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驰名商标的认定和法律保护
驰名商标的认定和法律保护作者:朱波尔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参考文献(53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7.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8.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9.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10.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11.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2.WIPO关于驰名商标保护规定的联合建议13.王利明合同法200114.郑成思知识产权法200315.郑成思知识产权论200116.孔祥俊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200317.张今知识产权新视野200018.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200219.李扬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200320.陶鑫良知识产权纵论200421.唐广良.董炳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200222.黄晖商标法200423.赵惜兵新商标法释解200224.吕国强网络与软件案例精选200325.曹中强中国商标报告(一)200326.曹中强中国商标报告(二)200327.曹中强中国商标报告(三)200428.曹中强中国商标报告(四)200529.卞耀武当代外国商标法200330.刘文华WTO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冲突与规避200231.黄勤南新编知识产权法教程200332.陶鑫良.程永顺.张平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200133.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200534.周详.郑成思论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知识产权文丛200435.袁真富.陶鑫良上海知识产权论坛:营业标记统一立法初探200236.王永强.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六卷):域名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200137.曾陈明汝专利商标法选论197738.刘春田摆正商品和标记的关系2002(03)39.蒋志培如何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03)40.胡丽芹对我国驰名商标认定机制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电子知识产权2002(12)41.郭宝明驰名商标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2003(06)42.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期刊论文]-中华商标2003(5)43.普翔对驰名商标界定的思考2002(01)44.李本论新修正的《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立法规制[期刊论文]-法律适用2002(1)45.高娅丰田汽车公司诉吉利汽车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2003(05)46.朱波尔.朱宏涛厦华长虹,孰是孰非[期刊论文]-中华商标2004(5)47.郑成思中国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期刊论文]-法学2002(4)48.谢新竹驰名商标禁用权的扩展与反淡化保护200249.曹中强美国杜邦公司诉北京国网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国商标报告》(一)200350.曹中强立时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诉武汉立邦涂料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国商标报告》(一)200351.曹中强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与内蒙古华程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国商标报告》(三)200452.东方网诉济南梦幻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发中心网络综合不正当竞争纠纷案200253.美国宝洁公司诉北京天地电子集团侵犯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2001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德玲.WangDeling论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对策-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3)TRIPS协议以及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均规定了驰名商标(well-knowntrademark),并给以特殊法律保护.可以说对驰名商标提供特殊的法律保护已是国际惯例.新修订的商标法以及2002年9月15日实施的商标法实施条例对驰名商标保护作了规定.200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对驰名商标认定采取了被动认定,个案保护的国际通行做法,从而使得我国驰名商标保护体系接近于完善.但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还应当按照国际标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2.期刊论文施志源试论驰名商标在网络领域的法律保护-社科纵横2006,21(1)解决驰名商标与域名的法律保护冲突,要考虑到驰名商标的有效保护,同时,也必须注重对正当使用网络域名的保护,本文着重研究驰名商标在网络领域的法律保护问题.3.学位论文施志源中美驰名商标反淡化法律保护比较研究——兼论中国立法完善2006驰名商标是指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它蕴涵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因为如此,对驰名商标的侵权比起普通商标危害性要大得多。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商标立法及有关国际公约,无不对驰名商标予以特殊的法律保护。其中,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法律保护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认为,淡化是指足以使他人的驰名商标降低显著性、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或商业价值的商标侵权行为,而不论这种行为是否存在主观恶意、是否会产生实际混淆、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商标淡化理论起源于美国,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反淡化法。美国在反淡化的理论研究、立法完善、司法实践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中国去学习和借鉴。当然,由于存在着法系、司法体制等诸多差异,中国不能照搬照抄美国的经验,而应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本文重点阐述了中美两国在驰名商标反淡化法律保护中的理论研究、立法、司法实践等三方面的现状,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美国驰名商标反淡化法律保护对中国的启示。在文章的最后,本文论证了中国加强驰名商标反淡化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采用由具体到一般的论证方法,从“域名抢注”这一特殊的淡化手段入手,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我国应该制定出一部专门的反淡化法。接着,本文从更新立法理念和改进立法技术、完善驰名商标反淡化实体法内容、完善驰名商标反淡化程序法内容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4.期刊论文苏哲.王志生天津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3,23(6)本课题组对天津驰名商标的现状及其法律保护的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现实问题,并对我国现行有关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法规与国际公约进行比较研究,向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各有关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我们认为,如果措施得力,天津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状况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天津知名企业争创驰名商标的工作将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5.期刊论文张春艳驰名商标及其法律保护-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8(2)驰名商标的内在价值使得驰名商标成为各国商标法保护的重点.驰名商标的认定是保护驰名商标的关键性因素,现行的行政认定模式不利于保护驰名商标权人的利益,应适当引进社会认定.为了促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有必要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实行跨类保护,强化对驰名商标商品装潢的特殊保护,同时在商标法中增加驰名商标的反淡化条款,以解决驰名商标与域名的冲突.6.学位论文张儒案例分析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问题2009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商标在商品、服务的大量交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机能。与此同时,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受到侵害的现象也频繁发生,因此,对商标的保护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加强。在我国,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健全的发展历程。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已注册的“金号”商标被司法认定为驰名商标从而实现跨类保护及未注册的蒙牛“酸酸乳”商标被司法认定为驰名商标两个案例入手,再次明确界定了驰名商标及其认定基准。在此基础上,考察分析了我国驰名商标的保护制度,最后,提出了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浅要谈了几点对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的思考。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笔者简要介绍了驰名商标的界定与认定基准。驰名商标,就是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盛誉的商标。认定主体包括国家工商总局和人民法院;认定方式有主动认定和被动认定两种;认定标准是认定时要综合考虑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等五个因素。第二部分,结合案例具体分析我国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制度。在具体分析前,简要介绍了国际条约与我国法律对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立法情况。结合案例一,分析了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我们实行的是跨类保护,不仅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而且在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提供法律保护;结合案例二,分析了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我们实行的仅是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提供法律保护。在第三部分,笔者结合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驰名商标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在驰名商标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的问题上,针对我国商标法对未驰名商标不实行跨类保护的情况,根据驰名商标保护的实质正义性,提出了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也应该实行跨类保护;在反淡化保护方面,应直接引入反淡化保护理论,建立全面的驰名商标反淡化法律保护系统;在对恶意注册他人驰名商标者行使撤销权的问题上,针对商标法不受五年期限限制的规定,根据民法的撤销权原理,结合商标保护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应对恶意注册者在行使撤销权时有一个较五年长一些的时间限制;在行使撤销权后在先驰名商标权人就注册人不当获利行为主张不当得利返还的问题上,根据民法的不当得利原理,结合商标法对此没有涉及的现状,笔者认为应把不当得利制度引入商标法。7.期刊论文张军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探析-理论界2008,(1)商标作为商品或者服务的标记,已成为现代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重要客体之一,我国对商标注册实行自愿注册为主,强制注册为辅的注册原则,本文从国际条约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入手,分析了使用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行为性质和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几种侵权方式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影响,提出认定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应结合我国驰名商标认定的实践,按照国际条约对确立驰名商标制度的实质原则,在现实情况下,应从法律制度等层面完善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制度.8.期刊论文武瑞涛论我国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河北法学2001,19(2)驰名商标认定的标准,驰名商标认定的方式,驰名商标认定的前提,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9.期刊论文赵杨论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新发展-商业经济2005,(12)驰名商标因其巨大的品牌价值需要法律予以保护.新颁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与新修改的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我国已签定的国际公约等构成了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的大体格局.这些法律的规定与我国以往的驰名商标保护相比有新的发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要有效地保护驰名商标,还应当继续完善这些法律.10.期刊论文袁连红.肖海中国驰名商标反淡化法律保护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通过对中国的立法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中国立法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不足,并对中国反淡化保护的完善进行了构思.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fa4ae5fd-c625-4a82-a517-9dea006e52cb下载时间:2010年9月7日
本文标题:驰名商标的认定和法律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