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六年级语文-阅读之人物描写-教师版
第1页共16页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生姓名年级升小六学科语文上课时间教师姓名课题阅读之人物描写教学目标1.知道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作用;2.能区分开不同人物方法,并能在阅读中判断出来是何种人物描写方法;3.掌握各类人物描写答题技巧,准确、规范答题。教学过程◇日积月累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基础复习(老师可根据需要,删减、留空给学生练习)词语理解⑴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⑵银装素裹: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⑶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⑷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⑸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⑹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⑺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⑻遐想:漫无边际地想象。⑼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⑽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丢失。⑾杯水车薪: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第2页共16页⑿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⒀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⒁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⒂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⒃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⒄废寝忘食: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形容勤奋专心。◇上次课复习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完成练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总要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在保存着。……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1.本文开头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并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倒叙。先写伯父鲁迅先生去世后,好多人前来吊唁,设置了悬念:为什么伯父能得到这么多人关注?然后通过回忆,了解了伯父的伟大品格。这样通过倒叙,可以起到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生动性的作用。第3页共16页练一练: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写在括号内。1.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表情。()2.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3.我真想对那位大姐姐说:“请给老婆婆让个座吧!”()4.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愉悦。()5.面对老师的表扬,我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参考答案:1.外貌;2.动作;3.心理;4.神态;5.语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文中划线句子对哈尼小姑娘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参考答案:运用了外貌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哈尼小姑娘漂亮的样子,表现了她天真活泼的性格。【学科问题】第4页共16页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文章,在小学阶段是很常见的,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解写人类文章经常出现的赏析人物描写手法的题型。考纲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能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学生问题】1.心理发展:(注意:教师要根据上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对学习的态度、思维方式、记忆力强弱、专注性、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等情况写在此处)2.学习风格分析:(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判断后勾选)(1)学习风格属于: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混合型()(2)学习风格属于:场独立型()场依存型()3.认知准备先行知识分析:(1)学生积累较少,课外阅读量不够,形象思维占优势。(2)注意力持久性较差。(3)对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4)品读语言较粗糙,表达能力较差。4.情感准备:(说明:教师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内部动机:学生已准备好学习外部动机: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或列举恰当例子予以学生指导学习目标:能够准确判断阅读中所用人物描写手法,并分析其作用目标分解:1.知道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作用;2.能区分开不同人物方法,并能在阅读中判断出来是何种人物描写方法;3.掌握各类人物描写答题技巧,准确、规范答题。教学过程:一.人物描写方法第5页共16页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外,还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1.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例: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表情。2.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例:面对老师的表扬,我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3.动作描写: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同样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例: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4.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例:我真想对那位大姐姐说:“请给老婆婆让个座吧!”5.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例:我真想对那位大姐姐说:“请给老婆婆让个座吧!”二.人物描写作用: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例: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提问:划线句子对哈尼小姑娘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思考时可用这样的句式:“我认为______是对_____的_____描写,因为这句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的_____,表现了_____的_____。”运用了外貌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哈尼小姑娘漂亮的样子,表现了她天真活泼的性格。第6页共16页注意:做这种题目,一定要先分析判断出是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再结合文章内容去分析。是否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或者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表达方式可为:运用……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的……(内容:样子、情态、心理等),表现了……(心情、性格、精神、情感等)。练一练: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写在横线上。1.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2.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石头那个样子。3.这位扮演天鹅的独舞演员,从她那足尖的每一次细碎移动,手臂的每一下轻微颤抖中,都流泻出一股真切动人之感。4.“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5.我感到自己的眼睛似乎在向外冒水,要不是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我真想狠狠扇她一耳光。参考答案:1.外貌、动作;2.神态;3.动作;4.语言、神态;5.心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第7页共16页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文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参考答案:运用了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买橘子时艰难的样子,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
本文标题:六年级语文-阅读之人物描写-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5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