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概述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变成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元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最后至大脑皮质,产生感觉。另一方面,大脑皮质将这些感觉信息整合后发出指令,沿传出纤维,经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到达躯体和内脏效应器,引发运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集聚灰质皮质神经核神经纤维集聚白质髓质纤维束神经元胞体集聚——神经节神经纤维集聚———神经周围部感觉sensory浅感觉:痛、温觉、压觉和触觉本体感觉(深感觉):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视觉听觉平衡觉特殊:嗅觉和味觉内脏感觉一般:心、血管、腺体和内脏感觉粗触觉精细触觉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感觉(深感觉)传导通路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浅感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平衡觉传导通路内脏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因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感觉传导通路(一)本体感觉传导路—位置觉、运动觉、震颤觉、皮肤精细触觉•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传向大脑)肌、腱关节、皮肤周围突脊神经脊神经节中枢突薄束(T5以下)楔束(T4以上)薄束核楔束核(脊髓灰质)对侧内侧丘系脑干各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①③②皮肤骨骼肌脊神经节脊神经脊神经后根-10-中央管前角(前柱)后角(后柱)侧角(侧柱)中间中央灰质前索外侧索后索脊髓的内部结构白质灰质纵行三根柱横断似蝶舞前动后感觉中间要自主-11-板层Ⅰ——边缘层(海绵带)板层Ⅱ——胶状质(一)灰质Rexed板层(从后向前)板层Ⅴ板层Ⅵ接受本体感觉传入纤维调节运动内有后角固有核板层Ⅲ板层Ⅳ板层Ⅶ中间内侧核——与内脏感觉有关中间外侧核——与内脏运动有关胸核(背核clarke柱)—非意识性本体感觉骶副交感核—在S2-4节段相当于板层Ⅶ,内脏运动板层Ⅷ—中间神经元,影响γ与α运动神经元I—VI层组成脊髓后角,VII占据灰质中间带,VIII位于前角,IX位于前角的最腹端,X是围绕中央管的一个区域。-12-板层Ⅸ—前角运动神经元前角内侧核:躯干肌前角外侧核:四肢肌α-运动神经元:支配跨关节的梭外肌纤维→关节运动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Renshaw细胞:接受α-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并发分支与其形成负反馈环路板层Ⅹ—中央灰质:接受某些后根纤维α-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经元肌梭-13-(二)白质1.上行纤维束(1)薄束T5以下楔束T4以上—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位于后索)薄束楔束在脊髓白质内,上、下纵行的纤维束各占一特定的区域,分为脑与脊髓之间长距离的上行(感觉性)、下行(运动性)传导束和脊髓内短足巨离联络性的固有束。-14-1)脊髓小脑后束2)脊髓小脑前束—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3)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压觉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2)脊髓小脑束-15-2下行纤维束(1)皮质脊髓束:躯体运动1)皮质脊髓侧束2)皮质脊髓前束3)Barne前外侧束(2)椎体外传导束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网状脊髓束:躯干四肢近端肌的运动控制顶盖脊髓束: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内侧纵束:调节眼球运动与头部姿势(3)内脏传导束脊髓横断面脊髓白质三个索下行运动上感觉薄楔在后深感觉外侧前索是混合皮质脊髓管运动脊髓丘脑浅感觉脊神经节薄束薄束核内弓状纤维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楔束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深部感觉传导路损伤:1、病人闭目难立征,2、精细触觉消失。胸髓第4节以上后索病变内侧部:可侵犯薄束,下半身深部感觉障碍外侧部:可侵犯楔束,上半身深部感觉障碍思考:右手示指触摸盲文时,精细触觉如何传入大脑皮质?请说出具体路线。•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由两级神经元组成)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骨膜周围突经脊神经脊神经节中枢突经后根胸核腰骶膨大节段第V-VII层外侧部同侧脊髓小脑后束经小脑下脚旧小脑皮质部分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小脑前束经小脑上脚①②本体感觉脊髓胸核脊髓小脑后束延髓小脑下脚旧小脑皮质本体感觉腰骶膨大节段第V-VII层外侧部脊髓小脑前束延髓小脑上脚旧小脑皮质感受器躯干、四肢的皮肤周围突经脊神经脊神经节中枢突后角固有核上升1—2个节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在脑干内组成脊髓丘系(二)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1、躯干、四肢①②③交叉脊神经节上升2节段脊髓丘脑侧束后角固有核脊髓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脊髓丘脑前束躯干四肢的皮肤脊神经思考:针刺右手示指,痛觉如何传入大脑皮质?请说出具体路线。浅感觉,传三级终于后回起于皮首为节内假单极次在脊髓后角里三级藏在腹后核纤维投向感觉区脊髓丘脑侧束的纤维排列由外向内:骶、腰、胸、颈。硬脊膜内肿瘤髓内肿瘤:下行性麻痹---首先身体对侧上半部痛温觉障碍,继续进展,痛温觉障碍由上而下进行髓外肿瘤:上行性麻痹---痛温觉障碍发展顺序刚好相反感觉器头面部的皮肤、粘膜周围突经三叉神经各分支三叉神经节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感觉根进入脑桥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触压觉纤维至痛温度觉纤维组成三叉神经脊束在延髓和脑桥内交叉组成三叉丘系上升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2、头面部痛温触压觉传导通路①②③交叉头面部皮肤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根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躯干四肢浅、深感觉传导路对比总结四肢深感觉四肢浅感觉头面浅感觉走行部位脊髓脑干内囊脊髓脑干内囊脑干内囊交叉方式完全交叉交叉部位延髓脊髓脑干(三)视觉传导通路视细胞层:光感受细胞双极细胞层:为视细胞与神经节细胞之间的联络神经细胞神经节细胞层:由多极的节细胞组成,其树突主要与双极细胞联系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间脑后丘脑)视辐射内囊后肢距状沟两侧(大脑)①②③•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视锥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距状沟周围的枕叶皮质内囊后肢视辐射外侧膝状体视束视交叉视杆细胞视野视野是指眼球固定向前平视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物象:交叉投射颞侧(外)半视野:鼻侧半视网膜鼻侧(内)半视野:颞侧半视网膜414243视觉传导通路损伤视野缺损表现损伤症状视神经患侧视野全盲视交叉中央部损伤双眼颞侧半视野偏盲,一侧视交叉外侧部不交叉纤维损伤,患侧鼻侧半视野偏盲视束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内囊瞳孔对光反射途径:两侧动眼神经副核睫状神经节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动眼神经→→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存在(+)丧失(—)丧失(—)动眼神经损伤丧失(—)存在(+)存在(+)丧失(—)视神经损伤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健康侧眼患侧眼不同部位损伤瞳孔对光反射表现(四)听觉传导通路内耳的螺旋器蜗神经蜗神经核经双侧外侧丘系两侧下丘下丘臂听辐射大脑皮质颞横回的听区蜗神经节两侧内侧膝状体(后丘脑)周围突中枢突①②③④内囊后肢一侧听觉传导路损伤,会不会导致全聋?(五)平衡觉传导通路内耳半规管的壶腹嵴和椭圆囊斑、球囊斑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双侧内侧纵束动眼、滑车、展神经核前庭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①②副神经脊髓核、上端颈髓前角细胞前庭脊髓束兴奋躯干四肢伸肌小脑下脚小脑脊髓前角参与平衡调节脑干网状结构、迷走神经背核、疑核大脑皮质?运动(下行)传导通路躯体运动传导通路锥体系: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锥体外系: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内脏运动传导通路(见内脏神经系统)运动传导通路上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大脑皮质内,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脑干内躯体运动核和脊髓灰质前角的神经元或神经元链.下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脑干内躯体运动神经元和脊髓灰质前角神经元---骨胳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锥体细胞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锥体束脑神经运动核(一)锥体系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有抑制作用下运动神经元对肌肉有营养作用骨胳肌躯干肌、四肢肌1、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内囊后肢大脑脚底、脑桥基底部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神经①②延髓锥体70%-90%交叉到对侧锥体交叉皮质脊髓束2、皮质核束锥体细胞(中央前回下部)皮质核束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上部疑核副神经脊髓核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眼外肌咀嚼肌面上部表情肌(额肌、眼轮匝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对侧面下部表情肌(眼裂以下)对侧舌肌内囊膝①②脑神经临床表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肌张力增高降低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不明显明显病理反射有(—)瘫痪类型痉挛性(硬瘫)弛缓性(软瘫)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主要表现(二)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其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红核、黑质、前庭神经核、小脑等。锥体外系的纤维最后经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中继,下行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人类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发生于神经系统中锥体外系的疾病。主要表现肌张力障碍(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和运动障碍(包括震颤、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脑干内构灰质白质网状结构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脊髓丘系内侧丘系外侧丘系三叉丘系锥体束脑干的内部结构一、重点(一)躯干、四肢本体感觉,痛、温觉传导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及纤维束的位置、交叉水平、皮质投射区(二)视觉传导通路与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组成,各部损伤后的不同表现(三)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锥体系的组成;皮质核束与皮质脊髓束支配的特点。核上瘫与核下瘫损伤部位的差异与表现的不同二、难点视觉传导通路与瞳孔对光反射通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不同表现
本文标题:神经传导通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7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