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宪政和英国霸权兴起的秘密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
1宪政和英国霸权兴起的秘密共看英国历史,总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一个莞尔岛国,资源匮乏,民族繁杂,连天气都和它作对,狭窄的英吉利海峡也挡不住强大的入侵者,从恺撒、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维京人到诺曼底人,凶悍的入侵者比比皆是,荷兰人曾炮击伦敦,拿破仑发誓要消灭这个“开铺子的店小二”,希特勒也曾拟定入侵计划,可见英国从来没有因为它是个海岛而免除强敌的威胁。但就是这么个曾经内战不已的国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四处扩张,在维多利亚时代成为日不落帝国,它诞生了培根、达尔文、牛顿、瓦特、亚当斯密这样杰出的科学、思想巨匠,它的大炮打开中国国门,成为我们150年屈辱的开端,它晦涩的语言居然成为我们的考试科目,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老太太因为能用英语说“北京欢迎你”而感到自己是多么老有所为。究竟是什么让英国手握霸权300年?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不列颠,这就是英国历史上划时代的诺曼征服。英吉利贵族的土地被无情的没收,威廉把土地分封给入侵时的有功之臣,英吉利社会逐渐形成以土地为基础,以国王为顶尖的金字塔,封建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国王把土地赐给臣下,换取他们服兵役和缴纳税收,同时,这些封建主还拥有法庭、征税和强征劳役的权利,并且要为国王作战。臣下还有属下,全国就自然而然形成许多骑士采邑。在莫尔特的《人民的英国史》中承认:诺曼人用利剑完成了与经济基础相配合的上层建筑的建设。1154年,在一系列残酷内战之后,根据《温切斯特妥协合约》亨利二世成为金雀花王朝的国王,他统治的地方除了英格兰还包罗欧洲大陆上的诺曼底、安如、阿基坦、曼斯、布列塔尼、加斯科尼,英格兰只是这个零碎的安茹帝国(金雀花王朝)的一个行省,在不列颠岛,英吉利人和诺曼底人都承认他是两个民族的共同国王。诺曼底离巴黎太近了,法王路易七世自然把金雀花王朝视为最大的威胁,英法矛盾不可开交。更大的矛盾在英格兰本土,在英国式的封建制度中,国王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他和臣民之间的关系有一种个人联合的性质,臣民和封建主向他效忠,他为他们提供安全保护。高踞于封建等级之巅的国王只能依靠分封和效忠的纽带,换句话说,国王和臣民是一种经济和安全的关系。这种基于个人联合的契约性质的封建制度稍稍带有一点民主制的萌芽味道。但臣民们都无一例外的信仰上帝,在思想上要服从教会,根子在遥远的意大利,于是英格兰实质上有两个权利中心,国王和主教。政教冲突是所有欧洲天主教国家普遍矛盾,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军事领袖真真假假的信仰宗教,但他们在行动上却不想向教会交出自己的世俗权利,不过是怕死后下地狱罢了。亨利二世的对手是英格兰大主教贝克特,此人才华横溢野心勃勃,在布道时总会不厌其烦的描述地狱的惨状,然后对症下药针对某些封建主的所作所为重点恐吓,让他们乖乖的把金币和土地奉献给英格兰教会,以此赎罪。这哥们如果活在今天绝对是商业奇才或诈骗犯,但贝克特渐渐参与到世俗政治事务中,决心使自己的权利独立于王权之外。亨利二世颁布《克拉伦顿法规》,规定了教会的权利范围,贝克特不以为然,几个被他吓得实在拿不出钱来赎罪的贵族称此机会在1170年夏天在法国肖蒙刺死了贝克特。亨利二世是不敢和教会彻底决裂的,杀死主教,直接的后果在国内是教徒的愤怒如排山倒海般向他压来,在国外则是路易七世将联合教皇对他进行宗教战争,这可是名正言顺的开战理由,教皇手里有的是金币和廉价的日尔曼雇佣军,这对金雀花王朝无疑是灭顶之灾。于是亨利二世选择了妥协,1172年,他和教皇达成了协议,重新修改《克拉伦顿法规》,作出了重大政治让步,作出了王权不干涉教会权利的保证,另外每当贝克特的祭日,亨利二世要赤裸上身任由教士鞭打以此赎罪。-作者:黑天六必治提交日期:2008-08-2613:47此后,在英国形成了一种王权、贵族、教会三种势力互相牵制彼此制约的局面,教会希望通过王权获得经济利益,在世俗政治层面教会要保证国王的权威;国王希望在不削弱王权的前提下和教会建立友谊,一方面免得死后下2地狱,一方面又惧怕教皇联合其他国家发动宗教战争。政教双方互相利用,互相制约。同时因为国王和贵族间是一种契约关系,贵族效忠国王,为国王服兵役并缴税,但国王也要保证贵族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否则贵族将反叛。在国王和教会发生冲突时,贵族站在国王一边,不过为了挟持国王,贵族又和教会建立联系。政治力量的互相制约为西方民主制度提供了蓝本,在其后的800年间,各种社会力量时而兴起时而没落,但制衡的手段却被保存下来。作者:黑天六必治提交日期:2008-08-2613:50亨利二世对英国最大贡献是在法律和制度方面,他确立的英国习惯法,为后世一些列具有宪法性质文件颁布奠定了基础。从威廉时代开始,国王给与贵族在领地内设立法庭的权利,贵族只要智商正常自然会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作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人性使然。领地内的居民自然万分害怕领主贵族,到了亨利二世时代,已经形成一大堆各行其是的私法,对中央集权是个严峻的考验。亨利二世不能用王权来强制贵族放弃法庭,因为那样意味着内战,他巡视全国,和佃农交谈,现在看起来有些微服私访和下基层调查研究的意思。根据调查结果,他明白广泛意义上的立法和公正的审理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为了把英格兰所有的案件都吸引到国王法庭,以此来显示他比贵族审理案件更公正,他建立起沿用至今的陪审团制度,陪审团有12个正值的没有犯罪记录的人组成,既是法官也是证人,在判决前陪审团投票判断案件结果,如果6:6,亨利二世本人再作决定。实际应用的效果非常好,于是,陪审团制度正式成为英国法律制度的核心,民众积极参与司法管理,法律来源于人民成为英国法律的神圣准则,也是日后英美法系的立法、执法基础。亨利二世用毕生的精力推行国王法庭系统的建设,在他死前,英格兰终于完成了法律和审判形式的统一,封建领主再也不可能用私法管理领地,每个人都在法律面前小心翼翼。丘吉尔对此评价说:“亨利二世奠定了英国习惯法的基础,使后人得以在这个基础上添砖加瓦,它的图案也许会有变化,但本质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作者:黑天六必治提交日期:2008-08-2613:51英格兰悄悄发生了变化,但东方的变化更剧烈,在亨利二世忙于立法活动时,库尔德人撒拉丁统一了穆斯林世界,1187年攻占耶路撒冷。金雀花王朝另一位伟大国王狮心王理查粉墨登场,他和德意志的红胡子腓特列、法国国王腓力、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列一起杀向东方。这次十字军东征充满戏剧性效果,腓特列因为盔甲沉重居然在渡河时淹死,在一连串的胜利之后,理查鲁莽的上了其余两个心怀鬼胎盟友的恶当,釜底抽薪,留下理查和撒拉丁死战,他艰难的和撒拉丁媾和,理查在撤回英国的时候居然被神圣罗马帝国国王抓起来作为人质向英格兰索要15万马克赎金。在英格兰国内,理查的弟弟约翰发动叛乱,他是不愿意理查回来的,居然和神圣罗马帝国国王达成一项协议:每扣押理查一个月,约翰就支付他本人1500马克,同时在英格兰散布理查的死讯。约翰怎么也没有想到,英格兰人居然愿意为理查做任何事,因为有传言理查被关在德意志境内一个城堡里。一个叫布朗德尔的游吟诗人以乞讨方式走遍了德意志境内几乎所有的城堡,边走边唱,在巴伐利亚的一个城堡里,布朗德尔奇迹般听到了来自理查本人的应和。这种事在今天很难想象,竟然就发生了,英格兰人居然为了赎回理查踊跃捐款。当理查踏上英格兰的那一刻,约翰的军队纷纷倒戈。理查出人意料的宽恕了约翰,并在他死前指定约翰作为继承人。作者:黑天六必治提交日期:2008-08-2613:54其实理查在内政上并没有什么建树,他好战成性,英格兰人为他永不休止的征战付出了惨重的牺牲和经济代价,但在他死后,却被誉为狮心王,成为英国人在几百年内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狂暴,却又宽容慷慨,是个好国王、好教徒,是讨伐异族的大英雄。这种复杂的个性在英国人看来充满人格魅力,从伊丽莎白、维多利亚、黑斯廷斯、丘吉尔这样的大政治家到马尔博罗、纳尔逊、威灵顿这样的战将,甚至克莱武、义律这样的家伙都是理查的粉丝。有了这样的偶像,就很容易理解英国人后来的所作所为。丘吉尔对理查做了精辟的勾画:“理查体现了人们所敬仰的狮子的特性,他既有残忍武士的冷酷心肠,又有马基雅弗利主义者的狡猾手腕,虽然他面目狰狞,却时常能以没有人性的冷静头脑策划残暴的行为。”3作者:黑天六必治提交日期:2008-08-2613:56理查的继承者约翰也并非饭桶,但他只学到了理查狂暴的一面,却不会掩饰他的反复无常。他阉割了可能对王位有威胁的亲侄子亚瑟,又和教皇英诺森三世翻脸,导致英格兰停止宗教活动六年,然后又在压力下向英诺森三世屈服,自作主张宣布英格兰成为教皇领地。这种举动直接触及了贵族的利益,1215年6月在伦尼米德草地,英格兰的贵族聚会拟定了《自由大宪章》,并“客气”地请约翰签署,在大宪章里规定了国王的权利范围和贵族的权利范围以及国王和贵族的关系。尽管这只是一个贵族纲领,但是第一次向世人昭示王权必须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王权即使在世俗层面也是有限的,必须受到其他权利的制约,国王也是对臣民负有责任的人,如果他不称职,人民有权反抗,甚至可以使用暴力,反抗不称职国王的暴力是合法的。《自由大宪章》没有详细规定什么民主原则和民权原则,但他确立了法治精神,现在也是英国不成文宪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将大宪章的精神上升到立宪的地位,在《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中都能看到大宪章的影子。作者:黑天六必治提交日期:2008-08-2613:58半年后,约翰因为中风死去,他临死的惨状莎士比亚在《约翰王》中描写的淋漓尽致。他的继任者亨利三世的处境更不妙,他的妹夫来自法国的贵族孟福尔居然成为他的挑战者,亨利三世决定以军功建立权威,进而收拾不听话的贵族,居然发现在欧洲大陆上他谁也打不过;于是来个急转弯,打算凭借教皇格里高利九世的势力压服贵族,这个教皇急需用钱,打算在英格兰征税,亨利三世还真卖力气,国王变成了教皇的税吏,足够丢人了。1258年,亨利三世在牛津召开会议研究税制问题,孟福尔率军包围会场,几乎所有的英格兰贵族都参与其中,亨利三世很识实物的通过了贵族草拟的《牛津条例》,它规定:没有贵族大会议的同意,国王不能没收、分封土地,更不能对外宣战或媾和。还成立了一个15名贵族组成的会议,国王得不到这个会议的允许不能作出任何决定。另外还选出一个12人委员会,拥有立法权,一年召开三次会议,与15人会议共同商讨国是。《牛津条例》的实质是建立了雏形国会,树立了近代国会制原则和国王在法律范畴下的原则,在当时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只能是贵族政治,但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的性质才发生变化。作者:黑天六必治提交日期:2008-08-2614:01在其后的几年里,根据《牛津条例》的精神,英格兰进行了广泛的立法活动,1263年和1267年制定了两个《威斯敏斯特条例》,在修改后称为《马尔巴勒条例》,对英国社会结构影响最大的是继承权的规定,明确规定“长子可以得大份或全部”,实际上是排除了家庭成员尤其是贵族在财产继承方面的平均主义,除了长子,其他的家庭成员不可能在从父辈那里继承什么家业,激发了自强自立的个人主义。以财产为关系为核心的家庭关系日益松散,家庭成员只能对自己的实力报有希望,而不必讨好父亲,因为以往关于谋杀的法律十分严格,限制了家庭成员间为了谋求长子地位而同室操戈,从这里可以看出英格兰立法活动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在《马尔巴勒条例》颁布之后,每个人都明白他的未来取决于他是否有高超的生存能力,追逐私利、发家致富、刻苦自律的个人主义风气在英格兰大行其道,成为一种民族精神,进而导致了嫌贫爱富、鄙视弱者、不择手段追求功利、崇尚自由竞争的民族性格,在东方人看起来这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毫无人性的,但英格兰人却奉若神明。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后来英国人能远涉重洋去殖民、不择手段的去搞各种丧尽天良的鸦片贸易和奴隶贸易、可以在外交上毫无顾忌的耍弄各种手段、社会达尔文主义可以在英国泛滥、英国可以在兴起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也可以在衰落时及时调整甚至心安理得的成为美国的附庸。作者:黑天六必治提交日期:2008-08-2614:03-作者:黑天六必治提交日期:2008-08-2614:04在
本文标题:宪政和英国霸权兴起的秘密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0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