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概说
1中国古代建筑思想概说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与两种规划理念一般来说,大家都认为西方建筑是有理论有思想的,而中国建筑只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工匠们的一种世代传承的技艺,所以似乎没有什么思想。特别是中国知识阶层,中国儒生不大关心建筑活动,关于这方面的著述也很少。因此人们认为中国建筑是一些自然而然的产物,是工匠自发建构自我传承的结果。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就像梁思成先生说:中国建筑是没有书本传承的。但是,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文化与历史,就会发现这种看法还不十分准确。仔细地考察一下中国古代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与西方建筑史一样,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建筑,有自己一套特立独行的思想和理论。如果不了解这些思想和理论,我们就没法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建筑,也没有办法理解中国的城市、建筑的造型特征、建筑的空间组织特征。所以我们在这里对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的思想做一点浮光掠影式的介绍。先看城市,因为城市是一个更大的建造环境。中国古代城市的建造波澜壮阔。从公元前2世纪的秦咸阳、西汉长安、公元6~8世纪的隋唐长安、洛阳,其中还有公元5世纪的北魏洛阳、公元10世纪的北宋汴梁、公元13世纪的元大都、14世纪的明南京,以及15世纪以后的明清北京城,这几乎都是同一时代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正因如此,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十分丰富的城市规划思想。汉长安城公元前200年已经非常宏伟了。西汉长安平面图2公元后2世纪、3世纪初的曹魏邺城,规模也已经很大,而且很规整,有很详细很完整的规划。曹魏邺城平面图公元5世纪的北魏洛阳城,规模之大、规划之整齐、之完整、之体系化,在当时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北魏洛阳13世纪的元大都,当时的欧洲还在中世纪。但是元大都已经是规模极其宏大的一个城市了。这样复杂的城市建造体系,完整的规划,它难道没有思想吗?元大都平面图3可以说,中国城市是由方整的宫殿、住宅,以及住宅组合而成的里坊组成的。那么,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思想,这种思想从哪儿找到呢?从西汉时代的一个学者,他提出了一个“营邑立城、制里割宅”这样的规划思想。也就是说,城市是方整的城墙,里面可以分割成方整的里坊,里坊里继续分割成方整的街道,街道里面有比较方整的庭院、住宅。首先中国人对住宅就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思考。比如孟子就说过:“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五亩的宅子,里面还种有树木花草,这是一个理想的住宅。所以中国人实际上有“方宅”的概念。那么,中国的城市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个基本单元下不停地向外扩张,宫殿也是一样,宫殿不过就是扩大了的住宅,就是皇家的住宅,规模更大而已。所以我们看历代的城市,它居于中心的皇家的宫殿大住宅,外面包有皇城,是更大的一个方块。再外面包有城市,又是一个大方块,层层分割的状态。从东汉时期的汉画像砖可以看到这个时期住宅,大致是院落式的,可以组成方庭的感觉。汉砖东汉住宅唐代是按照人口分配住宅用地的,三口有一亩之地,五口有两亩之地,如此逐渐扩张。住宅的规模跟人口的多少是相关的。这样大大小小的住宅形成一个里坊的基本单元,在外面再围以里坊,在里坊之外再围以城市,这就是所谓“营邑立城、制里割宅”的思想。4唐代住宅式样从仪礼图上看到士大夫的住宅,也是大致这样的格局,有门枢,有方形的院落,有长方形的居住建筑。从敦煌壁画可以看出很多住宅的式样,尽管它也有一些曲折,但大致的形状是方块的、方形的。5早期发掘出来的一些住宅模型,它也是方形的。有廊、有院墙、有主屋、有庑房。同时文献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记载,比如我们很著名的东晋学者陶渊明他对自己的住宅是这样描述的,他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显然,方宅、有树、有房。唐代洛阳城里的诗人白居易的住宅,他是这样描述的“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也是个方形的住宅,只是里面有山水,有自然植物。古代的住宅大致是围成方形的一些院落,里面可以有自然的树木山水,这说明中国城市是由方整的住宅组合成里坊,里坊之间有一些宽窄不一的街道或巷道。方形住宅是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而这些细胞又扩展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就是里坊。若干个里坊的组合就形成了城市。从唐代长安城内的里坊碑刻图看出里坊是一块一块的方块组合成一个城市的局部。唐长安里坊碑刻现代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建筑痕迹,像闽南的古大厝,它都是一个一个方块的组成的这样一系列庭院,组合成一个大的建筑群。这其实是古代建筑城市的一个雏形,一个局部的缩影。6闽南古大厝北方民居也有这样的特点,完整的住宅。这样一种思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这样一种靠里坊分割城市,在城中分割里坊,分割住宅,实际上至少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就已经很成熟了。西汉时候的一个儒生叫晁错,他曾经有一段话,我们来看他是怎么说的,他说:“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整个描述一个城市建造的过程,房屋住宅可以有一堂二内、有院子,同时城市是“制里割宅”,“割宅”用得非常好,把住宅分割成一些小的地块。晁错画像7按照他的思想,要建立一座新的城邑,就要先相地,观察土地阴阳是否和合,草木是否丰饶,是不是适合居住,然后把城墙建立起来,在城墙以内把土地分成若干个里坊,再在里坊之内分割出若干所住宅,大大小小不同等级的。然后修造通往田间的道路让各家各户边界标志得很清晰,只有这样,人们有了居住的地方,才会安居乐业,才不会轻易离开这座城市。古代的相地图《太保相宅图》考虑的是怎么选址。太保相宅图《夏至致日图》考虑怎么确定建筑的基址的位置和水平。夏至致日图8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分成几个阶段:营邑,居住区建造;立城,城墙和城门楼筑造;制里,分划里坊、建立坊墙;割宅,在里坊内切割住宅用地,形成一家一户的住宅范围,大家开始营造。其实古代就是这么规划一个城市的。这里给出一座城市的轮廓线,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形制。《周礼·考工记》王城这种城市规划理念形成之后是不是就是一个模子延续下来了呢?其实不是的,因为中国古代城市也是有两种相反相成的思想,一种叫规整方正,另外一种叫因地制宜逶迤曲折。这些可以从文献中找到一些依据,实例上更多了。第一种思想主要见于周礼·考工记》。它是这样说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里的一夫是个单位,一夫是一百亩。我们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来,一个九里的方城,已被分成了若干个里坊,整个城市的中心是宫殿。9宫殿的前面有一百亩的地,是用来朝觐皇帝的空间。宫殿的后面有一百亩地,是用来进行市场交易的。宫殿的左边是太庙,宫殿的右边是社稷坛。这是古人的一种理想的城市格局。这种理想在历史上有很多人表达过。比如《三礼图》上及明代人写的《周礼·考工记》里王城的布局,图上都有。大家对这个都是持一种延续的认可的态度。历史上按照这种模式来建造的例子也很多。曹魏邺城就是很规整的里坊,虽然宫殿不是在中心,但是它的思想是一致的。这种方城的格局一直到明清还很多。曹魏邺城山东聊城尽管是被水环绕,但是它非常方整,这样的城市很多。聊城古城平面图临清古城也是这样的,还有很多这样的城市,河北蔚县的一些目前还保存10比较好的城市,能看出来它的里巷和住宅的关系,分成一块一块。进门都是方方的一个院子,这是一种思想,方正。中国人在思维上往往取相反相成的态度,另外一种城市规划思想其实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孕育了。这个思想主要见于管子,管子在他的《管子·乘马第五》说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他说得非常白,干嘛非要规规矩矩,干嘛非要一条直线呢?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规划思想。如图城市,是一位学者的研究,明代府城有方的,也有非常自然的。就是一个府,都是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南方水乡的一些城市,多数是自然曲折多变,因为南方水系发达。江南水乡11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实例,比如说《世说新语》提到南朝建康城建设的一个例子,就谈到这个问题,它这样说: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人谓王东亭曰:“丞相初营建康,无所因承,而制置纡曲,方此为劣”。东亭曰:“此丞相乃所以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北方中原地区土地很宽敞很平坦,城市可以规划得方正,街道可以平直。但是江南地区水系复杂,地形很狭小“江左地促”,如果再这么通畅,一眼望不到边,他说这不好。应该“纡余委曲,若不可测”,一眼望不到。当然,这反映了完全不同的一种规划理念。我们确实从南方城市中感觉出他们确实是因地制宜,自由多变的一个意识形态。泉州也是非常自如的,因为它根据地形,它的城市轮廓完全是一个自由的形态。泉州城平面图阆中是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古城12阆中城市轮廓它中间也有几条线是直的,但是整个城市轮廓非常自然。阆中13还有民国初年我们看到的杭州城,是古临安城延续下来的,也是一个形势比较复杂的、自如的一个城市。杭州城平面图14古代建筑原则在世界建筑史上,大家经常引用的就是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思想。维特鲁威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好像我们中国没有类似的思想,中国人是一个世代传承的结果。维特鲁威的影响是一直延伸到现在,但是,如果仔细地去注意一下古代的文献,我们发现这个结论还有点早。实际上我们中国人有和维特鲁威建筑三原则十分相似的建筑原则,而且出现在比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更早的时代。在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本书叫《尚书》里头,记录了上古时的帝王大禹的一段话,他的话是这样说的“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大禹是古代圣王,同时是一个公而忘私的人,三过家门而不入去治理洪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上帝教导我们,有道德的仁君应该行善15政,而善政的核心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与百姓有关的水、火、金、木、土、谷等事宜,一定要认真地去经营,包括宫室营造、农业种植等等。与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在内的一些善政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正德、利用、厚生”三个原则。实际上土木已经包含在这三个原则里了,而这三个原则有个核心概念就是“和”,“和”恰恰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所以说,土木这样一个以房屋建造为主的工作,在大禹的心目中也属于应该由“正德、利用、厚生”的原则所指导的。首先要从统治者自身的品德做起要“正德”。比如说统治者不能把社会财富都用于自己的宫室营造和生活,要做万民的表率。我们现在看故宫正殿还有“表率万邦”,万邦不止是万民,甚至是万国。帝王做表率,这是一个概念。第二,经营这一切,包括居住的宫室、房屋,它基本的原则是好用。“利用”这一点跟西方建筑思想就通了,要便利日常的生活、利用。第三,无论是居室的土木之功还是农业的水利工程等等,这些的目的要有利于百姓的生活、繁衍“厚生”。所以要“正德、利用、厚生”。而做到这三项原则,它的核心是什么呢?是“和”。政策要中和,不要有任何过激过高的政策性强求。古人的智慧是很高的。我们可以做一点比较,我们看西方,仔细研究西方发现,它的三原则最高的水准是美观,它追求的建筑客体的外观美。中国建筑的最高的准则是正德,它追求什么呢?建造者主体的道德美。两个都是美,但是不一样,西方强调实用,建筑要好用,它的功能,甚至它的经济性也都包括在里头了。中国人讲究利用,一样强调我们盖的宫室盖的房屋,应该便利大家使用,这是相通的。第三点,西方强调的是坚固,因为什么呢?因为西方有一条,它的主流的建筑是为彼岸的神建造的。它的神庙、教堂都是最重要的建筑。而我们中国建筑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叫厚生,因为我们16有一种便生思想,就是建筑是为当世的人用的,所以它是为此岸的人建造的。它不过分强调建筑的永久性。我们可以从这张图片看出,欧洲建筑,它花很多年的力量,其实为神在建造殿堂。而我们的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住宅,其实都是为此岸的人所建造。仁寿殿17正因为这样,有了“正德”的理念。儒家是崇尚“德”的,所以孔子就把正德理念加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建筑思想概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0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