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探寻名校成功之道07(共7部分)
1234以景(或境)激情(情感和兴趣),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学科殿堂。教学情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到课堂,从时间维度来看是影响当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大因素。我们要求教师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大家知道“景”可以激“情”,“情”可以产生“力”。学导结合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学”指的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导”是指教师有效、恰当地指导和点拨,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学生自觉主动地学是第一位的,而教师的导要服务于学生的学。这里首要的问题是要求教师“走出传统单向灌输的误区”实现角色的转变。第一、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第二、教师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第三、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将课堂变为自学、交流、研讨、探究、质疑的最佳场所。听评课从关注学生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第一,教师要做到教学内容的“问题化”、“操作化”和“结构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激发自主探究,促进合作交流;将教学内容“操作化”,使“做”、“想”、“讲”结合,以“做”促进“想”,以“讲”梳理“想”,帮助学生内化学习内容;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加强学科整合,揭示内容联系,形成认知结构。第二,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概念是前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来的,且为教育界普遍认同。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显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起点。这一环节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知识,发现并提出新问题,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究拓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对本次课教学内容中知识的深化点、思维的拓展点和能力的提升点进行准确定位。即综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学生综合素质的增长点在哪里,应对哪些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拓展。其次,本环节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对于那些典型的、共性的或学生对它的理解“相异构想”较多的问题,教师应大胆放手给足学生探究所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动脑设计探究方案、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和交流,实现对问题的认识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适时地总结、反思、沉淀是高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上要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我们称之为高效课堂上的“留白”。即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从而实现思路和方法的内化。我们总结出了学生学习层面上两点理念:方法不能移植,体系自己建构。“四步十六字”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融合渗透了有效教学的四条基本原理,即:情意原理、活动原理、序进原理和反馈原理。“主体滚动式”式操作策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学生个体,而应该是全体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发表自己的观点。凡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进行合作讨论,凡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需要讲解,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只发生在学生需要时。我们强调互助合作交流应预设在独立思考之后,应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教师将问题呈现之后,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我们也称之为思维空间的“留白”),当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观点,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时候,就是拿着自己的观点去和别人交流碰撞交织、取长补短、思辨感悟,而不是一个毫无思想和主见的看客。从而防止合作学习成为几个优等生的“包场”,更要杜绝合作探究的“形式化”。该模式渗透了新课程的三大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有效提取了情境教学流派之“情境交融教学法”、尝试教学流派之“先试后导,先学后教”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是一个有机的融合体。它改革课堂但不颠覆传统课堂,保留了传统课堂的精髓,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它转变了“教和学”的方式,变传统课堂上教师单向“灌输”为“双向和多向”交流与合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学且会学。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得到发挥。在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已收获了许多。我们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水平正逐步得到提高,已把提高效率和效益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我们的课堂上无效或低效的行为正越来越少;教师们也有了读书和修炼专业的时间,他们渐渐走出了职业倦怠,找到了职业幸福感。推行这种教学模式,留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的学生已学会了自主学习并享受着学习,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运动、去实践,阳光、微笑、自信又在学生们脸上绽放,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正逐步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我想,这就是我们搞这项校本课题研究的初衷。
本文标题:探寻名校成功之道07(共7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7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