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临床安全输血管理2016 11
临床安全输血管理前言输血疗法是一种临床治疗手段输血存在输入性疾病的风险输血疗法具有两面性现代输血安全性已大大提高输血治疗的最好手段是自身输血输血治疗的最高境界是不输血进行临床输血管理的原因输血涉及医、技、护三方人员输血过程环节众多任一环节的偏差或差错带来的后果有可是致命的在“输血错误”事件中,大部分发生在临床,主要是人为因素一、与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0]184号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我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制订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二○○○年月日抄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二○○○年六月二日印发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第十三条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第二十四条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第二十五条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第六章发血第六章发血☆第二十六条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第六章发血☆第二十七条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第二十八条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第七章输血☆第二十九条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第三十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第三十一条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第三十二条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第三十三条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第三十四条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第三十五条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第三十六条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由卫生部门另行制定。第十三条医疗机构的临床科室应当有专人持配血单(卡)领取临床用血。领血时,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认真核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用。输血科(血库)发血时,应当认真检查领血单(卡)的填写项目,合格后方可发血。未按第十一条规定办理申报手续的不得发血。第十四条医疗机构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当认真检查血袋标签记录,经核对血型、品种、规格及采血时间(有效期)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治疗,并将输血情况详细记入病历。4.19.4.3建立输血标本采集流程,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C】1.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2.采集完成后必须核对标本标识与受血者是否相符。3.输血前,按照规定的流程检查从输血科领出血液,做到准确无误。(1)血液发出前,必须核对用于输血的血液,其标签标记的血型与受血者的血型无误。(2)按规定检查领取的血液必须与输血记录单相符,确认受血者是否正确。(3)血液发出时必须附相容性检测的记录。(4)血液发出前,还要检查全血和成分血是否发生溶血、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以及其他肉眼可见的任何异常现象。4.由输血科发血者和临床科室领血者共同按规定或流程执行核对。5.有相关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B】符合“C”,并输血科与临床科室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A】符合“B”,并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等级医院评审4.19.5.2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C】1.医院有输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1)医院有明确规定的流程,确保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2)输血前在患者的床旁由两名工作人员准确核对受血者和血液信息。(3)明确规定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4)制定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的操作规范与流程。(5)在血液输注过程中不得添加任何药物。(6)输血中要监护输血过程,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处理。(7)输血全过程的信息应及时记录于病历中。【B】符合“C”,并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A】符合“B”,并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二)、临床输血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一、分析前质量控制1、临床输血方案的选择2、标本采集3、标本的运送4、质量控制措施1、输血方案的选择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输血成分、输血量、输血时间,执行输血申请分级管理一、分析前质量控制2、标本的采集标本采集是整个检测过程中最关键的方面之一对检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制定采集规程,标本采集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一、分析前质量控制受血者血样采集流程核对:医嘱、检验申请单、患者姓名、床号、申请检验项目告知采血目的及配合事项,询问有无输血史及不良反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着装规范洗手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必须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对病人身份进行确认采血时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检验项目及条码评估患者全身、局部情况、心理及认识程度一、分析前质量控制采集血样采血后核对:患者信息、检验条码、采血量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双签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按规定采血量采集,严禁从静脉输液通路中采集血标本立即送检送检过程中避免剧烈震荡受血者血样采集流程一、分析前质量控制输血前病人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1、采集血标本前要反复核对输血申请单上填写的病人与实际病人是否一致,准确无误后才能抽血2、在试管上贴好条形码,做好标记,到床旁进行核对,清醒病人要求自报姓名,昏迷病人和小儿需查对腕带3、所用血标本要能恰当地代表病人当前的免疫状况,须用3日内采集的血标本作配血试验一、分析前质量控制4、要防止血标本的稀释和溶血,溶血的标本一般不能使用,原因是溶血后的游离血红蛋白可以掩盖抗体引起的溶血5、若病人已用肝素治疗,采出的血标本不凝集,可向标本中加入适量鱼精蛋白对抗,同时告知输血科病人已用肝素治疗6、右旋糖酐可干扰配血,应在输注前抽取血标本备用,或者告知输血科工作人员7、用EDTAK2(紫盖)试管抽取患者标本。抽取标本不能在输液的同侧,防止血液稀释,影响检测结果一、分析前质量控制输血前病人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采集标本可能出现的问题1、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采错人)2、采错标本(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3、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4、血标本量少或溶血5、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标签等6、非医护人员送检标本存在风险一、分析前质量控制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医疗机构输血科质量管理规范》第13.2条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1、前次输血在3-14天间,本次标本采集在输血前24小时内2、前次输血在15天以上,本次标本采集在输血前72小时内3、长期重复性输血患者血标本采集并不要求每天采集,但至少每72小时进行1次抗体筛查一、分析前质量控制3、标本送检1、病人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同送往输血科;2、送检的医护人员与输血科的接收标本人员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标本与记录单上的患者姓名、病案号、病室、床号是否一致;3、核对记录单上输血性质、输血时间、血液成份、血量。4、书写配血单、发血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1、书写配血单、发血可能出现的问题(1)配血单书写不规范(2)配血单填写错误(3)发血错误2、书写配血单、发血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1)制定并执行《血液入库、储存、发放制度》、《交叉配血管理制度》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2)配血试验完成后登记并填写报告单(3)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不得由患者家属取血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环节发血与取血注意事项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带取血单到输血科(血库)取血2、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成分和量、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环节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取出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漏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发血与取血注意事项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环节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随原因。5、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发血与取血注意事项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环节护士执行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人)2、拿错血(同一病区在同一天有2名以上患者需要输血时)3、血液未按正确条件保存,血液保存不当可导致细菌污染或某些成分丧失功能4、血液成分输注方法不当,使其疗效大为减低5、出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环节三、输血操作流程操作流程要点说明建立静脉通路、输血前用药严格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输血前核对病历、输血单、血袋核对方式:一人持病历、输血单,另一人持血袋;逐项执行,一人先诵读,另一人复诵核对一遍后交叉再核对一遍核对内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D)血型)、血液成分、用血量、血袋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
本文标题:临床安全输血管理2016 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1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