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当代中国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基本理论教研部王峰主要讲五个问题:一、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原因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范例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一)历史的证明——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二)挫折的启迪——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严重后果(三)成就的昭示——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的证明农民起义失败了——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持续14年之久,最后被镇压下去。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和纲领。洋务运动搞过了——兴办近代工业、交通、教育、军事等,但其实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各项“洋务”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封建性和买办性,在帝国主义进攻面前不堪一击。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流产了——1898年的戊戌变法提出“兴民权”、“开议院”、“君民共主”等政治主张,但是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残酷镇压而失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尝试了——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历史的终结。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政权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篡夺,其后中国陷入大大小小的军阀混战,民族危机日深,中国还是没有出路。教训的启迪1、群众基础的丧失。共产党取得政权不是靠别人,就是靠它的政策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苏共落实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的宗旨时缺乏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缺乏民主的选举制度、罢免制度、监督制度,干部多数一般是靠上面任命而不是通过老百姓选举产生,主要是为管理阶层利益服务,形成了官僚特权阶层,从生活方式到世界观与老百姓拉开了距离,许多“左”的政策造成一些政治运动,丧失了群众的拥护。2、民主集中制的丧失。列宁曾讲,“给我一个革命家组织,我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当建立了这样一个组织之后,他又为这个组织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原则,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民主集中制。但是苏共在实行过程中过分强调集中,民主不足,权力体制是倒金字塔形的。有不同意见、合理意见党员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保证。民主集中制就变成了集中制,党员没有积极性,1800万党员才会对苏共的解散无动于衷。3、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的丧失。2005年7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第四频道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三万多名听众,结果是:共产主义理论奠基人卡尔•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大卫•休谟得票率仅为12.6%,远远落在其后。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入前20名。这充分表明,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的理论。苏共为什么会丧失这个优势呢?就是因为教条主义。党不能够对现实生活、对如何搞社会主义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给以合乎实际的回答,而坚持的东西一用就用几十年,已经远远落后于实际与生活了。成就的昭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近10%。2007年,我国经济是在经过近30年年均增长9.8%基础上的又一个高增长年,增长速度为进入21世纪后七年中的最高点:11.4%;按现有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计算,2007年中国的GDP总额是3.4万亿美元(246619亿元),几乎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的经济体。——《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当然不是指简单地固守它的词句和个别结论,而是指坚持它的科学思想体系和构成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它的立场、观点、方法——1、政治立场2、世界观和方法论3、社会理想(一)政治立场——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本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统一的学说。作为科学,它揭示的是客观规律;作为意识形态,它反映的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它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服务的,是他们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恩格斯说:马克思是第一个给社会主义,因而也“给现代整个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的人。”(二)科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的辩证法,作为关于发展的科学方法的最高成就,恰恰不容许对事物作孤立的即片面的和歪曲的考察。”——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三)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但是,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马克思致斐.多.纽文胡斯》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原因(一)人们的认识总是受到客体状况的限制1、客体具有无限的复杂性2、客体具有发展的无限性(二)人们的认识总是受到主体“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三)人们的认识总是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1、实践所提供的经验的限制2、实践所提供的认识手段的限制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范例(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与时俱进(二)列宁的与时俱进(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1、毛泽东思想的与时俱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推荐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日记摘录》《论合作社》《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与时俱进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系统回答了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为什么必定胜利以及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取得胜利这个重大的历史课题。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与时俱进。“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恩格斯:《致弗.凯利—威士涅茨夫人》1、关于阶级社会2、关于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3、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4、关于唯物史观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的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这个经济革命自1848年起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初次真正确立了大工业,并且把德国变成了一个真正第一流的工业国,——这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序言》关于唯物史观“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反杜林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恩格斯致约.布洛赫》列宁的与时俱进“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是某种一成不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列宁:《我们的纲领》1、关于帝国主义理论2、关于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3、关于新经济政策4、关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关于帝国主义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确切和完备的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个特点分三个方面:(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关于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关于新经济政策“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做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辩证法的要素》“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1、毛泽东思想的与时俱进(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4)关于政策和策略(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6)关于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政策和策略“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毛泽东:《关于情况的通报》“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1)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关于以“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5)关于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6)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7)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1、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理论核心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3、五大转变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当代中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8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