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传统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医康复学的基本概念•1、定义:(1)从中文字义来看,《尔雅》谓“康,安也”,“复,返也”,故康复的含义可理解为恢复健康或平安。•如:明·龚廷贤《万病回春·后序》就载有老人病残三十年,经治疗而“康复如初”,(最早出处);清·王孟英《王孟英医案》载狂证患者“患烦燥不眠”,经治则“渐次康复”。“康复”一词在历代医学文献中还称为平复、康健、康强、康宁、复旧等。•1、定义:(1)从中文字义来看,《尔雅》谓“康,安也”,“复,返也”,故康复的含义可理解为恢复健康或平安。•如:明·龚廷贤《万病回春·后序》就载有老人病残三十年,经治疗而“康复如初”,(最早出处);清·王孟英《王孟英医案》载狂证患者“患烦燥不眠”,经治则“渐次康复”。“康复”一词在历代医学文献中还称为平复、康健、康强、康宁、复旧等。中医康复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康复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医疗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它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运用调摄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饮食、针灸推拿、药物等各种方法,对病残、伤残、老年病、慢性病等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辩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其目标在于使患者机体生理、心理功能上的缺陷得以改善和恢复,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使病残患者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坚持统筹兼顾,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康复发展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国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40%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医师康复分会•中医康复是我国康复医疗体系不可戒缺的组成部分•康复的核心技术——OT、PT、ST、CMT•中医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的有效融合是提升临床康复疗效的重要途径•应用中医有效技术围绕功能障碍解决康复问题必备的康复设备缺乏且不成系统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念–形神一体观–阴阳五行说–脏腑经络论–辨证观•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形神共复首先康神•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扶正固本杂合以治康复方法精神康复饮食康复体育康复中药康复针灸康复气功、按摩康复环境康复传统物理疗法全国最好的癫痫医院中国癫痫病医院中国治疗癫痫病专科医院癫痫病医院哪家好治疗癫痫病的专科医院中国癫痫病医院排名全国最好的癫痫医院中国最好的癫痫病医院精神康复是指疾病过程中和疾病恢复期病残者的自我精神调摄,以及医生以某种言行控制其病态心理而达到心身康复的一类方法。•现代医学认为:情绪反应是属于神经系统的暂时性联系,它可以被新的暂时性联系所取代。•以情胜情根据体内存在着的由于某种情绪激动过甚而形成的不平衡,以新的神经系统的暂时性联系取代原先的暂时性联系。怒喜思悲恐•以喜胜悲•以悲胜怒•以怒胜思•以思胜恐•以恐胜喜•写字•绘画•养花•钓鱼•下棋•音乐食疗是通过进食由天然食物,或食物与中药相配合,经烹调加工而制成的食品(药膳),达到防病治病,调养心神,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辨证配膳保养脾胃谨和五味重视食禁橘皮饮组成:橘皮15,杏仁10,老丝瓜10。用法:上3味加水500毫升,共煮15分钟,去渣,代茶饮。功效:理气化痰用途:咳嗽痰多,咯痰不爽。亦用于癫痫。益脾饼组成:白术150,干姜60,内金60,枣肉250。用法:白术、鸡内金焙熟轧细,干姜轧细,共合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在炭火上炙干即成。功效:温中补脾,健胃助消化。用途:脾胃虚寒而致的食欲减退、久泻不止。•主要的体育康复方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气功•通经络、和气血•调补元气•协调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调心(意念)、调息(呼吸)、调身(姿势)中药内治和中药外治•补虚•补阳•滋阴•益气•补血•调理抗衰•方法:熏法、蒸法、洗法、贴法、敷法•泉水疗法•泉水浴•饮泉水法•日光疗法•森林疗法•香花疗法•空气疗法•深呼吸•空气浴•泥土疗法•热砂疗法•全身疗法•局部疗法香气疗法•香袋法•香枕法•香瓶法•香汁法•香豆法色彩疗法•暖色方•冷色方•喜色方•悲色方•化瘀色方•五脏补泻色彩方•冷疗•热疗•热浴法•热熨法•磁疗•静磁疗•动磁疗法•其他磁疗法针灸推拿•针灸推拿是传统中医康复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临床实用性。广泛应用于功能康复、痛证治疗和预防健身,及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针灸推拿与康复医学结合的方式•1.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康复配合治疗•2.康复为主,针灸推拿适时参与•3.针灸推拿与康复并重,针灸推拿康复结合针灸概念•针灸疗法是通过针刺或灸,作用于人体经络、脏腑系统,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康复目的的治疗方法。针灸的部位是经络和穴位,人体经络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穴位分为十四经穴、阿是穴、奇穴,人体共有361个穴位。针灸作用•1.疏通经络•《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通过针灸之法疏通经脉。•2.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选择穴位和应用不同的补泻手法来实现扶正和祛邪的目的。•3.调和阴阳•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灵枢.根结》篇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机体的阴阳失去了相对平衡引起的。针灸原则•1.治神守气•《素问.宝命全形论》片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治神守气贯穿针灸治疗的全过程,是对医者也是对病人的要求。在针刺前,医者和病人都要安神定志,在针刺过程中,医者和病人都要感受针下得气的感觉。治神守气对于经气的运行、加速气至、促进气行以及气治病所都起到重要作用。•2.清热温寒•寒与热是表示疾病性质的两条纲领,《灵枢.经脉》篇曰:“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清热温寒也成为治疗的根本大法之一。热性的疾病可采用浅刺快出或点刺出血,手法轻快,用泻法,少留针或不留针,清泻邪热。寒性疾病可采用深刺而久留针,温经散寒。•3.补虚泻实•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虚实的治疗原则,后人总结出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陷下则灸之,宛陈则除之,不胜不虚以经取之”的原则。实证要用补法,虚证要用泻法,中气不足、脉络空虚、脉象沉伏无力、阳气暴脱要用灸法,瘀阻疾病要用刺血法,无虚实可言的疾病可取病变经脉的穴位。针灸穴位选择•1.局部取穴•局部取穴就是围绕受病的局部取穴。这是根据穴位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病症而确定的取穴方法。多用于病变部位比较明确及一些器质性病变。•2.临近取穴•临近取穴是在距离病变部位比较接近的范围内取穴。多用于治疗胸腹腰背疼痛性疾病。•3.远端取穴•远端取穴是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部位选穴。这种选穴方法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多选择四肢肘膝以下的经穴治疗头面、五官、躯干、内脏病症。•4.辨证取穴•临床上有许多全身性病症,如失眠、发热等,无法确定病变的位置,这时就要对疾病进行辩证分析,确定属于某个脏腑或者某一条经脉,然后再按经取穴。•5.随症取穴•对于个别突出症状可选择治疗这种症状效果显著的穴位。这些穴位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有效穴。•针灸,顾名思义,分为针法和灸法,其中针法又分为体针法、头针法、耳针法、腕踝针法•1.毫针刺法•毫针刺法是针刺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体针法可根据穴位的解剖特点和疾病的治疗需要,采取不同的刺法。如透刺法是以针刺的角度不同,一针使两个或多个穴位出现得气的感觉。治疗面瘫时地仓透颊车就是透刺法的应用。此外还包括局部多针刺法、病位深浅刺法、运动针刺法等。无论采取何种刺法,针下得气是统一的要求。针刺时可根据病情的虚实施行补泻手法,常用的单式补泻手法包括:徐疾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复式补泻手法有烧山火、透天凉还有飞经走气四法等•2.耳针法•耳针法是刺激耳穴的治疗方法。耳穴是在耳郭表面与人体脏腑、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当人体发生疾病或将要发生时会在相应的耳郭部位出现压痛、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这些点,可以作为防病治病的刺激部位。耳针的方法主要包括毫针刺法、电针法、埋针法、压丸法、灸法、刺血法、水针法、磁疗法、按摩法等。适用于各种疼痛、炎症、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内分泌、传染病甚至可以用于手术麻醉等。•3.头皮针法•头皮针法是针刺头部的经络腧穴用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头皮针常以国际通用的头皮针标准治疗线为刺激部位,沿皮透刺。头皮针法通过头部穴位可划分为14条治疗线,每条线都有其归属的经脉和主治病症,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症状及归经来选择治疗线、头针的方法主要有快速进针法和快速推针法,将针与皮肤成15°~30°角或沿皮刺入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层。主要用于中枢系统疾病、精神病症、疼痛和感觉异常、皮层内脏功能失调所致的疾患灸法•艾柱灸是用艾绒制成圆锥状点燃放在施灸部位的方法。艾柱灸可分为直接灸、间接灸、直接灸又分为化脓灸法和非化脓灸法。化脓灸法是将黄豆大的艾柱放在穴位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的无菌性化脓现象的灸法。是用于全身各系统顽固性疾病且适用于灸法,如哮喘、肺结核、慢性胃肠病、关节疾病等。非化脓灸法是用麦粒大的艾柱放在穴位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适用于气血虚弱、虚寒病症。•间接灸法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药物而施灸的方法。主要有隔姜灸,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呕吐、腹痛、泄泻、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隔蒜灸,有消肿、拔毒、散结、止痛,适用于疮痈肿毒、肺痨、腹中积块等。隔盐灸,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适用于四肢厥冷、脱证、急性吐泻。隔附子灸,有温肾壮阳的作用,是用于各种阳虚症状。•艾条灸法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悬起灸是指艾条点燃后与皮肤间隔一定距离施灸。根据动作的不同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温和灸,适用于一切灸法适应症;雀啄灸,适用于昏厥急救、胎位不正、小儿疾患、乳汁不通等;回旋灸,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瘫痪。实按灸是将艾条点燃直接按在皮肤上一段时间施灸。适用于风寒湿痹、痿症及虚寒症。•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结合起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将艾绒缠到针柄上或将艾条插到针柄上点燃后施灸。•针刺痉挛肌的拮抗肌上分布穴位,结合运动疗法牵伸手法,能在降低痉挛方面起到协同作用。•单用针灸推拿虽也可促进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恢复,但若缺少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和正确指导,部分患者可产生代偿运动和不正确的运动模式,一旦形成,很难纠正。推拿作用机理•1.通利关节,舒筋活络•2.整骨复位,强筋壮骨•3.扶正祛邪,平衡阴阳作用机制•1.对神经和器官功能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2.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3.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4.止痛作用•5.正骨和复位功能•6.修复创伤组织•7.防止组织发生萎缩和关节僵硬•总而言之,针灸推拿与现代康复各有所长,又有互补之处。•因针灸推拿在促进功能恢复方面有独特作用,与康复结合无疑是未来较好的突破方向之一。发展中医康复•1、构筑中医康复理论体系•2、中医康复有效技术的研究•3、中医康复临床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4、中医康复设备研发•5、中医康复人才培养中医康复理论研究思路•1、以功能观为统领,围绕障碍的康复问题•2、梳理并构建康复相关中医名词术语框架•3、完善以功能观为核心的中医康复理论体系以认知为例明确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概念、范畴、名词术语梳理认知、神与督脉的关系总结认知功能障碍与经脉、脏腑相关性的规律以痿病为例•各种伤病所致
本文标题:中医康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0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