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常见胸部CT征象陈庆森CT征象一:树芽征概念:由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腔内病变形成的小结节影与分支细线影构成的酷似春天的树枝发芽状,称“树芽征”。CT表现:多在肺外围支气管末梢呈2-4mm大小结节与树枝状的高密度影。意义:多表明小气道病变:如细支气管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及肺结核灶或播散等。CT征象一:树芽征CT征象一:树芽征CT征象一:树芽征CT征象二:轨道征与印戒征概念:1、“轨道征”:扩张支气管走行与CT扫描平面平行形成。2、“印戒征”:扩张支气管走行与CT扫描平面垂直形成。注:正常同级别的肺动脉直径稍大于伴行的支气管的内径。CT表现:在肺野内显示为平行的线样高密度影或环形低密度伴有周围点状高密度影(点状高密度影直径小于环形低密度影)。意义:表明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伴发细支气管扩张等。CT征象二:轨道征与印戒征CT征象二:轨道征与印戒征CT征象二:轨道征与印戒征CT征象三:磨玻璃密度影磨玻璃密度影(GGO)CT表现:肺野低密度背影上略高密度影,边界可清楚也可以不清楚,透过其中可显示肺纹理影,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可发生在肺间质,也可以发生在肺实质病变,预示可能为病变早期。单纯型GGO:恶性占71.4%(其它可能为腺瘤样增生)混合型GGO:恶性占93.3%CT征象三:磨玻璃密度影CT征象三:磨玻璃密度影CT征象三:磨玻璃密度影CT征象三:磨玻璃密度影CT征象三:磨玻璃密度影CT征象四:肺实变影肺实变:是指肺泡腔内的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细胞替代的状态。CT表现:形态与大小不一的很高密度影,边界多不清楚,累及大叶时叶间裂处清楚;透过其中不能见到肺纹理;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可见于:普通肺炎性疾病、肺结核、肺创伤、肺不张、肺肿瘤。CT征象四:肺实变影CT征象五:结节与肿块肺内孤立性结节:肺实质内一个不伴有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肺不张或肺炎的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影,直径≤2.0cm,有足以测量其直径的有一定锐利度的边缘,病变内可有钙化或空洞。直径2.0cm者称为肿块。结节或肿块可单发或多发;良性或恶性CT征象五:结节与肿块结节直径5mm称微结节直径2-3mm称粟粒结节直径5-10mm称小结节直径10mm≤2.0cm,统称结节CT征象五:结节与肿块CT发现小结节一定测量其大小,很有意义。小结节:良性可能性大,较大结节则倾向恶性。直径5mm结节仅1%为恶性。直径5-10mm者25-30%为恶性。CT征象五:结节与肿块CT征象五:结节与肿块CT征象五:结节与肿块CT征象六:空洞与空腔空洞是肺内病变坏死液化,经引流支气管排除及气体进入而形成的透亮区。空腔是肺内正常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空洞分型:虫蚀样空洞(无壁空洞)薄壁空洞(≤3mm)厚壁空洞(>3mm)CT征象六:空洞与空腔CT征象六:空洞与空腔CT征象六:空洞与空腔CT征象六:空洞与空腔CT征象七:马赛克灌注马赛克灌注:在HRCT上,由于气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相邻的肺区血液灌注上的差别而出现的不均匀肺密度区,称马赛克/镶嵌性灌注。常见于造成局部气体滞留或肺实质通气不良疾病中。CT征象七:马赛克灌注CT征象七:马赛克灌注CT征象八:碎石路征在HRCT上,表现为地图状分布的重叠有网状的光滑细线影的磨玻璃影,最常见于肺泡蛋白沉着征。细线影为小叶间隔水肿增厚,或蛋白样物质沉积于邻近小叶间隔的气腔内所致。CT征象八:碎石路征CT征象八:碎石路征CT征象八:碎石路征CT征象九:空气新月征肺内空洞或空腔内的球形病灶与洞壁之间形成的新月形透亮影称为“空气新月征”。空气新月征曾经认为是曲霉菌球的特异征象,特点是随着体位的变动,空洞或空腔内的霉菌球可移动,但始终位于近地位。也可以见于其它疾病,但其内球形病灶可能不移动。CT征象九:空气新月征CT征象九:空气新月征CT征象九:空气新月征CT征象十:晕轮征晕轮征是指结节周围环绕的类环形的磨玻璃样密度影。通常代表肺出血与水肿。一般是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征象;也可以见于炎症、肿瘤与结核等疾病中。CT征象十:晕轮征CT征象十:晕轮征CT征象十一:肺间质征与蜂窝征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在胸膜下1cm之内,与胸膜走行平行,厚约几毫米,长约数厘米的弧形细线影,多见于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中。蜂窝肺:两肺内大小数毫米至数厘米,壁菲薄的多发呈蜂窝状的透亮影,多见于肺间质纤维化病变的晚期。CT征象十一:肺间质征与蜂窝征CT征象十一:肺间质征与蜂窝征CT征象十一:肺间质征与蜂窝征CT征象十一:肺间质征与蜂窝征CT征象十二:支气管粘液嵌塞粘液支气管征或支气管粘液嵌塞是由于扩张的支气管腔内分泌粘液无法排出或近端梗阻而淤积等原因所致。意义:表明有支气管扩张分泌粘液,支气管近端有梗阻,粘液不能排出而淤积及支气管闭锁等CT征象十二:支气管粘液嵌塞CT征象十二:支气管粘液嵌塞CT征象十二:支气管粘液嵌塞CT征象十二:支气管粘液嵌塞CT征象十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表现为肿块临近的支气管、动脉和静脉,向病灶集中,或直接与病灶相连,或受牵拉向病灶移位。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多见于腺癌,并以肺静脉受累最为多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病理基础: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并非肿瘤的供血血管或肿瘤血管,而是肿瘤体内纤维化和肿瘤增殖破坏而导致肺支架结构的塌陷皱缩对周围血管的牵拉,或肿瘤对穿过血管的包绕。CT征象十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CT表现:肺部单发球形病灶可影响其附近的血管的正常走行和形态,其CT表现有多种多样(1)肺内血管自病灶内穿过。(2)肺内血管受病灶牵拉向病灶移位。(3)肺内血管在病灶边缘截断。(4)肺内血管受病灶压迫移位。其中(1)(2)(3)为血管集束征阳性,(4)不作为血管集束征阳性表现。CT征象十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恶性肿瘤血管集束征阳性率较高。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程度间接预示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10mm周围型肺癌绝大多数没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10mm以上的周围型肺癌出现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机会增加。随着肺癌病理分期的提高,出现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比例增高。支气管集束征在瘤体的4个象限均可以出现,但以肺门和外周区多见。CT征象十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CT征象十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CT征象十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CT征象十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CT征象十三:血管支气管集束征CT征象十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胸膜凹陷征表现为病灶与胸膜间的索条状致密影,其粗细不均,长度不一,近脏层胸膜面呈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状阴影,三角形的底部在胸壁,尖端指向结节,结节与三角形影之间可为线状影相连。病理基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结节内纤维瘢痕收缩牵拉,二是胸膜没有增厚、粘连;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肿瘤牵拉的动力来自瘤体内反应性纤维化、瘢痕形成,收缩力通过肺的纤维支架结构传导到游离的脏层胸膜而引起凹陷。胸膜凹陷处为液体,但连接于叶间裂时仅见叶间裂凹入而无液体积聚。病灶与胸壁距离2-3cm容易产生;胸膜无粘连,凹陷呈双侧对称的喇叭口样;凹陷内容物为水。充分显示胸膜凹入处的液体及无增厚粘连的胸膜是确诊的关键,薄层扫描尤其是螺旋CT可准确显示。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CT征象十五:空泡征空泡征为肿瘤内小的低密度影,大小多为2-3mm,1个或多个,CT扫描仅限于1-2个层面见到,边缘光滑。病理基础:空泡征是未闭塞的小支气管或肺泡,主要原因同支气管空气征一样,为癌细胞呈伏璧生长,部分肺泡腔和细支气管未被肿瘤组织填充,再加上肿瘤内的纤维组织或瘢痕组织的牵拉而扩张,常常为气肿状态空泡征多见于腺癌,尤其是肺泡癌。CT征象十五:空泡征CT征象十五:空泡征CT征象十五:空泡征CT征象十五:空泡征CT征象十五:空泡征CT征象十六:支气管截断征CT征象十六:支气管截断征CT征象十七:血管造影征血管造影征:增强扫描前可见病变以肺叶,肺段分布,呈楔形的实变,病变尖端指向肺门;外围与胸膜相连,密度均匀一致,边缘平直,也可以稍外凸或内凹,无支气管充气征;增强扫描后可见均匀一致低密度区内树枝状血管增强影。CT征象十八:假性空洞征假性空洞征是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重要征象。肺窗表现为均匀的薄壁或厚壁空洞影,直径约1-2cm不等,空洞内可见分隔,结节边缘仍可见空泡征、毛刺征CT征象十九:中心闲置征中心闲置征:是对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一个征象的描述,为实变病灶中央圆形正常或轻度气肿区。CT征象二十:分叶征分叶征:分叶征指肿瘤表面边缘凹凸不平分叶状轮廓,称为分叶征肿瘤分叶的其病理机制包括是由于肿瘤向各个方向生长的速度不均衡和受到周围肺组织的阻挡。CT图像上,分叶征尤其是深分叶征具有重要的肺癌提示意义。CT征象二十:分叶征可分为浅分叶、中分叶、深分叶。以弧弦距与弧距之比来衡量:弧弦距(b)/弧长(a)≥4/10为深分叶,≤2/10为浅分叶,=3/10为中分叶。深分叶多见于恶性肿瘤。CT征象二十:分叶征CT征象二十:分叶征CT征象二十:分叶征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毛刺征:毛刺征表现为自结节边缘向周围伸展的、放射状的、无分支的、直而有力的细短线条影,近结节端略粗;可密集呈毛刷状。特点:不与胸膜相连,应与胸膜凹陷相区别;以宽度2mm为界:2mm为细毛刺,为2mm粗毛刺以长度5mm为界:5mm为短毛刺,5mm为长毛刺。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毛刺征病理基础是肿瘤细胞向邻近支气管血管鞘及局部淋巴管浸润,或肿瘤促结缔组织生成反应的纤维带。毛刺征在高分辨率CT显示更清楚。良性结节炎性假瘤、结核瘤也可见毛刺,但多较长、柔软,常由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所形成。当肺内孤立性结节出现毛刺时应想到肺癌的可能。恶性肿瘤的毛刺多短细、僵直。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毛刺征的准确定义包括以下方面:不与胸膜相连,否则定义为胸膜凹陷征放射状但无分支,藕此与血管影鉴别边缘的条索或线状影,而不是表现为尖角或棘突征结节旁弯曲的线样结构为瘤旁脉管,不应算是毛刺。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CT征象二十一:毛刺征CT征象二十二:棘突征棘突征影像学上是指介于分叶与毛刺之间的一种粗大而顿的结构,在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如同小的三角形。传统的锯齿征应归属于棘突征。病理基础:肿瘤发育先端的浸润性生长,是在分叶的基础上向外现行浸润的肿瘤组织,三维重建能更好的显示这种“杵状”结构。CT征象二十二:棘突征棘突不同于毛刺棘突征:宽约6mm,长度数mm到1cm不等,平均6.6mm。以宽度2mm为界:2mm为细毛刺,为2mm粗毛刺以长度5mm为界:5mm为短毛刺,5mm为长毛刺。棘突征肺窗、纵膈窗均可见;毛刺征肺窗可见,纵膈窗消失棘突征:近端宽远端窄;毛刺征近端远端相差甚微。棘突征多见于恶性肿瘤CT征象二十二:棘突征CT征象二十二:棘突征CT征象二十二:棘突征CT征象二十二:棘突征CT征象二十二:棘突征CT征象二十二:棘突征CT征象二十三:支气管充气征(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充气征是指病灶内出现含有空气的支气管,CT表现为气体密度的小管状影,也可为直径约1mm的小圆形空气密度影,可见于连续数个层面,为病灶内扩张的支气管,多见于周围型肺癌。病理基础:癌细胞沿着支气管壁呈伏璧生长,肺的支架结构未被破坏,肿瘤内的支气管结构仍保存。多见于中高分化的腺癌,有此征象的肿瘤与无此征象的肿瘤相比,具有相对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CT征象二十三:支气管充气征(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充气征:与一般急性炎性病变不同,其特点是:①管壁不规则,凹凸不平②普遍性狭窄③支气管僵硬,扭曲④主要是较大的支气管,较小的支气管多不能显示,而呈现“枯树枝状
本文标题:常见胸部CT征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9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