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人才培养
信息、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生活在信息社会专题1: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人才培养专题2:IT史记——IT业最具影响力的英雄信息技术应用的潜在可能性一、潜在可能性大容量的信息存储全真的信息传递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二、影响应用的因素客观环境因素–环境、硬件—软件教师因素:教师多重角色任务的挑战教师观念的转变的挑战学生因素:主动的学习者建构的学习者协作的学习者情境的学习者反思的学习者•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就是人们追求或推动一个系统中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信息化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即信息资源应是信息化的核心;第二,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的目的;第三,信息网络是大范围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因此信息网络是信息化的基础;第四,信息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受到人们在观念、理想、意志、技能以及团体的利益、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制约,因此,信息化应有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国家信息化的涵义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某个系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应有与之对应的基础、核心、目的和保障等方面的若干要素•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社会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要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多则10年或更长。而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已经成为中国继CHINANET后第二大互联网络、全球最大的宽带网络。CERNET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的高速连接,已经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天罗地网”。到2002年底,我国中小学拥有计算机584万台,即平均每35个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2002年底,中国中小学建有校园网26000多个,2003年则继续推进教育城域网建设,各地基本采用“肥中心,瘦学校”集中式架构为下属学校和单位提供服务,充分发挥教育信息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2003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总投资达到226.8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9%;预计2004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增长将在8%左右。•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进入以教学资源整合阶段。•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政府先后投资建设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新世纪网络课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等项目,众多省市也投资建设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网站。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校投资开发的教育资源库(网)也成为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最为活跃的部分,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华教远程教育网、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中国园丁网、校际通学科网络课程、腾图-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等。教师与学生则成为教育专题网站建设的重要力量,2002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网络主题探究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研讨会,评选出34个全国优秀教育特色网站、206个全国教育特色网站。“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主题网站展评活动”将于2004年8月在广东顺举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据2001年第四季度统计,12000多所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92%,有近1400万普通高中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有12000多所大中城市的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这类地区初中学校总数的70%,有1000多万初中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全国有44000所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小学总数的10%左右。《全日制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部分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与相关案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各地均开展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试验。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成为教学改革试验的新亮点。•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研究探索材料因特网上的关于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辅助研究工具基于网络的搜索引擎、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如几何画板等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网络平台是研究性学习的交流管理工具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特别是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交流、协作和项目(活动)管理工具。•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2003年4月至6月“非典”在我国大范围爆发期间,北京、河北、天津、安徽、山东等地以“空中课堂”、“虚拟课堂”等形式开展教学;“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也提前开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数百家中小学网校也集体从幕后走到前台,风行一时……我国政府及一些基金会和国际组织启动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项目,如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国-联合国发展计划署403远程教育项目和农村中学计算机网络信息站试点项目等。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政府还决定规划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方式把农村中小学校办成当地文化科技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和卫生知识普及中心,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未来5年,为实施这一工程,仅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即有100亿元人民币左右,将使所有的农村初中都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的农村小学都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所有的农村小学教学点都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2002年,教育部颁布《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标志着中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始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健康方向发展。2003年,教育行业的“电子政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已经部署城域网的地方,几乎都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首要部署的应用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平台建设中比较迅速和完善的是办公自动化和教务管理系统,分别达60%和58.8%,而有38.8%的学校已建设了科研管理系统,23.8%的学校已建设人事管理系统,建设财务管理系统的学校达到22.5%,建设了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的学校达20%。•2003年7月,计世资讯调查•中小学教师培训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要着重处理好培训的对象、目标、内容和形式等四个要素,对象可分为管理干部、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课教师、电教和网管人员等。中国教育部已开展了“全国信息技术及应用远程培训教育工程”和“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师范教育司在“园丁工程”中对10万名教师也开始了包括教育技术内容在内的培训,很多中小学都十分重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一些高校与企业也参与了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久前,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成立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就是在继承以前教师教育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目前,正在研究的“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e-Learning与信息化人才培养人才的培养/培训对其他的各个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据经济学家估计,当今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60%-80%,其中教育和培训的贡献率20%左右。要培养适合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各种人才,才能够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普通型(大众应用型)信息化人才,专业型信息化人才,首席信息官CIO。•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人才培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在教育部“2003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上的演讲•普通型(大众应用型)信息化人才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文化教育观念更新必须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人才招聘市场一瞥•信息素养——评价人才素质的一项综合指标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检索、信息选择;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和信息评价;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和信息的控制与传输;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变成知识。•专业型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短缺,特别是具有信息化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缺乏:软件人才,微电子(硬件)人才,网络人才,专业应用人才,教师……我国当前有八类网络人才“奇缺”:网络经销人才,网络法学人才,网上导读人才,网络分析人才,战略分析人才,软件设计人才,游戏设计人才,网络安全人才……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和认证:思科认证,微软认证,Novell认证,Java认证、CIW(CertifiedInternetWebmaster),Lotus认证,Notes应用开发工程师(CLPAD),OCP(OracleCertifiedProfessional),Macromedia高级网页设计师,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AdobeChinaCertifiedDesigner简称ACCD)……•对教师新的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新的人才观:广阔的胸情,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教师角色的转变:“家长”==设计者、帮助者、品质的示范者大教育观念:学生接受信息已远远不限于课堂,家庭、社会有许许多多信息源,必然会影响到课堂学习要有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技能pre-servicein-servicepre-servicein-service•教师要有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师范教育重心后移•首席信息官CIO互联网经济时代给CIO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CIO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清楚自身职责,具有IT行业的真才实学善于学习,勤于实践,不断进行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
本文标题: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人才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