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毛细支气管炎小贝概念毛细支气管是婴幼儿时期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变主要累及毛细支气管,临床以骤发喘憋和阻塞性肺气肿为特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季节:我国北方多发生于冬季和初春,广东、广西则以春夏或夏秋为多好发年龄:主要是2岁以内婴儿,发病高峰年龄为2-6个月,80%以上在1岁以内。发病率男女相似,但男婴重症较多病原体:最常见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病原感染如腺病毒(3、7、11型)、副流感病毒(以3型较为常见)鼻病毒、呼肠孤病毒等,少数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病理:病变损害主要累及毛细支气管,引起管壁水肿、增厚,管壁及管周淋巴细胞侵润,纤毛柱状细胞和上皮细胞坏死,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分泌物排出困难,与坏死脱落的细胞及炎症细胞形成痰栓,导致毛细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因通气障碍、肺泡弥散功能障碍及肺内分流,导致不同程度的缺氧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二、实验室检查三、X射线表现(一)临床表现:症状:多数患儿常在上呼吸道感染2~3日后出现剧咳,可有或无发热,发作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喘憋,伴有呼气性哮鸣。有明显鼻煽及三凹征。严重病例常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紫绀。(一)临床表现:体证:肺部扣诊呈过清音,肺部听诊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喘憋时常听不到湿罗音,趋于缓解时则可有弥漫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喘憋严重时呼吸因明显降低或消失。呼吸频率约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以上。(一)临床表现:体证:脉快而细,常达160-200次/分。发作时每有肋间增宽、肋骨横位,横膈及肝、脾因肺气肿推向下方。由于过度通气引起的不显性失水量增加和液体摄入量不足,部分患儿可发生比较严重的脱水。(二)实验室检查周围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多属正常。病毒分离可阳性。病情较重的小婴儿(约占1/10)血气分析可有代谢性酸中毒。(三)X射线表现胸部X射线检查可见双肺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支气管周围炎或肺纹理增粗,部分患儿可有散在的点状或条索状实质性阴影。诊断要点:毛细支气管是一种病毒性肺炎,主要由RSV、腺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2岁以内起病,多发生在6个月以内。急性发病,突然发作性喘憋为本病的特点。发病前先有感冒,发作时烦躁不安,呼吸、心率增快,有鼻翼煽动、三凹征,发绀明显。可有高热,但多在38℃以下或不发热。双肺听诊有广泛哮喘音,不喘时可听到中细湿罗音或捻发音。此外X射线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和支气管周围炎征象。病毒病原学检查获得阳性结果,诊断更为确切。并发症急性呼吸衰竭脑水肿心力衰竭甚至呼吸暂停、窒息而导致死亡鉴别诊断婴幼儿哮喘粟粒型肺结核其它疾病:百日咳、支气管异物吸入等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积极控制病毒感染和继发感染以及合并症。(一)一般治疗:1、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55%左右,这样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2、抬高严重喘憋患儿的头部及胸部,以减轻呼吸困难。3、烦躁可加重缺氧,此时应尽量避免过多的诊疗操作,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氯丙嗪、异丙嗪:0.5~1mg/kg·次,4-6小时1次,肌注或静脉注射。水合氯醛:30~40mg/kg·次,每6~8h1次,最大量0.5g,每日3次(一)一般治疗:4、注意维持患儿足够的热量以及各种营养素的补充。5、多次口服补液以补充因快速呼吸而丢失的水分,不足时可用静脉滴注液体、用1/5张液体为妥,但液体过多会加重气道阻塞。(一)一般治疗:(二)氧疗在本病的治疗中至关重要。所有的患儿都有低氧血症,要求氧疗后患儿PaO2维持在9.30~12.0kPa(70~90mmHg),以改善通气/血流灌注比的异常。一般使用30%~40%浓度的氧即可纠正低氧血症。一般要求湿化,氧流量:婴幼儿:2~4L/minFiO2:=(21十氧流量L×4)%(三)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或超声雾化可使呼吸道吸入水分,稀释痰液;超声雾化每次吸入10min即可,过久可引起水中毒。定时翻身排背,雾化吸入后随即吸痰,每日3~4次,对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四)解痉平喘氯丙嗪、异丙嗪:喘憋发作时可用氯丙嗪与异丙嗪每次各1mg/kg肌注,既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又有镇静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5~10mg/kg/日甲强龙:1~2mg/kg(四)解痉平喘异丙肾上腺素:将其0.5mg加入10%GS100ml中(每毫升含异丙肾上腺素5u)静脉滴注,最初每分钟0.1ug/ml为宜,若疗效不满意,可每15-30分钟倍增剂量,最大速度不宜超过6ug/ml。症状好转后可维持12-24h,一般不超过2d。应监测心率、血压等。(四)解痉平喘肾上腺素:0.01ml/kg·次,每4h一次,皮下注射。雾化:<1岁者予0.5mg/次,1—2岁者予1mg/次,加生理盐水2—3mL,6—8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人,2次/d,用药4—6d。10%硫酸镁:0.1ml/kg,静滴(五)病原学治疗病毒唑或利巴韦林:对RSV有抑制作用,可用10mg/kg·d静脉滴注,或10~15mg/kg·d雾化吸入,每日2次,5~7天为一疗程。干扰素:每次20万~100万U,qd,连续肌注6次,对缩短病程有明显效果。双黄连:对RSV有抑制作用RSV的作用,60mg/kg,配制成1.2%浓度的溶液,每日1次,连用1周(五)病原学治疗如合并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六)免疫治疗免疫球蛋白:每次300~500mg/kg,每日1次,3~5日为1疗程。预后病程一般在5~15日,平均为10天,治疗恰当可缩短。在咳喘发生后2-3日以内病情常较为严重,经过正确治疗后,并在数日内见愈。病死率约1%。预后与患儿年龄、是否有基础疾病有关。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多有超敏反应参与,患儿随可治愈,但以后可逐渐成年长儿及成人的支气管哮喘。
本文标题:51毛细支气管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7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