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赵文凤前言我院急诊科在开展院前急救和内外科急诊的同时,还承担了门诊输液工作。护理工作一方面具有急诊的紧急性和护理操作的繁杂性,工作预见性差,另一方面又具有门诊的治疗时间集中,环节多,工作量大等特点,历来是医疗护理风险高发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降低风险隐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成为护理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我科2010年1月以来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情况介绍如下。一.风险因素分析急危重症抢救中的护理风险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护理风险门诊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风险急危重症抢救中的护理风险急危重症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家属心情迫切,情绪激动易失控。抢救过程中对护理技术要求高,工作节奏紧张也影响与病人家属沟通,稍有差错,就可能引起较大纠纷。夜间值班人员少,一个危重病人抢救,床旁至少需要一名护士,导致护理人力紧张。如遇群体突发事件,短时间内更多医护人员难以及时到位,引起医疗服务质量下降。急诊科是窗口单位,病人就诊流程中往往涉及到多个辅助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门,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容易将矛盾激化,不满情绪发泄到急诊科。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出诊医师非全科医生,知识不够全面,急救技能及应变能力不足。若遇出诊护士也缺乏经验,在出诊及转运途中突发病情变化,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易造成不良后果。如果转运前又未履行告知义务,向家属说明有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风险,导致家属不能理解而引起医疗纠纷。接诊途中护士责任心不强,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不到位,轻则穿刺部位液体外渗,吸氧管脱落,重则病人呼吸心跳停止也未及时发现,使病人失去抢救机会。急救车内设备不完善,或因车辆颠簸造成仪器药品损坏耽误抢救。转运途中固定不牢,导致病人坠伤。路面颠簸,输液瓶或仪器松脱砸伤病人引起纠纷。门诊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风险护理方面门诊患者输液时间集中,又来自不同专科,病情各异,用药种类繁多,环境嘈杂拥挤,加上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使护理差错的发生几率增多。当病人多工作忙时,有的护士只求速度,简化操作规程,不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及“三查八对”制度。当医嘱不详,药物剂量不符时,不进行核实,机械执行医嘱,配药时不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反复穿刺增加药液中的微粒。业务技能不熟练,不能一针见血,反复穿刺,造成局部肿胀、静脉炎。巡视不及时,未能及时发现液体输完或外渗,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未及时制止,甚至出现输液反应也未及时发现,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应对措施。医生及药房方面有些医生写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对药物规格、剂量及适应症了解不够,不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须皮试后使用的药物不先做皮试,有青霉素过敏史的病人仍用青霉素,静脉使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的药物时,不控制速度及不下心电监护的医嘱等等,药房对医生的处方未尽到监管的责任,进一步增加了输液的风险。门诊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风险患者方面门诊患者年龄跨度大,治疗时间短暂,难以与医护人员建立感情及信任,对护理操作技术的要求都很高。新进护士和实习护士生涩的操作技术与患者的高期望值形成反差,易引发纠纷。部分患者医学知识缺乏,擅自调节药物滴速,或不遵守输液规定,擅自离开观察区,陡增医疗风险。药物方面药品种类繁多,药名复杂,同一药品生产厂家不同,商品名、剂量、规格不同,容易因药品混乱引起差错。药物累加,中成药纯度不够,同样疾病同样剂量的药物因病人个体差异和对药物反应不同,是否出现输液不良反应甚至过敏反应,治疗前也无法预测。二.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与方法强化风险意识,健全风险管理制度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培训加强督导检查强化风险意识,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改变护士按医嘱被动工作,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缺乏的传统习惯。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法规,分析急诊科以往的护理问题和教训,识别并确定了目前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了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并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规避风险。在护士站电脑上建立护理风险、缺陷、差错无记名上报及交流平台,鼓励上报和交流,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的能力。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措施落实急诊科工作制度,保证抢救器材、药品完好率达100%。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及各班工作程序,掌握工作重点,如突出分诊护士首要工作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及时准确分诊。严格执行急诊护理操作的告知制度。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护士演练常见急症的护理常规操作,并予以考核和奖罚。定期请医生介绍急诊医学方面的新动态进展。制定突发事件、群体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制定职业防护制度,切实保护医护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弹性排班,根据病人多少合理安排工作,避免护理人力不足的问题。如遇群体突发事件,立即上报院总值班,调动全院力量进行抢救。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制定院前急救预案,完善转运流程。完善急危重病人转运交接记录。不定期抽查急救车设备、药品的配备情况,组织院前急救人员模拟演练。坚持预防为主,重视事前控制。在转运前,认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在途中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合理配置医护人员,有助于降低途中突发死亡事件的发生。转运前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让病人和家属明白要接受医疗服务,就要接受可能受到的损害风险。使家属有思想准备,以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医疗护理纠纷。门诊输液过程中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由医务部、护理部牵头,门诊部、急诊科主任及护士长、药房主任、后勤保障部等部门共同组成管理组织,定期举行会议,将收集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原因分析,各部门沟通协调,提出解决方法,具体分工落实到各具体部门。如医务部抽查门诊处方合格率,药剂人员把好处方查对关,做好药物的发放工作,后保部门合理布置输液室,使环境整洁舒适,提供开水和纸杯等以方便病人,建立特需病房以满足部分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合理的静脉输液流程。加强输液患者的巡视及健康教育。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抗风险能力随着医疗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加之危重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护理风险不能完全免除,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制定了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专人负责落实,定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定期对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的配合与护理、电除颤术、监护技术、洗胃术等急救技术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大大降低了技术性护理风险的发生。加强护理文件书写能力的培训,以严肃的态度客观、真实书写护理记录,做到医护记录一致,遇特殊情况必须有病人或家属的签字。加强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的培训,如理论学习、情景模拟训练等,排班时注意新老、强弱搭配。加强督导检查我们选择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基础条件好的护士与护士长组成质控和风险管理小组,每月按规定进行严格的督促检查,利用晨交班、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机会对护理缺陷、差错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找出原因,加以改进。特别是节假日、夜间这些薄弱的时间段,充分发挥管理小组的骨干作用,严把质量关。效果评价2010年,我科共诊治急诊患者35244人次,急危重症抢救526人次,院前急救1089人次,门诊输液75867人次,由于实施了风险管理,加强了护理人员法制教育,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并结合实际制定了一整套防范预案和工作流程,注重急诊、院前急救及门诊输液各个环节中的质量管理,全年未发生一起护理纠纷及事故,病人投诉也大幅下降,满意度明显上升。我们体会到,作为护理管理者,首先要具备风险管理理念,即把护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变消极处理为积极预防,提高护理人员抗风险的意识。既要注重全程护理安全质量控制,也要注重细节管理。充分调动护理骨干积极性,注重护士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提高护士对风险事件的处理能力。
本文标题: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5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