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如何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乡村建设?答: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典型特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理性化、市场化、福利化、大众传播和普及义务教育等。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从实践层面看,目前全世界有些国家刚开始现代化,有些国家正加速进行现代化,有些国家接近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折,有些国家如英美已进入后现代化,北欧国家基本是后现代社会。理论与实践表明,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理论,现代化路径可以借鉴但不能等同或复制。回顾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乡村建设和发展中的种种艰难探索,深感中国乡村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乡村建设的艰巨性。我们必须深入认识中国,不断思考国家与民族现代化的走向。那种现代化路线就是“道路通向城市”,“农民变市民”,现代化目标就是“把90%的农民市民化”,“剥夺农村甚至是消灭农村进而建设城市”的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中国。我们处于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并存的时代,处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时代,处在全球化及农产品武器化时代。农村和农业是城市和城市人的命根子,农村文明和农业文明无疑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应该科学设定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线,需要在这样宏大的战略目标之下思考中国乡村的建设方向,重新认识中国乡村文明的价值和创新乡村生活方式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而不是在单向度的“所谓现代化”过程中消灭乡村文明和生活方式。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中国不可能有13亿人全盘城市化,甚至是6亿人真正城市化都是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已有的西方现代化意识形态,用于指导今天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乡村建设,只能是误导。我们需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指导实践的前进路线与现代化理论。2、试论乡村社会建设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答: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妥善处理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村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乡村社会建设涵盖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保障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民居住在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发展的主导力量。三方面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首先,人类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需要,必须从事农业生产。现在我国正面临四个不可逆转的状况:人口增长趋势不可逆转;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可逆转;全球化挑战不可逆转。中国人均耕地少,如果粮食严重短缺,必将危及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其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水平仍然很低,农民和农村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地域广阔;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富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应该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三方面决定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不能以“丢弃农民”和农村衰落为代价,也不能让世界养活中国人。否则,就会与社会主义及其目标背离,动摇国家政权基础,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说,“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3、什么是城乡二元社会?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定义:当今中国的社会结构存在两种对立结构,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则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而判断处于哪种结构的依据在于持有户口的类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户籍制度的分割、就业制度的分割、教育制度的分割、金融制度的分割、保障制度的分割、土地制度的分割)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党的城乡政策有着内在的渊源。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发展2状况,如何迅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我们党选择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走“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发展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由于党在城乡政策中,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从而导致中国逐渐出现城市与乡村对立、工业与农业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被人为地分割成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两类不同的身份制度、两类教育制度、两类就业制度、两类公共服务制度等,不仅导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日益扩大,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公共服务水平过于悬殊。4、新老“三农”问题包含哪些内容?各有什么特点?答:老三农问题:农村、农民、农业新三农问题:农民工、失地农民、农业村落终结共性:“新三农”和“老三农”,内容一样,都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底层,人口占绝对多数。农村是农民聚居的地方。社会主体、弱势人群、贫穷落后,构成其基本特征。个性:(1)时代背景和农业体制不同。“老三农“指的是建国以后,土地实行承包制以前的“三农”即是人民公社时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一大二公”农业体制下的“三农”;“新三农”则是指实行农业大包干后,社会经济发展、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农”。(2)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不同。“老三农”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解决“老三农”问题,在当时就是解决广大农民乃至全国人民温饱问题;解决“新三农”问题,是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致富达小康问题。(3)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不同。解决“老三农”任务在基层,是实践问题,只要支持广大农民首创精神即可;解决“新三农”问题,就不单纯是发展农业生产问题,是系统工程,是宏观决策问题,是大力度工作。其中心任务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别。5.我国农村的人口有何特点?答:农村人口多,基数大:截至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66280.5万,占全国人口的49.73。农村人口的质量:先天痴呆、残疾人较多,截至2012年5月共有8500万残疾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村人口性比例失调问题,性别比失衡,男多女少。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70%以上分布在农村。“老大爷、老大娘种田”现象普遍。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过剩。按照一般的估计,目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达1.6~2亿人是不为过的。6、你如何看待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答: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们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没有相应地进行城镇化建设,使得大量人口滞留在乡村。据统计,现阶段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8073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63.91%。农村老年人口总量近6千万左右。现阶段我国农村既面临原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面临新增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加上青壮年从农村外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成为一个进一步发展趋势。综观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并具有累进性。我国农村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农村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而人口老龄化加剧将进一步影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牵涉一系列现实问题,如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等。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计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农村老年人将自己的养老问题寄希望于下一代,造成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尚且达不到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农村的老年性社会组织比较薄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级推进,建立起灵活务实的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首先,要突出重点,特殊养老保障先行一步。其次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第三,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切实提高土地保障能力,积极鼓励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使土地通过反租倒包、转包、租赁、土地产权入股、大户托管等形式合理有效的流转,使农民获得相应的收入。第四,继续发挥家庭养老作用。运用新的模式缓解劳动力短缺。一是农机替代模式,降低劳动力使用量。二是下派支农模式。三是统筹调剂模式。四是土地转租分成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应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沿海和3高收入的东部地区可以依托强有力的集体经济和政府支撑,实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最终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统一。中等收入的中部农村地区应该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贫困现象。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养老服务的同时,应动员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各类养老实体。此外,还应积极推行社会化居家养老,加强敬老爱老的伦理道德建设7、我国乡村的婚姻与城市相比有何特点?对乡村的婚恋文化你有何看法?答:与城市相比,农村婚姻的特点是:婚姻自主的程度提高,通过自由恋爱成婚的增多了。婚姻家庭关系比较融洽。婚姻比较稳定。现代农村婚姻中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气息。农村婚姻中还残留着一些陋习,甚至违法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农村社会相对落后封闭,对婚姻家庭的评价标准单一,择偶观上特别注重外在条件,婚姻观念是从一而终,父母和其他长辈对晚辈的婚姻有很大的影响和掌控作用。婚姻的目的和功能主要在于满足生儿育女和维持经济生活的需求。在两性关系上,虽倡导男女平等,但更多的是依靠法律来维护。男尊女卑、男主女从观念仍根深蒂固。在性的问题上特别保守。人际关系上,人们更看重血缘和亲缘关系。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嬗变。首先是婚姻家庭评价标准多元化,家庭道德的稳定性受到冲击。其次是婚恋观复杂化。择偶更注重对方的人品和能力,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对美满婚姻的评价更注重婚姻中的感情含量和精神含量。对待离婚问题比较宽容,妇女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在上升。第三是家庭关系更加平等化。表现为夫妻关系事实上的平等化,亲子关系的民主平等化。第四是生育观现代化。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农村也日渐淡薄,一般家庭都是2个孩子,注重提高孩子素质。第五是人际关系的网络化。夫妻关系受到社会关系的干扰和考验,夫妻之间的共同活动范围越来越小。而业缘关系更加紧密,这也冲击着农民工家庭婚姻的稳定。第六是性观念开放化。贞操观念逐渐削弱,人们对婚前性行为逐渐持宽容态度。第七是农村早婚现象普遍增多,年龄更小,这与农村性别比例失衡有关,也与外出打工、流动性强有关。第八是农村的婚姻程序还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甚至个别地方迷信有所升级。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的家庭有何变化?你怎样理解和看待这种变化?答:农村家庭规模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家庭类型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联合家庭逐渐减少;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占大多数;各种过去很少见的家庭类型在我国农村也逐渐多起来,如分居家庭、流动或半流动家庭。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家庭的生产经营功能、生活消费功能、生育功能、赡养功能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家庭关系也出现了新的现象。目前农村地区出现的离婚与再婚问题、赡养老人问题、女性地位问题、家庭暴力问题等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农村家庭建设时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文明和稳定,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农村家庭建设应当成为我国农村政策中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家庭变化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在农村家庭建设中,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家庭道德建设、家庭法制建设和家庭文
本文标题:农村社会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6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