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不(bù)尚贤,使民不争。不(bù)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bù)见(xiàn)可欲,使心不(bù)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zhì)者不敢为(wéi)也。为无为,则无不(bù)治。《道德经》第三章安民注释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货:财物。盗:窃取财物。见: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敢:进取。弗为:同“无为”。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译文•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这一章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然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断地发展提高,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这是出于差别的存在,老子想用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想法也是好的。•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虽然,老子提出了“不尚贤”的想法,但是,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内部不必要的斗争。我的理解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都是人治的思想,统治者崇尚贤能、把较为稀有的东西看得太贵重、总是显耀能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诱之以权力、金钱、美色,致使天下人争权、图利、贪欲,结果是社会混乱,天下纷争。老子要求我们要平心静气,忘怀名利得失,扫除心中的一切私心杂念,心虚则气聚,气聚则神凝,神凝则朴生。这里的“虚其心”不是让心空着,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而是积极主动地打扫出洁净的家园,接纳那至诚不移、至高无上的心灵。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三章安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8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