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传统年俗讲者:她智&他痴&它知中国一年中有许多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中国古代使用的是农历,即阴阳历,所以人们也把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日)叫阴历年。春节持续时间很长,一般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到正月十五,所以节日的习俗最多。放爆竹过腊八节和过小年拜年守岁与年夜饭扫尘与办年货贴春联和年画春节过新年过腊八节腊八粥来历:腊八节原是佛教的重要节日。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日顿悟成佛,寺庙僧徒每逢此日除浴佛、诵经外,还要取香谷及果实煮粥供奉佛祖,名曰“腊八粥”,又称“佛粥”、“七宝粥”、“五味粥”等等。这一佛事活动后来传入民间,并相沿成俗,约从北宋时起固定下来。中国古人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荆楚岁时记》“(腊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东京梦华录》《清嘉录》卷十二“腊八粥”条说:“(十二月)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名曰‘佛粥’。——(清)顾禄《清嘉录》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腊八粥的制作方法为:“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沸,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中国古俗的灶神节,又名小年节、祭灶节、送灶节等。灶神,又称灶君,灶王,或称东厨司命,本家司命等。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曲,有些地方又称小年为“交年”,意思是新旧交替、辞旧迎新。过小年是为了提前驱灾免难,祈福纳吉。过小年送灶(又称祭灶)活动:灶神像上往往写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等联语。祭品也多为糖瓜等甜物,以使灶神“嘴甜”,多说好话。送灶前夕,通常要把旧年的灶神像即木版纸印的灶神像(又称“灶马”)取下来。祭灶时焚化以让灶神上天,然后在除夕之夜或正月初一五更再贴上新灶神像,并焚香摆供,以迎接灶神下界,称为“迎灶”,又叫“迎神”、“接灶”、“接神”。有的人家是在元旦迎灶的,如明人冯应京《月令广义》说:“燕俗,图灶神,锓(音寝)以木,以纸印之,曰灶马。士民竞鬻,以腊月廿四日焚之,为送灶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具黑豆寸草为秣马具。……至次年元旦,又具如前,为迎灶。”南方地区也有民谚说:“二十四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至今民间仍流传顺口溜:“腊月(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扫房又掸土;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什(家具)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土都搬走。”扫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打扫卫生,这个习俗很早就有。宋代《梦梁录》记载,那时每到十二月末,所有人家都扫尘土,净庭户,以祈求新岁之安。扫尘与办年货比如给孩子大人添置几件新衣服;购买新的家具、餐具、床上用品、鞭炮、年画、神像、对联、果品;杀猪宰羊、做过年吃的饭菜等等。年货就是过春节用的东西,包括吃穿用及娱乐等几个方面。扫尘与办年货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贴,内容又与新春有关,故称春联。我国最早的春联:五代十国的后蜀主孟昶写的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历史: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其正式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时。宋代以来,岁末题写春联就逐步发展成为了一种时尚。明清时,贴春联之风尤为盛行。汉族民间的春联多用大红纸书写(丧家未满三年者,用青色纸或黄色纸),因为红色代表吉祥喜庆。而清朝的内廷﹑王府和宗室则不然。因为满洲旧俗是贱红贵白,丧事用红,喜事用白,所以他们的春联是用上下左右镶有内红外蓝两条窄边儿的白纸或白绢书写,然后裱装在位置固定的长方形有方格的框架上面。贴春联春节除了在门框上贴春联外,还在屋里屋外许多地方贴春条、斗方、福字等。春条所用词句浅显易懂,无上下联对仗形式,内容也都是迎春、祝福的意思。比如屋门上方贴“抬头见喜”,屋门对面贴“出门见喜”,粮仓上贴“五谷丰登”,室内贴“合家欢乐”等。斗方是在一个正方形的红纸上,写上“招财进宝”、“黄金万两”等,写法特别,把这四个字写成一个字,贴在箱子、柜子上。另外就是在四方纸上写或剪一个“福”、“万”、“喜”等字,贴在门中央、墙壁上、箱柜上等。“福”字一般倒着贴,用“倒”、“到”的谐音,表示“福到了”。这些大小不等的斗方、福字,给节日增加了喜庆气氛。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贴的图画。据考证,年画起源于画门神像的桃符,后来人们把门神像专门贴在门上,而室内墙上贴年画。如今年画已发展成为绘画中的一个门类。贴年画目前看到的最早的年画是南宋时期的两幅木版年画。一幅是四大美人(班姬、赵飞燕、王昭君、绿珠)的立像。另一幅是三国名将关羽、关平(关羽之子)等五人像。这两幅年画是1909年在甘肃一座古塔中发现的,足见年画历史之久、流传之广。宋以后,尤其明清两代,年画发展很快,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种类上,都有很大变化。不仅式样上出现了单幅年画、四条屏等,而且内容、题材更加广泛。这些年画的色彩鲜艳、画面热闹,贴在室内墙上显得气氛喜庆活跃。为了给节日增加更浓重的喜庆气氛,很多地方还有在窗上贴窗花的习俗,窗花是用大红纸剪成的,图案有花鸟鱼虫等,使人看后感到兴奋。农历一年最后的一天叫除夕,这一天夜里是不能睡觉的,于是人们就边吃边玩,迎接春节的到来,这就叫守岁。守岁和年夜饭据晋周处《风土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曰‘馈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据说除夕晚上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人的精力充沛。周处除夕之夜,人们往往向尊长者行礼辞岁,又叫“辞年”。《清嘉录》卷十二“辞年”条说:“卑幼行礼于尊长以别岁,俗称辞年。”《燕京岁时记》说:“凡除夕,蟒袍补褂,专谒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谒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除夕的晚宴(有的地区是午宴)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家宴。《清嘉录》卷十二“年夜饭”条说:“除夕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人们要尽力做上几样美味食品菜肴,什么“全家福”、“如意糕”、“龙凤呈祥”、“满园春色”、“吉祥果”﹑“合欢汤”,全是吉祥的菜名。吃完除夕晚宴,全家老少下棋、打牌、讲故事,又说又笑又玩。当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时,大街小巷鞭炮齐鸣,烟花四起,震耳欲聋,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兴奋之情。午夜十二点,人们还要再吃一顿年夜饭。这顿年夜饭也很有讲究,除部分地区吃粽子、年糕、面条或汤圆外,大部分地区都吃饺子。对饺子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按照古代干支纪时法,23:00——1:00点是子时,也是新年与旧年交替的时候,于是人们称之为交子之时。后来就把这个时候吃的食物叫“交子”,由于是食品,就加了个“食”字旁,成为“饺子”。据说在汉代就有了饺子,到了唐代更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1959年在新疆吐鲁番的阿司塔那出土的唐代饺子,形状与今天的饺子相近,而且十分精美。除夕午夜吃饺子这种习俗,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所以象征着富裕。为了增加喜庆气氛和乐趣,人们在除夕的饺子馅上想出许多花样。比如,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第二年谁就会走运发财;在饺子里放上糖,表示吃到者来年生活甜蜜幸福。还有的放点花生,因花生又名长生果,祝愿人们健康长寿。饺子的来历据说在汉代就有了饺子,到了唐代更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1959年在新疆吐鲁番的阿司塔那出土的唐代饺子,形状与今天的饺子相近,而且十分精美。除夕午夜吃饺子这种习俗,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所以象征着富裕。为了增加喜庆气氛和乐趣,人们在除夕的饺子馅上想出许多花样。比如,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第二年谁就会走运发财;在饺子里放上糖,表示吃到者来年生活甜蜜幸福。还有的放点花生,因花生又名长生果,祝愿人们健康长寿。《荆楚岁时记》中知道:“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清嘉录》卷一“拜春”条说:“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拜年”条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拜年由晚辈向长辈行跪拜磕头礼,并说“过年好”、“恭喜发财”、“祝健康长寿”等祝福语。首先从家庭内部开始,按长幼次序跪拜,长辈还要给未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然后是亲族、亲戚之间,从正月初一早上开始,一直持续几天。拜年时,人们都穿上最好的衣服互相串拜。拜年放爆竹过春节放爆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放爆竹最早很简单,把竹子放在一起点燃,燃烧时发出劈劈啪啪之声。后来随着火药的发明使用,才产生了用纸卷上火药的爆竹。宋代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之为“编炮”。后因声音清脆如鞭响,所以又叫“鞭炮”。爆竹的品种、式样很多,有的为了听声音,有的为了看燃放出的各种色彩鲜艳的花朵,还有的既有声音又有花朵放出。旧时放爆竹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气氛。谢谢对外汉语121班万冬良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年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6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