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矿山救援创伤急救现场急救技术现场急救的任务主要是维持伤员的生命,稳定伤情,防止继发性的损伤并迅速送至医院救治,而现场急救的主要急救的项目有: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工作。现场急救的程序:1、观察伤员的情况;2、呼救;汇报伤员的详细地点、情况、类别、受伤的程度;现场互救要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对骨折伤员要做到先固定、后搬运,对窒息伤员要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现场急救原则与措施伤情的分类:轻伤、重伤、危重伤、死亡;现场急救原则:先抢后救、先急后缓、先重后轻、边救边送;主要的要点:止住出血、处理烧伤、骨折固定,预防及处理休克的伤员,安置昏迷伤员于复原卧位,将伤员置于正确的姿势以防伤情恶化。挽救、延长伤病人的生命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保护伤口固定骨折防止并发症快速转运现场急救的处理步骤迅速对周围环境和伤患情况进行判断立即呼叫急救系统进行现场急救预防传染、避免再度伤害,争取时间挽救生命紧急救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现场救护原则整体意识,全面了解伤情,保护自身和病人安全先救命,后治伤快速、有效止血戴防护用品:医用手套止血方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动脉鲜红喷射危险大静脉暗红流出危险小毛细血管鲜红渗出无危险出血特点:出血种类:内出血(肝、脾破裂;骨盆骨折)外出血皮下出血出血判断:5%:献一个血;可自动代偿20%:面色苍白肢冷烦燥大汗心率快血压低或零(休克)40%:死亡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的有效的止血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操作方法是用消毒纱布或者干净毛巾、布料盖住伤口,在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也可在肢体弯曲处加垫,然后用绷带缠好。手臂加压包扎止血法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肩腋部出血头面部出血颜面部出血颈部受伤加压包扎止血法头、面部指压止血法桡、尺动脉按压点手指的止血上臂、下肢的止血屈肢加垫止血法绞棒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手腕指压止血法颈部指压止血法大腿部指压止血法股动脉、胫前、胫后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用加压包扎法止血不能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应及时采用止血带止血,并要标记止血带止血部位和时间,每60~90min放松一次。适用范围:受伤肢体有大而深的伤口,血液流动速度快;多处受伤,出血量大;受伤同时伴有开放性骨折;肢体完全离断或部分离断;受伤部位可见喷血。止血带注意事项部位:上肢扎在上三分之一处,下肢扎在大腿根部原料:橡皮止血带、有弹性的布料等。严禁用铁丝、电线、绳索等代替止血带;注意:1加垫2每隔60-9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松2-3分钟最长不超过2-3小时3标注时间手臂上肢止血带止血法腿部止血带止血法包扎材料:胶布、绷带、三角巾、四角巾若现场没有上述材料可以使用手帕、毛巾、衣服等代替。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减少疼痛;要求:轻、快、准、牢。包扎注意事项1.打结避免压迫:伤口、眼、乳头、男性生殖器2.包扎后要露出远端肢体末梢观察血运情况3.敷料要够大够厚,先盖后包,平整保护皮肤4.乳房下、腋下、两指间、骨隆起部分一定加垫5.头颈部:外露脑组织或颅骨骨折片包扎时6.颈部:大血管出血时,不可直接加压包扎,而应用对侧上肢做横形加压包扎。7.胸部:开放性气胸。对张力性气胸。多发性肋骨骨折及浮动胸壁,反常呼吸时。8.腹部:内脏外露者类似脑外露处理。9.四肢:对外露骨折不应还纳,包扎后肢端尽量外露,观察血运。包扎注意事项目的:止血、保护伤口、免受污染、固定敷料和夹板要求:暴露伤口快;包扎部位与方法准;动作轻;包扎牢;包扎前清洗;包扎目的与要求包扎原则1.里面敷料相对干净无菌纱布。2.超出创面边缘5-10cm。3.动作轻柔,勿用手接触创面。4.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宜。5.血管、神经表浅或集中部位要有衬垫。6.加压包扎缠绕绷带时应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实施加压。绷带包扎法有哪些?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包扎方法适用范围(1)环形法此法常用于头,胸,腹和四肢等部位。(2)8字缠绕法在关节弯曲部位,如肘,腕,膝,肩关节,髋关节等。此外,尚可用于锁骨骨折的固定。(3)双绷带垂直加压法用于颅顶,肢体残端。(4)三角巾包扎法此法用于包扎头、四肢、胸、腹等部位。“8”字形包扎法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成“8”字形来回包扎,在每圈的中间和前圈相交并根据需要与前圈重叠或压盖一半,此方法适合关节部位。“8”字形绷带包扎法(图)螺旋包扎法先作环形缠绕开头的一端,再倾斜向上绕,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即成,此方法用于四肢胸背、腰部等环形包扎法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而成,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匝于环形圈内,最后用橡皮膏将带尾固定,或将带尾剪成两半打结后即成,此方法用于头部、颈部、腕部、胸部、腹部等。螺旋反折绷带包扎法先用环形包扎法包扎开头的一端,在斜旋上升缠绕每圈反折一次,此方法使用小腿、前臂等处。头部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的中点放在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垂向枕后,再将底边经左右耳上向后拉紧,在枕部交叉,并压住垂下的枕角再交叉绕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掖在底边内或用安全针或胶布固定头部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风帽式包扎法)眼部三角巾包扎法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的带状巾,以三分之二向下斜放在伤眼上,将下侧较长的一端经枕后绕到额前压住上侧较短的一端后,长端继续沿着额部向后绕至健侧颞部,短端反折环绕枕部至健侧颞部与长端打结。双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的带状巾,将中央部盖在一侧伤眼上,下端从耳下绕到枕后,再经对侧耳上至眉间上方压住上端,继续绕过头部到对侧耳前,将上端反折斜向下,盖住另一伤眼,再绕耳下与另一端在对侧耳上或枕后打结,也可用带状巾作交叉法包扎。双眼包扎法还可用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巾横向绕头两周,于一侧打结。眼部三角巾包扎法单眼双眼胸部单肩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胸部,顶角超过伤肩,并垂向背部。两底角在背后打结,再将顶角带子与之相接。胸部单肩三角巾包扎法胸部双肩三角巾包扎法胸部双肩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打成燕尾状,两燕尾向上,平放于胸部。两燕尾在颈前打结,将顶角带子拉向对侧腋下打结。胸腹部三角巾包扎法侧腹、臀部三角巾包扎法侧腹、臀部三角巾包扎法单侧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置于大腿外侧,中间对着大腿根部,将顶角系带围绕缠扎,然后将下边角翻上拉至健侧髂嵴部与前角打结。膝关节三角巾包扎法根据伤情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长条,将中点部分斜放于关节上,两端分别向上、下缠绕关节上下各一周并打结。膝关节三角巾包扎法手臂上肢三角巾包扎法折成小三角巾,手掌放中间,顶角盖手指,两边折造型,手背上来交叉,回到手腕内交叉,腕背上面打方结。手臂上肢三角巾包扎法骨折的判定与固定骨折判定:肿胀、疼痛、畸形、骨摩擦音、功能障碍骨折分类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固定目的;制动骨折的三不原则不冲洗不上药不复位骨折固定目的、原则骨折固定的材料:夹板、固定架、充气夹板骨折固定方位:上肢前臂上臂大腿小腿颈椎腰椎锁骨骨折固定的材料、方法不整复、不冲洗、不涂药超关节固定衬垫暴露肢端、由上至下上肢屈、下肢伸、原木原则开放性骨折时,先止血包扎、后固定打结时避开伤口处,松紧适度注意颈、胸腰、骨盆的特殊固定固定注意事项前臂骨折固定夹板放置骨折前臂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腕肘两关节(胸部8字形固定)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胸前,再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伤员胸廓前臂骨折固定颈椎骨折固定法伤员仰卧在木板上,颈下、肩部两侧要加垫,头部两侧用棉垫固定防止左右摇晃,然后用绷带(三角巾)将额、下巴尖、胸固定于木板上颈椎骨折固定法上臂骨折先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再用三角巾将伤肢悬挂胸前上臂骨折胸腰部脊椎损伤固定方法伤员仰卧木板上,用绷带将伤员胸、腹、髂、膝、踝部固定于木板上。环形包扎法将绷带做环形重叠,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匝与环形圈内,这样牢固些,最后用橡皮膏将带尾固定或将带尾剪成两半打结后即成,此方法用于头部、颈部、腕部、胸部、腹部等处。胸腰部脊椎损伤固定方法大腿损伤固定方法将患者两下肢合并,在膝关节处,膝关节上、下和踝关节处及大腿根部各扎一条三角巾,打结在健侧下肢,踝关节处“8”字形固定大腿损伤固定方法小腿损伤固定方法搬运目的:脱离险区进一步救治搬运注意事项1动作轻,避免震动2搬运三原则;不扭曲、不挤压、不同方法3注意保暖;呼吸道畅通4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伤员搬运原则、方法、次序搬运的原则脱离致伤环境,尽量减少移动和搬运。尽量保持伤员的平稳。搬运方法徒手搬运担架搬运大批量伤员的运送次序最优先:伤情严重,可能救活次优先:伤情中等重第三优先:伤情很轻,能行走。第三优先:已死或太重背负法。扶持法。抱持法。平托法。翻滚法。颈椎骨折搬运法。骨盆骨折搬运法。常用的搬运方法有哪些?伤员运送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运送伤员应根据不同的伤情,头部可适当垫高,减少头部的血流,昏迷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或痰液污物顺着流出来,不致吸入;再如对外伤出血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可将其头部适当放低些;呼吸困难者可采取坐位,使呼吸更顺畅。当把病人抬到担架上时,动作应该轻柔协调,尽量减少病人的劳累和痛苦。对于各种外伤病人,在搬动时要注意对伤处的保护,如骨折的肢体应有人专门扶持,脊椎骨折时要使其背部保持平稳;头部颅脑外伤者,要有人专门包头避免晃动。抬担架上下坡时,应当尽量保持水平位置。在转送途中,对于危重病人应当严密注意其呼吸。脉搏清理、通畅呼吸道。天气寒冷时,应注意病人的保温,可就地取材,以毛巾、大衣或被子包盖好病人身体,令其安休息;如衣服受湿时,有条件时应尽快换上干衣服。到了医院后,应介绍病人的病情以及救治情况,背负法扶持法抱持法平托法翻滚法颈椎骨折搬运法骨盆骨折搬运法
本文标题:矿山救援创伤急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7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