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14.蜜蜂(最新完美版)
一生勤劳忙,专去百花乡。回来献一物,香甜胜过糖。小蜜蜂,爱做工,飞到西,飞到东,采花蜜,钻花缝,没休息,很用功,备办粮食好过冬。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罗隐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生活贫困,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初中教数学。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垒筑蜂和蜂窝。从此,“虫心”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的记录下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此书真实地反应了法布尔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的观察与实验,记录了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它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昆虫记》共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昆虫记》不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精神。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昆虫记》第一册于1879年问世。1910年,当《昆虫记》第十册问世时,法布尔已经86岁了。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法布尔通过试验证明“蜜蜂有辨认反方向的能力”的事情。听泛读回答:法布尔为什么做这个实验?为了证明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为了证实蜜蜂(),做了个试验,得出了()的结论。想一想,填一填:主要内容生字词学习论(lùn)试(shì)验(yàn)证(zhèng)概(gài)减(jiǎn)阻(zǔ)测(cè)括(kuò)确(què)误(wù)途(tú)超(chāo)陌(mò)论试证误减测括确阻概验袋途超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沿途陌生超常本能记忆力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辨认试验证实几乎大概阻力遥远推测包括迷失准确无误逆风而飞沿途陌生确实超常解释本能窝袋生字词闷{mēnmèn闷热闷闷不乐几{jījǐ几乎几个尽{尽管尽力jǐnjìn证误试论辨辩辫分辨争辩辫子1.你成天闷()在家里也不嫌闷()得慌?2.茶几()上放着几()个苹果。3.尽()管这次比赛我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我已经尽()力了,所以我不后悔。“实验”和“试验”一样吗?实验,区别于试验,试验,是实验的一种。它们都有过程,方法和结论。1.无论wúlùn:不论,不管2.试验shìyàn:为弄明白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3.纸袋zhǐdài:用纸做的袋子4.证实zhèngshí:证明的确是事实,是真的5.大概dàgài:大约,大致,差不多6.减少jiǎnshǎo:去掉一部分7.阻力zǔlì:阻碍事物发展或前进的外力8.推测tuīcè:根据已经知道的推理猜测不知道的9.包括bāokuò:包含,含有,总括10.检查jiǎnchá:查看,查考11.准确无误zhǔnquèwúwù:非常精准、正确,没有一点错误12.沿途yántú:沿路,一路上,在到终点的路上13.确确实实quèquèshíshí:确切,真实,的确14.超常chāocháng:超过一般的,高于平常的课文讲解快速阅读找出:1、哪些地方写试验过程?2、哪些地方写试验结果?3、哪些地方写试验结论?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无论……总是……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那里,它总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听说“听说”一词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听说的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为作者做实验的原因,也体现了作者不轻信的求实的科学态度。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听说求实的科学态度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的?仔细默读第二段,试验都有哪些环节?一天,我(先)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再)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他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还)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试验的过程可以分哪几步呢?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等蜜蜂得出结论第一步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做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第二步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第三步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第四步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路,打开纸袋,把他们都放出来。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试验的科学性在蜜蜂背上做记号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让女儿在蜂窝旁等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把蜜蜂装入纸袋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走了两里多路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个怎样的人?认真严谨与其它蜜蜂区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确保蜜蜂看到的景物都是陌生的离家足够远更能说明问题从试验的过程,我们感受到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研究品质。你从试验过程感受到什么?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体现作者观察得很仔细;体现了科普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看到遥远的家呢?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怎么能你们距离我那么远,怎么能听到我说的话呢?你们距离我那么远,不能听到我说的话。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学习第三、四自然段:a.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蜜蜂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蜜蜂是在“没等我跨进家门”的时候就已经回来了。这说明了什么?我放飞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1.法布尔有了怎样的推测呢?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测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法布尔这样推测的原因:远闷在袋子里起风1.说说这两段告诉我们回来了几只蜜蜂?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2.假如你当时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最后其它的蜜蜂的下落是怎么样的呢?请读第五自然段。天快黑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见到其他蜜蜂回来。第二天检查蜂窝时,我又发现了15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20只蜜蜂中有17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尽管逆风而飞陌生确确实实都但•尽管……但……•反义词:•陌生----熟悉•近义词:•确确实实—的的确确从这一段中知道,又飞回来几只蜜蜂,大概用了多少时间?从这段,可以看出“我”对这些蜜蜂的态度怎么样?实验结果是什么?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验证内容: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验证过程:①选2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把它们放进纸袋中.②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验证结果: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实验报告:最后,法布尔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不是一种超强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本能: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实验结论是什么?在设个结论当中,可以肯定的是无法解释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能辨认方向的本能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不是而是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不是而是说话练习不是……而是……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反义词:超常—普通一般思考: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1、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的习惯。2、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蜜蜂识途靠的是两种本领:一是“偏光导航”,二是“香气走廊”。偏光就是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蜜蜂利用这一点偏光,就能感知太阳,准确地飞回巢去。蜜蜂腹部有一种嗅腺,蜜蜂飞行时腹部收缩,嗅腺分泌出来的香气便留在飞过的地方。后面的蜜蜂沿着得气去采蜜。好么多蜜蜂来来往往,就在蜜源和蜜房之间形成一条“香气走廊”。沿着这条“香气走廊”,蜜蜂采运花粉归家,就不会迷路。蜜蜂是一种群居性的昆虫,它们群居在蜂巢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蜂王、雄蜂、工蜂,每个蜂群中都有一只蜂王,数百只雄蜂和数以万计工蜂。在蜂群中蜂王、雄蜂、工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雄蜂负责交配,蜂王负责产卵,工蜂则负责抚育小蜜蜂、筑巢、采集食物、保卫蜂巢安全等等。工蜂是通过代表不同含义的舞蹈来传递信息。蜜蜂飞的时候,我们听到“嗡嗡嗡”的声音不是蜜蜂在叫,而是蜜蜂的翅膀扇动空气的声音。他的翅膀一眨眼的功夫能扇动二百多次,所以就发出“嗡嗡嗡”的声音。蜜蜂刺了人后,针拔不出来,就留在人的皮肤里,结果它的一部分内脏也一起留下来了,这样蜜蜂就会很快死掉了。蜜蜂对人类和自然界都是很大的贡献。蜂蜜、蜂王浆、花粉等是天然营养食品,对调节人体机能有一定的作用;蜜蜂对自然界的贡献是为植物传播花粉。蜜蜂的蜂巢是由无数正六边形的小巢紧密排列组成的,每个小巢的大小,形状及壁厚度几乎完全一样工蜂的寿命在一个月左右,它们的一后是勤劳的一生:出生三天后,开始负责打扫蜂,从第七天开始,就要抚养刚孵化的蜜蜂,到了三周,就要飞出去采集食物了。蜜蜂的辛勤劳动是从春天开始的。它们不仅具有不辞辛劳的素质,更具有身手不凡的管理才能。从大自然中采集的花蜜含水量高达40%~60%,蜜蜂总能设法将水分降至20%以下,气温高时这似乎并不难,天冷的时候,它们就得在蜂巢里集体行动,用身体为蜂巢加温。一群蜂在一个工作季节里能酿蜜150~250千克,这就表明有180~350升水要在其“加工”过程中被蒸发掉。酿制好的蜂蜜会被送到特殊的仓库(蜂房)用蜡封存,以备来日之需。食物防腐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高温蒸煮和容器密封,蜜蜂的高招则是给蜂蜜本身赋予了一种能分解微生物的物质,使其防腐功能更为有效。蜂蜜作为辛勤劳动的结晶来之不易。为了保卫这一劳动果实,蜜蜂从不懈怠,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发出报警信息,群起而攻之。多少蜜蜂采集一天才能酿1千克蜜?人们常说“勤劳的蜜蜂”,这一点也不夸张。在晴朗的天气里,蜜蜂总是在野外忙碌着。一只蜜蜂大约要采集1000朵花,才能装满自己的嗉囊,嗉囊装满后回家卸空,蜜蜂又去采集新的花粉。这样,它每天都要飞出去约10次。要酿造1千克的蜂蜜,大约需要6万只蜜蜂整整采集一天。蜜蜂的刺针一生只能用一次。蜜蜂用刺针蜇人是为了保护蜂群的利益,却不会给单个的蜜蜂带来任何好处。蜇人之后,刺针留在受害者的身体里,蜜蜂由于失去刺针,身体的内部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不久就会死去。可以说,蜜蜂是为了它的集体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蜜蜂当然不会思考,但本能告诉它,遇到危险就使用刺针。如果让蜜蜂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毫无疑问,它肯定只愿意酿蜜而不想打仗。对于单个的蜜蜂来说,蜇人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对整个蜂群而言,却得到了最大的好处:别的动物由此认识到,蜂蜜虽然好吃,但最好还是离蜜蜂远一点。人类也能懂得蜜蜂的语言吗?生物学家卡尔·冯·弗里施对蜜蜂的语言进行了研究。他要求自己的助手把一个蜂蜜盘放在附近的某个地方,自己则守在蜂窝的旁边。很快,有一只蜜蜂发现了蜂蜜盘,飞回蜂窝,开始用它的舞蹈语言向同伴描述自己的发现。科学家认真仔细地观察着,并做了大量的记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科学家终于懂得了蜜蜂各种舞蹈形式的意义,将蜜蜂的舞蹈语言解码了。研究证明,蜜蜂的舞蹈语言
本文标题:14.蜜蜂(最新完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4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