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016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
班级:姓名:学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点细化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3.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4.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5.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在2016年高考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注意:(1)以区域地理图表为载体,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理解。(2)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景观图、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聚焦考点突破核心】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变化与其组成要素密切相关,利用整体性原理可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发展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南方低山丘陵区,如图所示。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可能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3.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定义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随着海拔的变化,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差异而变化重要因素水分热量成因总结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变化为基础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导致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变化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大致沿等高线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从山麓到山顶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典型案例非洲沿2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从赤道向南北分别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大陆东西两岸从沿海向内陆分别是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珠穆朗玛峰、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简单图式空间规模和尺度尺度最大(全球性)的分异规律尺度次于纬度地带性尺度次于经度地带性1.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比记忆法2.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热带稀树草原带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所处的热量带判断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判断阴阳坡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4.雪线及其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热量或纬度)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三步,利用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分析其他地理要素。1.判断南北半球:同一山体南坡同类自然带分布海拔高于北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2.判断坡向:同一山体南坡同类自然带分布海拔高于北坡,则南坡为阳坡,反之,北坡为阳坡。3.判断山体所在的热量带:根据山麓自然带可判断该山所在地区的热量带。4.判断纬度的高低:不同山体,山体海拔相同,带谱数量越多,纬度越低;不同山体,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山体所在地纬度越高。5.判断山体海拔:纬度相同,带谱数量越多,山体海拔越高。【直击高考】(2015•安徽卷)右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1-2题。1.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A.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2014新课标I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3-5题。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3.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5.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2014新课标II卷)图3示意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6-7题6.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7.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本文标题:2016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5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