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二章 认识过程之记忆
第三节:记忆记忆可能是天堂,我们不用担心会被驱逐;记忆也有可能是地狱,我们想逃也逃不掉。--斯帕尔丁本节概要•1.记忆的涵义是什么?•2.记忆的种类有哪些?•3.人的记忆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会出现遗忘呢?•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具有何种意义?一、记忆的概念•(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的过程。•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记忆的作用:记忆是心理在时间上的持续,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使人的心理发展、知识积累、个性得以形成。•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条件。(二)记忆类型1.依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1)形象记忆(表象记忆):以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直观形象特点。(2)动作记忆(运动记忆):以过去做过的动作或运动为内容的记忆。其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3)情绪记忆:以体验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4)语词逻辑记忆:以词语概念、判断、推理为内容的记忆。或以词语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2、根据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可分为:•(1)瞬时记忆(感觉登记):指当感觉刺激停止以后仍能保持瞬间映像的记忆。瞬时记忆的保存时间极为短暂,一般在几秒钟以内。•特点:•A.瞬时记忆的保存时间极为短暂,一般在几秒钟以内。•B.感觉记忆在瞬时间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进入感受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C.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形象的、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D.在瞬时记忆中呈现的材料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很快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就能转入短时记忆,并在那里赋予它的意义。(2)短时记忆: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特点:具有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其容量为7±2个组快。A.编码:听觉编码、视觉编码、语义编码B.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Miler)经过七年反复测定,其容量为7±2个组快。C.加工:主要加工方式是组块化和复述,从而使有限的容量增加,保持时间较长,并使更多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3)长时记忆:信息的存储超过一分钟、能在头脑中长久保留的记忆。特点:A.时间: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超过一分钟,可能是超过一小时、一天、一个月甚至终身。B.容量:与短时记忆相比,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大,至今尚不能给它一个确定的范围。C.加工: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一方面靠了对短时记忆的重复、应用和加工,把新的材料纳入个体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归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些信息十分特殊,由于影响深刻一次就形成了。记忆的三个阶段的信息加工模式控制过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物理刺激检索复述Themagicnumbersevenplusorminustwo•将下面的一系列数字或字母读一遍,然后把它们盖起来,尽可能多地按照它们的顺序写出来:•8173494285•JMRSOFLPTZB英语单词记忆•batch•beverage•barbecue•ballot•assimilate•ascertain•arrogant•一批,一组,一群•饮料•金属烤架,烧烤野餐•投票选举,选票•经消化而吸收,(被)同化•查明,弄清,确定•傲慢的,自大的•3、根据提取记忆信息时有无意识,可分为•(1)外显记忆:是指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的记忆。•(2)内隐记忆:未意识到其存在而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它强调的是信息提取过程的无意识性,而不管信息识记过程是否有意识。即是说,个体在内隐记忆时,没有意识到信息提取这个环节,也没有意识到所提取的信息内容是什么,而只是通过完成某项任务才能证实它保持有某种信息。1854年,一位英国医生报告,一位因溺水而患遗忘症的妇女,虽然她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学过做衣服这件事情,但不久在学剪衣服时却无意中表现出某些裁剪方面的记忆痕迹。1865年,又有人报告,一位接受针灸治疗的遗忘症病人,治疗结束后,尽管早已忘记了遭受针灸这件事,但却拒绝与为她实施治疗的医生握手。1889年,一位接受过电休克治疗的遗忘症病人早忘了接受过电击这件事,但当她再次见到电击仪时,却露出了相应的行为表现。这种现象在遗忘症患者身上都有发现: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某方面的学习记忆,但在他们完成有关任务操作上却表现出了记忆效果。•4、根据是否具有情境性以及自我体验的参与程度,可分为:•(1)情境记忆:是指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时间的记忆。•(2)语义记忆:是关于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三)记忆表象•记忆表象简称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记忆表象的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模糊片断性•记忆表象的作用:记忆表象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是想象的基础。二、记忆过程分析•(一)识记:是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1.识记的种类及特点(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可分为•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经过意志努力的识记。具有偶然性、选择性特点。•有意识记:有意识记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并做出一定意识努力的识记。具有自觉性、目的性、意志性特点。(2)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是不求甚解、仅仅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外在联系而机械重复的识记。特点是基本上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意义识记:是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特征或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其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具有全面、牢固、精确和迅速有效等特点。2、影响识记的条件•(1)识记的目的与识记效果•(2)识记任务与识记效果•(3)识记态度和识记效果•(4)识记材料的特点与识记效果•(5)识记方法与识记效果影响识记的条件心理学家斯米尔诺夫实验: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成对的句子,其中每一对句子都符合一种文法规则,要求被试指出每一对的句子所符合的文法规则,并按照文法规则独立地造一个句子。当时并未提出识记句子的要求。但次日要他们回忆主试所给的句子,以及自己所造的句子。结果,被试对自己所造的句子的回忆效果比主试所提出的句子的识记效果高三倍。可见,越是经过积极思维的材料,越易记住。影响识记的条件材料的性质不同,识记的效果也往往就不同。一般而言,直观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词语、符号易于识记;视觉形象比听觉形象容易识记。同时,识记材料的数量也对识记效果产生影响: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也就越多。(二)保持与遗忘•1.保持:保持就是对识记过材料的进一步巩固。•2.遗忘:对于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现或再认,或者错误地再现或再认,就叫遗忘,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1)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根据实验结果汇成的曲线称为记忆曲线,又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他总结出了三条规律:(1)大多数遗忘出现在学习后的一小(2)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先快后慢,最后逐渐稳定下来;(3)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容易。•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人们最先遗忘的是对自己没有意义的不符合需要的,不感兴趣的,在工作和学习种不占主要地位的材料。•2.识记材料的性质。熟练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较慢,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遗忘得快。•3.识记材料的数量。一般说,要达到同样识记水平,材料越多,平均用的时间或诵读次数越多。•4.材料的系列位置。一般情况下,材料的首尾容易记住,中间由于受前后材料的干扰影响,容易遗忘。•(2)遗忘的原因•A.消退说:人们产生遗忘的原因是记忆的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的结果。•B.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而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的结果。一旦排除干扰,抑制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干扰说将遗忘的抑制现象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先学习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怎样防止有意义知识的遗忘“此中有真意,预辩已忘言”,读了陶渊明这两手诗句,总是惋惜不已。人们在学习、记忆总是希望能够铭记于心,终生受用。可是,实际上偏偏出现遗忘,而且遗忘到了惊人的程度。有人测验了半个月之后的遗忘情况,结果发现,小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忘了52%,中学生对化学遗忘了58%,大学生对心理学忘了75%,对物理忘了83%,数量之大,委实令人遗憾。怎样防止有意知识的遗忘(1)及时复习由于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所以复习必须及时,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像外语单词的复习最好在识记后24小时内进行,第一天晚上学过的材料最好在次日上午进行复习。怎样防止有意知识的遗忘(1)及时复习艾宾浩斯曾用80个音节的一首诗让被试识记,达到背诵后逐天进行复习,结果是,第一天平均复习7.8次,第二天平均复习3.8次,第三天平均复习1.8次,第四天平均复习0.5次,以后不再复习,被试也能背诵。怎样防止有意知识的遗忘(2)经常复习1、复习间隔不宜太短,否则过于集中,影响复习效果;2、复习间隔不宜过长,否则难免有遗忘;3、最初复习时,各次复习的时间分布应密一些,因为材料的初次识记所保持的时间较短,以后,各次复习时间可逐渐拉长每次复习的时间逐步减少。怎样防止有意知识的遗忘(3)复习形式要多样化复习中的尝试回忆,采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复习。复习不等于单纯的机械重复。单调的复习容易产生疲劳和消极情绪,只有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学生感到新颖,从而激发活动的积极性。(三)再现与再认•1.再认(或认知)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当它再次出现时,仍能识别出来的过程。再认是比再现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再认的速度和正确的程度主要与下列三个条件有关:•第一,识记的准确性和保持的巩固程度;•第二,当前呈现的事物与脑中原来保持的该事物的映象的一致性程度;•第三,当前呈现的事物的环境与过去被识记时的环境的类似度。(事过境迁)•“误认”就是错误地再认。•2.再现(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够在脑中重现出现的过程叫再现。•根据再现时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努力,可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无意再现: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重现。•有意再现:有预定目的,并且常常需要意志努力的重现。•有意再现根据是否需要中介性联系参与,可分为直接重现和间接重现。三、记忆的品质及培养•1、记忆的敏捷性:记忆速度的快慢。明确识记的目的;集中注意。•2、记忆的持久性:对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及时和经常的复习。•3、记忆的准确性: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必须进行认真的识记;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4、记忆的准备性: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储存的知识迅速地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怎样提高记忆力•1、首先要使心情平静下来。•2、疲劳会降低大脑的活动能力。•3、“一定能记住”的信心十分重要。•4、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5、要对记忆的内容干兴趣。•6、目的明确可以促进记忆。•7、同愉快的事情结合就能牢牢记住。•8、刺激能使细胞变得年轻而敏锐。•9、仔细观察有助于记忆。•10、深刻了解意义。•11、通过形象掌握知识。•12、一边估量一边记忆。•13、有效地反复试保持记忆的途径。•14、联想有助于记忆。•15、不休息就谈不上记忆。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注意教学安排的合理化•1.要注意合理安排课程•2.要保证课间休息•3.要适当调节教学进度•(二)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背景•1.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2.要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3.提高学生对记忆意义的认
本文标题:第二章 认识过程之记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7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