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食品与饮食文化-第二章食品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食品文化的特征2中国食品文化的特性3食品文化与科学1食品文化的特征上节课给大家讲了绪论,就食品的定义、分类、功能作了深入的探讨,就文化、食品文化的定义作了详细的讲解、介绍了食品文化研究的内容、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中国食品文化创造者的构成等内容(劳动者、社会上层、士人知识分子)1食品文化的特征1.1中西方食品文化简单对比1.1中西方食品文化简单对比中国西方用具:筷子、勺、碗等用具:刀、叉、碟子等用餐方式:合餐主食:多动物性食源(牛排、鸡块)主食:多植物性食源(米面、果蔬)用餐方式:分餐信仰:道教、佛教、伊斯兰等见面语:吃了没有?秀色可餐对吃的态度:讲究饮食色香味俱全、追求长生不老信仰:基督、伊斯兰、佛教等见面语:你好吗?天气真好。对吃的态度:重视营养和吃饱更讲究器皿,注重心灵的救赎饮食地位吃成了中国改朝换代最直接、最普遍、最根本的原动力和导火线。1民以食为天2《汉书·王莽传中》:“民以食为命,以货为资﹐是以八政以食为首。”《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后世所称“八政”多指此而言。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4“食、色,性也”-《孟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饮食地位中国西方西方国家同样重要1功能派文化人类学开山大师的马林诺夫斯基:“人类极其关心的是传种与营养。”2“世界上没有生命便没有一切,二所有生命都需要营养。”3费尔巴哈:“心中有情,脑中有思,必先腹中有物。”4“一个民族的命运决定于他们的饮食方式。”传承性审美性食品文化地域性民族性生存性1.2食品文化的特征1.2.1生存性1.2.1生存性民以食为天。仓癝足而知礼仪。易子而食。朱橚撰述《救荒本草》一书,收录可食性草,以备饥荒。荠菜、观音土、马齿苋、板蓝根、车前草、树皮。《闯关东》、《走西口》。(曾经能吃饱饭是一件最重要和幸福的事情)西方讲究自由民族,也是在吃饱的前提下,《飘》南北战争郝思嘉大小姐,挨饿了狼吞虎咽1.2.2传承性传承原因: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区位文化的长久迟滞及内循环机制下的代代相传,使得区域内的食品文化传承牢固的保持着。食品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创新过程,随着时代变迁,饮食习惯不断变化,但是仍有许多是不变的,这就是传承性。如,几千年了我们一直用筷子,如我们年节食俗,才过的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人群的社会生活越是孤立和封闭,其文化的地域性便越明显,传统的色彩便越典型,个性的特征也越强、表现出文化的封闭性、惰性和滞进性1.2.2传承性表现1食品文化的传承性首先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原始饮食文化的遗存中。(1)是吃喝分配方式和仪式;(2)是获取食品与加工食品的方法。2菜系的形成,是饮食习惯的凝聚。3餐馆名店老字号是传承性的标志。书上讲的是鄂伦春人平均分配食物的例子,其实生活中大家可以体会得到,比方说有的地方大年初一要先拿食物到先人墓地祭祖,有的地方大年初一的头一顿饭前要放鞭炮等。筷子、刀叉,蒸、石烹,红旗还有石锅鱼中国烹饪流派的部分划分1、从地域范围划分四大菜系:鲁菜、苏菜、川菜、粤菜八大菜系:四大+浙菜、徽菜、湘菜、闽菜十大菜系:八大+京菜、沪菜十二大菜系:十大+豫菜、秦菜2、从原料性质划分素食风味/荤食风味3、从民族划分:汉族菜系,少数民族菜系意大利匹萨、法国红酒鹅肝酱、印度咖喱、韩国泡菜、日本寿司,体现饮食习惯和地域的差别•西南•青藏高原•黄河中游•东南•长江下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东北•中北•西北京津地区1.2.3地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1.2.3地域性饮食文化圈的概念:是由于地域(最主要)、民族、习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域。中国食文化划为12个饮食文化圈:1)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东三省,长白山人生、冷冻食品,东北大米)2)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内蒙,马奶酒,锡林格勒、呼伦贝尔)3)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新疆,维族和哈沙克,囊,羊肉抓饭、葡萄干)4)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荟萃各地美食,集聚天下宾客)1.2.3地域性5)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西藏、青海,青稞酒、酥油茶、糌粑、冬虫夏草、藏红花、鹿茸等)6)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农耕文化发祥地)7)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山东,齐鲁文化孔府菜)8)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湖南湖北江西,饭稻羹鱼,湖广熟天下足)9)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江浙上海、江南水乡,美女美食,甜,江苏雨润、五芳斋)10)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酒,菜酸辣)11)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广东福建港澳台,汤、粥、甜点文化)12)素食文化圈1.2.4民族性民族:狭义上说是在历史上形成具有或基本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体。广义上指国度上的民族。食品文化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传统的食物摄取、食物原料的烹制技法及食品的风味特色。包括饮食习惯、礼仪、禁忌。1.2.4民族性糌粑、青稞、酥油茶-藏族;馕、烤全羊、手抓饭-维吾尔族;猪肉禁忌-回族小麦面包-西方;葡萄酒、香槟、白兰地-法国;芥末、生鱼片-日本;辣椒、仙人掌、龙舌兰酒-墨西哥;泡菜-韩国;咖喱-印度;白酒、饺子、豆腐-中国。1.2.5审美性人类对食品美的追求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甘、美、善——饮食美思想的萌芽五味调味——和谐美的探求五世长者知饮食——高层次的审美十美风格——系统完善的审美原则十美风格十美风格形序器趣境质色香适味十美风格“十美风格”,是指中国历史上上层社会和美食理论家们对饮食文化生活美感的理解与追求的十个分别而又紧密关联的具体方面,是充分体现传统文化色彩和美学感受与追求完备系统的民族饮食思想,包括质、色、香、味、形、器、境、序、适、趣。“质”:原料和成品的品质、营养,它贯穿于饮食活动的始终,是美食的前提、基础和目的。十美风格“色”:悦目爽的颜色润泽,既指原料自然美质的本色,也指各种不同原料相互间的组配。以美是又一审鉴指标。“香”:闻香是食物美的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鉴别美质、预测美味的关键审美环节和检验烹调技艺的重要感观指标。“味”:饱口福、振食欲的滋味,也指美味,它强调原料的“先天”自然质味之美和“五味调和”的复合美味两个宗旨。“形”:体现美食效果,服务于食用目的的富于艺术性和美感的造型。十美风格“器”:精美适宜的炊饮器具,以饮食器具为主。“境”:优雅和谐又陶情怡性的宴饮环境。“序”:指一台席面或整个筵宴肴馔在原料、湿度、色泽、味型、浓淡等方面的合理搭配,上菜的科学顺序,宴饮设计和饮食过程的和谐与节奏化程序等。“适”:舒适的口感,是齿舌触感的惬意效果。“趣”: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十美风格“十美风格”审美原则的形成就是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深化完善的历史标志。这一历史性标志或者说阶段性结果,是中国饮食史发展的鼎盛期——明清期充分实现的。2中国食品文化的特性2.1礼、情、精、美2.1.1中华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体系2.1.2礼、情、精、美反映的饮食文化实质2.2食疗2.2.1性2.2.2味2.2.3归经2.1礼、情、精、美2.1.1中华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体系医食同源: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医食同源的辩证观、奇正互变的创造性思维、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孔孟食道中华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体系。儒家、道家:求和、养生、变化形成医食同源理论的主要依据《1》食物和药物功效目的上是统一的:从饮食获取营养,维持身体正常机能;食用药物,使出现状况的身体机能恢复正常。《2》医药学的最初胚芽孕生于饮食生活。《3》很多食料既是食物又是药物。《4》“食”和“医”相互渗透。饮食本身的获取营养和医病双重功能相互借助与影响。奇正互变的创造性思维“千个师傅千个法”、“适口者珍”、“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同中有异是中国菜的灵魂,是中国菜肴最大的特色,也是中国成为烹饪王国的根本原因之一。“手工操作,经验把握”是中国传统烹饪民族和历史的根本特点,也是最大的优点和不可忽视的弱点,民族历史文化的悖论在中国传统烹饪领域鲜明的存在。五味调味(酸、甘、苦、辛、咸)“五味调和”理论在距今3000年左右已初步形成,并于春秋战国之世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常识被用来喻说深刻的哲理。“五味调和”理论的形成,是先秦时代人们对长期饮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先秦诸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饮食审美意识的反映。而饮食美“和谐”至高境界是无尽追求,乃是调味理论迄今仍指导我们饮食审美实践和认识的无限魅力之所在。伊尹“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孟食道•孔孟食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孔子食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i)而餲ai,鱼馁nei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gu酒市脯pu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乡党第十》卷第十)孟子食道深化了孔子食生活信念和准则,使之系统化为:食治-食功-食德。食治:“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尧之天下,不以为泰”(不吃白食)食功:“士无事而食,不可也”(等值劳动换取养生之食)食德: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吃正大清白之食、符合礼仪进食)2.1.2礼、情、精、美反映的饮食文化实质礼:指饮食生活的礼仪性。(社会关系和饮食)情: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精:饮食精品意识,是中华饮食文化内在品质的概括。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形势与内容的统一。2.2食疗上医治未病。食医制度的出现,设“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药王孙思邈:“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借食威,食助药力”饮食必稽于草本食疗的作用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补、泻、调。食物性能概念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食物“性”“性”和“气”是指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或气质,中医称“四气”或“四性”下列不属于温热性的食物有哪些?A姜B西瓜C辣椒D葱E大米F牛奶G香菜H苦瓜befh食物中多属平性,温热次之,寒凉更次(平性〉温热〉寒凉)寒凉食物(阴性):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发热、口渴、烦躁、尿赤、吐黄痰等。(西瓜、柿霜糖、芹菜、苦瓜)温热食物(阳性):散寒、温经、通络、助阳作用。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风寒感冒发热、腹痛、呕吐、头痛、恶寒、肢冷畏寒等。(姜、葱、香菜、红茶、辣椒、酒、平性食物:米、面、黄豆、山芋、萝卜、苹果、牛奶食物“味”(酸苦甘辛咸)酸(涩):敛汗、止喘、止泻、收缩小便、涩精(梅、山楂、石榴、柿子、醋)苦(淡):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苦瓜、苦杏仁、橘皮、百合)甘:补益、缓解疼痛痉挛(蜂蜜、糖、米面食品)辛:发散、行气活血(葱、姜、蒜、辣椒、花椒)咸: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盐、海带、紫菜、海虾、龟)芳香性食物:果蔬食物归经归经显示了某种食物对人体某些脏腑、经络等部位的突出(一般)辣(辛)味归肺经甘味归脾经酸味归肝经苦味归心经咸味归肾精核桃:纳气平喘养血健脑归肺肾肝梨清肺热,甘蔗清胃热,香蕉清肠热食物“补”补性食物一般指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生津、填精等功效的食物。食物“泻”泻性食物一般指分别具有解表、散风、清热、泻火、燥湿、利尿、祛痰、祛风湿、泻下、解毒、行气、活血、化疲、凉血等功效的食物3食品文化与科学现代科学的饮食文化理论与主张合理的膳食结构、恰当的烹调方法、食药合一的辩证思想、饮食有
本文标题:食品与饮食文化-第二章食品文化的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7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