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第2章 人体形态的评定
第二章人体形态的评定技术身体姿势评定体格的评定人体形态评定技术体成分评定体型评定4Page31、身体姿势评定一、正常姿势及其评定二、常见的异常姿势及其评定三、异常姿势的影响Page4身体姿势评定——正常姿势前面观双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同一水平面眶下缘中点——同一水平面上髂前上棘——同一水平面上后面观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都应处于一条垂直线上与脊柱相邻的两肩和两侧髂嵴,对称地处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身体姿势评定——正常姿势身体姿势评定——正常姿势侧面观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踝应五点一线,位于一条垂直线上脊柱的4个正常生理弯曲Page7身体姿势评定——异常姿势侧面观1.头向前倾斜外耳位于重心线之前颈部伸肌紧张、屈肌拉长2.肩向前肩缝位于重心线之前肩胛骨外展并常有上提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紧张胸背部肌、斜方肌、菱形肌薄弱肌肉力量不平衡2.胸脊柱后凸(驼背)Page10身体姿势评定——异常姿势后面观1.肩下垂双肩不在同一水平上侧方竖脊肌短缩、菱形肌、背阔肌紧张2.翼状肩肩胛骨内侧缘和内角凸起,并偏向断横面前锯肌部分或完全瘫痪3.脊柱侧弯“C”形“S”形“C”形1、肩膀高度不一致2、肩胛骨与脊柱不等距3、双侧肩胛下角不等高4、双侧髂脊不等高5、手臂与躯干的距离不等距“S”形Page15身体姿势评定——异常姿势异常姿势的影响肌肉和韧带失平衡关节负重增加和压力分布异常继发性功能障碍诱发疼痛Page162.体格评定体格评定:是对人体的整体的量度和各部位的长度、围度及宽度等进行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肢体长度和围度等指标是体格评定的常用指标。Page172.体格评定测量时注意事项1.检查项目的选择要有针对性2.测量应按规定的方法操作3.向被测量者说明测量目的和方法,以获得充分配合。4.使用仪器测量时,每次测量前应对仪器进行校正。使用皮尺进行测量时,应选择无伸缩性的皮尺。5.被测量者着装以宽松、不厚重为原则,被测量部位应充分暴露。6.在测量肢体周径或长度时,应作双侧相同部位的对比以保证测量结果可靠。重复测量时,测量点应固定不变。7.评定表格设计科学,记录方法严格统一Page192.体格评定体表标志的确认Page202.体格评定肢体长度的测量1.上肢长度的测量上肢的体表标志肩峰上角下角喙突肩胛切迹冈上窝冈下窝肩胛冈肩胛下窝关节盂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头解剖颈外科颈桡神经沟肱骨小头内侧髁尺神经沟肱骨滑车鹰嘴窝外侧髁前面观-右后面观-右滑车切迹鹰嘴桡骨粗隆桡骨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桡切迹前面观-右上肢长: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上臂长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前臂长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手长测量体位:手指伸展位。测量点:从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连线的中点到中指尖的距离。2.下肢长度测量体表标志股骨头股骨颈小转子粗线臀肌粗隆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大转子前面观后面观腓骨头腓骨颈外踝外侧髁内侧髁髁间隆起胫骨粗隆内踝后面观下肢长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或从股骨的大转子到外踝的距离。大腿长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距离。小腿长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外踝的距离。足长测量体位:踝关节呈中立位。测量点:从足跟末端到第二趾末端距离。3.截肢残端长度的测量上臂残端的长度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测量点:从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前臂残端的长度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测量点: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肢末端的距离。大腿残端长度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测量点: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肢末端的距离小腿残端长度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残肢末端的距离。肢体围度的测量1.四肢围度的测量上臂围度——肘伸展位、肘屈曲位测量体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测量点:在上臂的中部、肱二头肌最膨隆部测量围度。前臂围度——前臂最大围度测量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点:在前臂近端最膨隆部测量围度前臂围度——前臂最小围度测量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点:在前臂远端最细部位测量围度大腿围度测量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测量点:分别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6、8、10、12cm处测量围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注明测量的部位。小腿围度——最大围度、最小围度测量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测量点:分别在小腿最粗的部位和内、外踝最细的部位测量围度。截肢残端围度的测量1.上臂残端围度从腋窝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2.前臂残端围度从尺骨鹰嘴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3.大腿残端围度从坐骨结节直到残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4.小腿残端围度从膝关节外侧间隙起直到残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躯干围度测量1.颈围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点:通过喉结处测量颈部的围度,应注意软尺与地面平行。2.胸围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点:通过胸中点和肩胛骨下角点,绕胸一周。测量应分别在被测者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时进行。3.腹围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点:通过脐或第12肋骨的下缘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的水平线。测量腹围时,应考虑消化器官和膀胱内容物充盈程度对其结果的影响。4.臀围测量体位: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点: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上臀部的最粗部分。5.腰臀比(WHR)即测量的腰围除以臀围的比值。判断中心性肥胖的指标女性:0.67-0.80男性:0.85-0.956.身高体重的测量身高: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一天中身高变化模拟曲线图体重:是人体横向生长、围度、厚度及重量的整体指标,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的发育状况和人体的充实程度。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重指标:7~12岁:标准体重(kg)=年龄×2﹢813~16岁: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成人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165以下)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166-175cm)理想体重(kg)=(身高cm-110)(176-185cm)理想体重上下10%——正常超过理想体重10%-19%——超重超过20%——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1)BMI的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2)我国临床目前常用的成人肥胖诊断指标(1)消瘦:BMI18.5(2)正常:BMI18.5~24.9(3)超重:BMI25~30(4)肥胖:BMI30体成分评定体成分测定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即为身体成分。根据各个成分的生理功效的不同,常把体重划分为体脂重/脂肪重和去脂体重/瘦体重1.水中称重法2.皮脂厚度的测量3.生物电阻抗法1.皮脂厚度测量上臂部:上肢自然下垂,在右上臂肩峰顶与尺骨鹰嘴突连线中点,肱三头肌的肌腹处,顺直捏起皮褶。男性成人的肱三头肌皮肤皱壁厚度大于10.4mm,女性大于17.5mm属于肥胖。背部:在右肩胛骨下角的下方约1cm处,皮褶方向向外下方,与脊柱成45°角。正常成人肩胛下角皮肤皱壁厚度的平均值为12.4mm,超过14mm就可诊断为肥胖。腹部:在脐的右侧2cm处,垂直于腹肌捏起皮褶。男性腹部皮肤皱壁厚度为5—15mm,大于15毫米为肥胖,小于5毫米为消瘦;女性的皮肤皱壁厚度为12—20mm,大于20毫米为肥胖,小于12毫米为消瘦。尤其对40岁以上妇女测量此部位更有意义。2.生物电阻抗法人体成分分析肥胖分析肌肉脂肪分析附加数据体重控制综合评估内脏脂肪面积肌肉均衡个人资料信息电阻抗值身体成份分析总体重去脂体重去脂软体重总含水量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蛋白质无机矿物质体脂肪THANKYOU!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第2章 人体形态的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7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