进行的环节。D、评价3、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被称作支撑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三大支柱”。C、信息资源4、研究报告类成果具有结构严谨、分析深刻和()的特点。C、结论明确5、()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D、国家信息网络1、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A、可行性分析2、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A、运行3、信息整理包括形式整理和(),目的是使信息从无序变成有序,成为便于利用的形式。C、内容整理4、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低()。D、产品成本5、信息检索是有信息组织和()两大部分组成。D、信息检索1、()是信息化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C、信息素养2、竞争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其实质是通过经济实力和智慧的较量,强者被保存、发展和壮大,弱者被削弱、淘汰。B、优胜劣汰3、按照检索对象的不同,早期信息检索一般分为文献检索、事实检索、()和概念检索。A、数据检索4、电子货币是一种以()流通的货币。B、数据形式5、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C、社会活动1、1983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剪辑出版了哪本书,提出将信息产业分为了两大产业群。B、《信息产业前景》2、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是()D、专家系统3、18世纪,()技术的出现把人类带向了灿烂的工业文明时代。C、蒸汽机4、信息分析的本质()。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5、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常规法、追溯法、顺查法、倒查法和()。D、分类法1、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和()。D、验收测试2、消息类成果常见的形式有()和动态两种。A、快报3、信息检索系统是为满足信息用户的()而建立的、存贮经过加工的信息集合的人机信息系统。C、信息需求4、信息资源的()决定了在一定的经济社会里,利用这些资源所能给经济行为者带来的效用总有一个有限的最大值。C、稀缺性5、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D、概率组织法1、信息资源具有()的特征.C、共享性2、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被称作支撑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三大支柱”。C、信息资源3、定量方法具有定量分析、结论具体和()的特点。A、高度抽象4、信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赖于全民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A、文化素质5、文化()是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影响。D、教育水平1、()是信息产业成长的外动力。D、国际竞争2、()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获取利润、谋求生存、持续发展的能力。D、核心竞争力3、信息化建设是()的过程B、信息技术管理4、信息文化在社会形态表现上可分成()三个层次的信息文化。D、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5、提出评价意见一般包括概略性评价意见和()两种。B、详细评价意见1、()是解决信息饥饿和信息相对过剩的最有利手段。B、信息组织2、()是劳动力结构的基础。A、人口结构3、()是实现其他信息技术功能的必要手段。A、支撑性技术群4、信息技术在什么时候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D、20世纪40年代5、()常见的工作包括例行的数据更新、统计分析、各种报表的生成、数据的复制及保存、与外界的定期数据交流等。D、数据处理1、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用于()的天天重复、变化不大的各种过程处理和事务处理。B、操作层2、感测技术和()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B、控制技术3、数据处理系统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的早期表现形式。C、信息系统4、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的发展。B、社会信息活动5、定量方法以基础数学、数理统计()以及其他数学处理手段为基础。B、应用数学1、()是经济与社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C、电子政务2、信息经济时代,()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C、信息产业3、在新信息技术的形成和扩散中,一般可分为技术领先者、()和技术后来者。A、技术追随者4、信息组织的过程通常可分为序化阶段和()C、优化阶段5、.数据流程图中的()表示数据和数据流向,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是各个数据处理环节处理和输出的数据集合。B、数据流1、个人消费结构的形成和变化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C、社会需求2、()是调节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一种基本的自组织手段。D、市场手段3、信息组织是在解决信息数量绝对激增和()相对贫困这一对矛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A、信息质量4、信息技术四基元分别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C、控制技术5、信息资源与经济活动相结合,是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可以广泛地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D、渗透性数据库设计过程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三个阶段。C、物理结构设计信息分析对其所研究的对象具有整理、评价、预测和()四项基本功能。A、反馈3、信息分析成果中是以有关课题的各种系统的资料或数据为主要对象,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成果形式是(A)。A、数据类成果4、()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工具。D、主体技术群5、在传统的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信息资源的利用()明显的竞争关系。B、不存在在古代的信息管理中,信息组织的目的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管”;不是为了“传播”,而是为了D、“收藏”电子商务的载体是()A、电子商务网站信息系统需要通过各种人工或者()手段从组织机构的内部或外部搜集各种数据。C、自动化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A、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软件的维护可分为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A、完善性维护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内容管理、协同处理、和()。A、交易服务常用的信息展示的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现在还有()等形式,可有效解决信息展示的时空问题。B、网络发布文献调查主要用于()的搜集。C、文献信息即便在信息有多种交流途径的信息化社会里,人们仍然感觉到存在着大量的无法满足的信息需求,这就是所谓的(A)A、信息饥饿现象要促进信息的利用就必须以完备、科学的()活动为基础。A、信息组织信息分析成果评价包括即时评价和()。A、最终评价我国目前处在产业结构的()时期。C、高变换率通信技术和()处在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D、计算机技术4、100信息分析方法一般可分为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和()三大类。C、半定量方法5、信息产业的结构形成和发展战略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国贸易结构的()C、类型和模式成功的市场开拓活动离不开四个“适当”,即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价格和(B)。B、适当的产品企业信息化的均衡分析包括静态均衡分析和()。C、动态均衡分析信息技术的()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A、发展和完善市场手段具有较强的()功效。B、资源配置信息分析是以与研究课题有关大量的()为处理对象。B、原生信息1、()是指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针对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查找出所需信息内容的过程。C、信息检索2、()是一种有目的和组织化的信息存取活动,是对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的B、信息检索3、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有基础部分和()组成。C、功能部分4、信息产业的部门结构将随着信息需求的不断发展逐步走向合理化、()。C、高级化5、到了哪一年,对信息产业的界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开始突出电信和网络服务的重要性?C、2002年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很强烈的(),新的消费欲望和消费标准常常会导致原有的信息资源内容因过时而失效A、时效性2、数据流程图中的()表示数据和数据流向,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是各个数据处理环节处理和输出的数据集合。B、数据流3、()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D、信息基础设施4、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建设被认为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B、管理信息系统5、B2B电子商务是以()为交易主体。B、企业1、影像的内容特征主要包括对象运动特征、颜色和()的变化等。B、光线2、手工检索和()是当前常见的两种检索方式。A、计算机检索3、信息系统开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B、系统分析4、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信息组织方法是()。B、字顺组织法5、那个国家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积极倡导着。A、美国1、目前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C、文献检索2、信息化能力的评价应该对()起导向作用。A、信息化建设实践3、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信息资源的()备受关注。B、配置和共享4、信息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的需求,是信息无障碍交流的有力保障。D、社会信息交流5、信息产业的()对于信息经济的增长和信息产业结构的成长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B、需求结构持续不断的()是信息产业成长的核心动力。A、技术创新数据流程图中的()指位于系统之外的信息提供者或使用者,用来说明系统数据输入的源点或数据输出的终点。C、外部实体3、1992年,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是就提出了旨在向21世纪的()计划。A、信息高速公路4、()是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A、价格5、通常所说的信息分析成果主要是指()成果。B、研究报告类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管理,越来越有赖于信息()发展水平C、社会化2、()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资源配置信息分析成果可划分为消息、数据和()三种类型A、研究报告4、()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B、业务流程分析5、()强烈地影响着信息产业的部门构成和投资结构。D、个人消费结构1、信息产业有()和高精尖产业之称。B、无烟产业2、图像画面的内容特征主要包括颜色、纹理、形状和()。D、结构根据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定量化、统计化、系统性和()被公认为是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特征。D、客观性4、信息技术的()使得我国能够在某些领域成为技术领先者。D、自主创新5、消息类成果的特点是:内容简洁、新颖、报道迅速、()。D、及时专家系统有()、知识库、推理引擎和开发引擎组成。C、用户界面目前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磁盘、光电阅读器和()。A、终端输入世界各国的()在信息劳动中占有最高的比例。B、信息处理者信息服务业,归根到底要以()为核心手段。B、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组织活动在解决海量信息与()的矛盾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C、特定需求1、在软件领域,已形成了平台软件、中间件和()三大类。A、应用软件2、()是描绘各种社会、自然现象的数量指标依时间而呈“S”型规律变化的曲线。D、生长曲线3、
本文标题:2013年三明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题库(单选多选判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6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