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H-P-O轴神经内分泌调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引言女性的性周期是以月经的周期性变化为标志,而月经周期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在于HPOA的协调作用。什么叫H-P-O轴?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axis,HPOA)是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它的每个环节均有其独特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并且互相调节、互相影响。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因此又称性腺轴。此外,它还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大脑高级中枢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脑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卵巢子宫内膜各环节内分泌功能-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FSH—RH;LH—RH)(GnRH)促使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素丘脑下部相关激素催乳素抑制激素(PIH)调节垂体的催乳激素分泌和释放各环节内分泌功能-下丘脑Gn—RH可通过下丘脑与脑垂体之间的门静脉系统进入脑垂体。Gn—RH呈脉冲式分泌,而且只有脉冲式分泌才能产生垂体相应的促性腺激素分泌。脉冲的频率幅度在周期中有规律性变化,但是可受其它一些条件而改变。若脉冲式分泌模式异常,包括频率、幅度及量的变化,将导致卵泡发育障碍而闭经。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受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性激素的反馈调节。包括起促进作用的正反馈和起抑制作用的负反馈。来自更高级中枢的神经递质也影响GnRH的分泌,如中枢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可刺激GnRH的分泌增加,5-羟色胺与内啡肽可抑制GnRH分泌各环节内分泌功能-下丘脑紧张应激体重下降和营养缺乏过剧运动异常状态药物颅咽管瘤各环节内分泌功能-脑垂体促卵泡素(FSH)刺激成熟卵泡排卵,促使脑垂体相关激素排卵后的卵泡变成黄体,并产生孕激素及雌激素促黄体素(LH)催乳素(PRL)――与雌、孕激素协同而促进乳房的发育与乳腺的分泌各环节内分泌功能-脑垂体各环节内分泌功能-脑垂体FSH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尤其排卵之前),它的分泌量最高。其作用为:1、使卵泡发育;2、与LH协同作用,促使卵泡分泌雌激素;3、当FSH与LH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时,成熟的卵泡即行排卵。LH在整个月经周期中经常地存在,在排卵前期分泌最高。与FSH协同作用,促使卵泡分泌雌激素及排卵。LH还能使黄体形成,并使黄体分泌孕酮。催乳激素(PRL)是由19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由腺垂体的催乳细胞分泌,具有促进乳汁合成功能。催乳激素的产生主要受下丘脑分泌的催乳激素抑制因子的抑制性调控。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能刺激催乳激素的分泌。各环节内分泌功能-脑垂体异常状态:•垂体梗死•垂体肿瘤•空蝶鞍综合征各环节内分泌功能-卵巢雌激素卵巢相关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各环节内分泌功能-卵巢雌激素主要作用于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和保持。孕激素作用局限于子宫,能适应孕卵的种植及妊娠的维持,而孕激素仍须先有雌激素的作用基础才能发挥本身的功能。各环节内分泌功能-卵巢异常状态•卵巢早衰•卵巢切除或组织破坏•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3、功能性腺轴的功能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反馈调节实现。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作用称为反馈性调节作用。使下丘脑兴奋,分泌性激素增多者称为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使下丘脑抑制,分泌性激素减少者称为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小剂量雌激素对下丘脑产生负反馈,抑制GnRH的分泌,减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大剂量雌激素既可产生正反馈又可产生负反馈作用,排卵前,卵泡发育成熟,大量分泌雌激素,刺激下丘脑GnRH和垂体LH,FSH大量释放,形成排卵前LH,FSH峰。排卵后,血液中雌孕激素水平明显升高,FSH和LH的合成和分泌又受到抑制。具体的反馈调节1、大脑皮质通过丘脑下部分泌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脑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素(LH)(正作用)2、FSH作用于卵巢,促使卵泡发育,并逐渐成熟,但单纯FSH作用于卵巢,并不能使卵泡产生雌激素。3、LH能刺激卵巢的间质细胞分化成卵泡膜细胞和使颗粒细胞增生,LH与FSH协同促使其分泌雌激素(正作用)。4、雌激素分泌量不断增加,当雌激素大量分泌时,可抑制FSH的分泌,并刺激垂体产生更多的LH(第一次反馈作用)。具体的反馈调节5、当FSH与LH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在雌激素峰的诱导下产生LH峰,成熟的卵泡即行排卵(正反馈作用)6、LH可使卵泡内的颗粒细胞在排卵变成黄体细胞,黄体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孕酮,并也可以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与雄激素(正作用)7、大量孕酮可抑制丘脑下部的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作用于垂体,抑制LH的生成(负反馈作用)。8、LH减少,黄体萎缩,孕酮与雌激素下降。9、当孕、雌激素下降时,垂体解除对FSH的抑制,FSH上升,作用于卵巢,促使另一个卵泡的发育,开始新的一个周期。性轴的调节要点1、性周期中的子宫内膜变化,直接受卵巢周期中产生的性激素所支配;2、卵巢激素一方面支配着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另一方面被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所调节;3、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调节卵巢的分泌,自身又受到下丘脑的调节。另一方面,垂体及下丘脑的功能反过来也被卵巢的激素所影响。(所谓反馈作用)4、下丘脑又接受大脑皮层的支配。HPOA的神经内分泌活动受到大脑高级中枢调控。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一RH)的控制下,腺垂体分泌FSH和LH,卵巢性激素依赖于FSH和LH的作用,而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又受卵巢分泌的性激素调控。中西医月经理论的对应关系中医学在阐述月经产生机理的理论中,提出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线,而西医学的月经产生机理中有“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两者不尽相同,但有其相对应之处。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及前列腺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为代表)糖皮质激素(皮质醇为代表)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ACTH代偿增加雄激素增加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及前列腺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甲状腺:轻度甲亢:内膜增生,月经过多、过频。中重度甲亢:月经稀发,经量少,闭经。胰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仅参与糖代谢,而且对维持正常的卵巢功能有重要影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卵巢功能低下。三、小结与提问(提问)试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本文标题:HPO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7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