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第7版外科学)
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目的和要求掌握手外伤的检查和治疗原则掌握断肢(指)的急救和再植的适应证熟悉手部解剖和功能特点了解断肢(指)再植的手术原则和术后处理概述手部创伤及其修复涉及的范围广、复杂手外科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节仅讨论手部开放性损伤的早期处理第一节手外伤手的姿势1.休息位: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的姿势。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15°,轻度尺偏。2、功能位:腕关节背伸20°~25°,轻度尺偏。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如张手、握拳、捏物等。在此位置固定,可使伤手保持最大的功能。损伤原因1.刺伤:异物,深部组织感染2.锐器伤:切断伤3.钝器伤:毁损伤4.挤压伤:撕脱,脱套伤5.火器伤:缺损,感染检查与诊断首先:全身情况,特别注意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的重要部位和重要器官的损伤系统、全面:全面了解,正确判断,术前准备1.皮肤损伤(1)了解创口的部位和性质(2)皮肤缺损的估计(3)皮肤活力的判断皮肤的颜色与温度毛细血管回流试验皮瓣的形状和大小皮瓣的长宽比例皮瓣的方向皮肤边缘出血状况2、肌腱损伤伸、屈肌腱运动功能3、神经损伤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正中神经:(拇短展肌麻痹)拇指对掌功能拇、示指捏物功能尺神经:(骨间肌和蚓状肌麻痹)环、小指爪形手畸形(骨间肌和拇收肌麻痹)Froment征桡神经:腕部以下无运动支,仅表现为感觉障碍4、血管损伤1.手指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试验和血管搏动2.Allen试验5、骨关节损伤1.局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2.活动角度3.X线片:常规现场急救目的:止血,减少创口进一步污染,防止加重组织损伤和迅速转运1.止血:局部加压包扎→最简便而有效腕部压迫或橡皮管捆扎→错误大血管损伤→上臂上1/3气囊止血带(橡皮管易引起桡神经损伤,不宜采用)2.创口包扎3.局部固定:无论伤手是否有明显骨折,均应适当加以固定治疗原则早期彻底清创(6~8h)正确处理深部组织损伤一期闭合创口直接缝合、Z字成形、植皮、转移皮瓣(带蒂、游离-吻合血管)治疗原则正确的术后处理:a.包扎b.石膏托固定位置及时间c.TAT、抗生素d.拆线e.功能锻炼f.必要的二期处理(1~3月内)手部骨折与脱位目的:保持和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治疗原则:早期准确复位牢固的固定闭合创口早期功能锻炼治疗方法:脱位:注意侧副韧带和关节囊的修复掌、指骨骨折:克氏针、微型钢板螺丝钉腕舟骨骨折Herbert螺钉第一掌指基底部骨折第一掌指基底部骨折脱位(Bennett骨折)第一掌指基底部骨折脱位(Bennett骨折)的治疗掌骨头、颈、干骨折指骨骨折末节指骨骨折手指关节损伤(扭伤、脱位、骨折脱位)Poacher拇肌腱损伤1.无需修复指征:损伤范围小于肌腱的50%损伤的肌腱功能可能被其他肌腱所替代2.石膏固定3-4周3.早期活动有利于减少粘连和功能恢复Mallet指Boutonniere指伸肌腱损伤神经损伤1.越早越好2.如缺乏条件可及时转送3.或将神经两断端的神经外膜固定于周围组织,防止神经退缩,记录损伤情况,待伤口愈合2-3周后转送他院再行修复神经修复方法概述完全性断肢、不完全性断肢国际领先地位成活率功能恢复第二节断肢(指)再植断肢的急救1.现场急救:止血、包扎、保存断肢和迅速转送2.完全性断肢近端的处理同手外伤的急救处理,不完全性断肢应注意将肢体用木板固定3.到医院后,4℃冰箱保存4.手术时逐个取出,缩短热缺血时间干燥冷藏法断肢再植的适应证1.全身情况良好2.肢体的条件:切断伤3.再植时限:原则上是越早越好,应分秒必争。一般以6-8小时为限4.离断平面5.年龄6.多发伤:多组人员;先再植损伤较轻的肢体,如有必要可行异位再植;功能重要性断肢再植的禁忌证①全身性慢性疾病,不允许长时间手术,或有出血倾向者②断肢(指)多发性骨折及严重软组织挫伤,血管床严重破坏,血管、神经、肌键高位撕脱者③断肢经刺激性液体及其他消毒液长时间浸泡者④在高温季节,离断时间过长,断肢未经冷藏保存者⑤病人精神不正常,本人无再植要求且不能合作者断肢再植手术原则彻底清创重建骨的连续性缝合肌腱重建血循环缝合神经闭合创口包扎断肢再植术后处理一般护理密切观察全身反应定期观察再植肢体血循环,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防止血管痉挛,预防血栓形成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积极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并适当辅以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谢谢
本文标题: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第7版外科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5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