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件:第6单元-22-《礼记》二则(共17张PPT)
乡镇XX年财政工作总结范文XX年乡镇财政工作总结XX年以来,财政所在县财政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帮助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努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树立为党委、政府当家理财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化资金管理,做好节支增收工作;并与各部门通力合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全面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心工作;认真搞好各项财政财务工作。继续搞好“零户统管”工作,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努力搞好内部制度和环境卫生建设,加强对《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纪律、政策、廉洁从政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学习新《党章》,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乡党委、政府做出的关于财政财务的有关批示和决定,搞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等。现从三方面对2008年的工作情况如下:一、一年来所做的工作、认真制定了XX年财政工作计划。、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和相关的财经纪律制度。、节支增收,努力保工资发放、保机构正常运转。、按照所内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金榜行动创优课堂•金版语文八年级下册•R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弗.食()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选贤与.能()矜.寡()修睦.()男有分.()幼有所长.()货恶.()yáofúqiǎnɡzhǎnɡyuèxiàojǔɡuānmùfènzhǎnɡwù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选贤与.能(2)矜.、寡、孤、独(3)男有分.(4)女有归.(5)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6)知困.,然后能自强也。(7)其.此之谓乎?(8)教学相长.通“举”,选拔通“鳏”,老而无妻的人职分,指职业、职守指女子出嫁达到极点好困惑表示揣测,大概促进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其故人不独亲其.亲货恶其.弃于地也(2)闭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3)于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4)故故.人不独亲其亲故.人具鸡黍自己的,指代词指财货,代词关闭,不发生关在,介词从,介词因此,所以,连词老,旧,形容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C.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D.是故谋闭而不兴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讲信修.睦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盗窃乱.贼而不作自云先世避秦时乱.C.矜、寡、孤、独.不独.亲其亲D.故.外户而不闭故.不独亲其亲BD6.整体感知。(1)《虽有嘉肴》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以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得出这个结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所用的论证方法是。(2)《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所表达的主旨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学“教学相长也”教学和学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类比论证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7.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一次以“教学相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下面几幅图中,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投影仪底图的是哪一幅?为什么?示例:最适合的是第③幅,该图虽无“教学相长”字样,但其内容却是师生互动,真实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主题,并且图中的人物面容亲切,气氛融洽,极具亲和力。8.综合下面几则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一定会发出一些感想,请简要表述出来。(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和谐社会需要人们来共同创造。(如: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共创和谐社会;伸出友爱之手,共创美好明天。)9.(衡阳中考)《礼记》向我们描绘了作者心中理想社会的生活形态,而我们今天的理想社会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你阅读下面习主席对中国梦的阐释。概括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备条件。(每条不超过10个字)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①必须走中国道路;②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③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课内精读】(一)阅读《虽有嘉肴》做题。10.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然后/能自反也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不足,这样以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了不懂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12.请用四字句概括文中所说的教与学的关系,并谈谈你对这个四字句的理解。教学相长。即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老师经过教学能够发现需要完善的地方。13.本文的重点是论述“教”与“学”的关系,为什么要从“嘉肴”讲起?文章从大家熟悉的“嘉肴”谈起,运用类比,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二)阅读《大道之行也》做题。14.在“大同”社会里,社会用人的标准是什么?社会成员之间交往的要求是什么?(可以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5.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的是什么?“大道”与“大同”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指理想社会。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实行“大道”,才能实现“大同”。16.本文表现的“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怎样的相似之处?相似之处:社会风气淳朴;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平等,没有压迫、剥削、战争等。【美文拓展】(龙华中考)【甲】《大道之行也》(文略)【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选自《涉史随笔》)【注释】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盗窃乱贼而不作.:(2)上常临.镜:18.翻译下列语句。(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兴起面对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19.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示例:围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中的任意一点来谈即可。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品尝,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有鱼、肉做的菜。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所以,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知道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反省自己;知困,知道了不懂的地方,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己。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强。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强。教学相长:教和学相互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兑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是故:所以。其:表示推测。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把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为大家办事,行:施行。为:表判断,是。与:通“举”。讲信人人讲求诚信,修睦m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追求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修:培养。亲:用作动词,以……为亲。子:用作动词,以……为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ɡuān、寡、孤、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老而无子的人、残废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矜、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分:职分,职业。归:归宿。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货:财货。于:到。必:一定。藏:收藏。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奸邪的谋划就不会发生,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害人的事不会发生。谋:谋划。闭:奸邪。兴:发生。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从外面把门窗合上,不用门闩插门了。这叫大同社会。
本文标题: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件:第6单元-22-《礼记》二则(共17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4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