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钙磷代谢和肾性骨病钙磷代谢紊乱及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它可发生在其早期,并贯穿在进行性肾功能丧失的过程中。钙代谢肾功能不全低血钙原因:血磷升高,使血钙相对性降低。缺乏维生素D活性产物,肠道钙吸收减少,由肾小管重吸收钙减少。食欲减退,饮食钙来源缺乏。磷代谢肾功能不全高血磷原因:肾单位减少引起肾排磷减少。高血磷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抑制肾小管磷重吸收,尿磷排泄增加。早期血磷酸盐和血钙浓度可正常,但以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为代价。晚期平衡被打破。维生素D活性产物钙三醇肾脏是活性维生素D合成的主要部位。肾衰早期当GFR低于50~60m1/min时合成即受到损害。高血磷抑制羟化酶活性而抑制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维生素D可增加肾小管、肠对钙的吸收。体内作用是促进类骨质和软骨钙化。甲状旁腺素慢性肾衰时甲状旁腺增生,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功能亢进,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PTH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影响钙、磷代谢——肾性骨病对心血管的损坏对骨髓、造血系统的损害——贫血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尿毒症周围神经炎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易于感染对皮肤、肌肉等等的影响肾性骨病“肾性骨病”指慢性肾衰中出现的骨病,也称为“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尿毒症骨病”,“尿毒症骨营养不良症”。发病机制骨形成和钙化需要正常钙、磷代谢和维生素D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过高则使骨代谢中破骨过程亢进。铝在骨骼中阻碍骨形成和钙化。临床表现常见的有骨痛、关节不适和皮肤瘙痒当有转移性钙化如钙沉积在关节周围可出现关节的炎症、疼痛及僵硬治疗措施积极控制高血磷:高血磷是引起及加重甲状腺功能抗进的重要原因纠正高血磷是VD治疗的前提高血磷是引起异位钙化的重要因素高血磷是CKD心血管并发症与死亡率上升的危险因子一般治疗控制磷的摄入:每日800—1000mg高磷食物:肉类、奶制品、果仁低磷的食物:水果、、蔬菜药物治疗——磷结合剂含钙制剂:碳酸钙、醋酸钙餐前或餐中服用开同+低蛋白饮食必须氨基酸促进血磷进入细胞,酮酸抑制蛋白分解,从而抑制细胞内的磷释放,降低血磷。新型磷结合剂——碳酸镧其他降磷措施增加透析的次数调整透析方式甲状旁腺切除手术指征:高钙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广泛性骨外钙化严重骨病软组织、皮肤等缺血性损害、溃疡和坏死总结做好宣教作好评估,加强随访,规范治疗
本文标题:钙磷代谢和肾性骨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4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