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颅内大动脉瘤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患者连某,女,年龄65岁,以“头晕半月”为主诉入院既往“冠心病”7年,“高血压”病史1月查体无异常术前CT诊断?•鞍区占位:动脉瘤?肿瘤?下一步检查?术前MRI术前MRA术前DSA12.56*16.75mm11.03*7.36mm治疗方案?•手术&保守•开颅&介入•单侧&双侧•同期&分期方案:分期介入依据•双侧动脉瘤体积均较大,破裂出血风险高•与家属沟通选择介入治疗•患者为镜像动脉瘤,同期处理风险高,且患者为非破裂动脉瘤,可不必急诊处理右侧ICA动脉瘤栓塞过程LVIS5.5mm*20mm支架一枚14mm*51cm弹簧圈成篮14mm*34cm、12mm*21cm、10mm*26cm、9mm*30cm、8mm*30cm、8mm*30cm、8mm*20cm、8mm*20mm、8mm*20mm、6mm*15cm、5mm*20cm、5mm*20cm共12枚弹簧圈填塞术后第2天CT术后2月CT术后2月DSA术后2月对侧动脉瘤栓塞术后8月CT术后8月DSA术后14个月CT术后14个月DSA(右侧ICA动脉瘤复发)术后18个月CT术后18个月MRI复发原因?下一步处理?术后18个月右侧颈内复发动脉瘤栓塞术后22个月CT术后22个月MRI相关研究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常定义为≥15mm和≥25mm的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6.1%~6.9%,好发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床突旁、大脑中动脉分叉、基底动脉等部位5年破裂风险分别为14.5%和40%,无论未破裂或破裂动脉瘤都需要积极治疗常用血管内治疗方法•载瘤动脉闭塞术•Onyx液体栓塞剂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以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覆膜支架•血流导向装置应用载瘤动脉闭塞术•适用于手术夹闭困难或无法介入栓塞的病例•术前应做颈动脉压迫训练,并行球囊闭塞试验(BTO),不能耐受者可考虑先行颞浅-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再行闭塞•术后5%【1】病人发生脑卒中,且颈内动脉闭塞后Wills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增加其他部位动脉瘤的发生率,约为4.3%【2】Onyx液体栓塞剂栓塞•术中易发生球囊移位、损伤血管内膜,增加血管痉挛风险•需在局麻状态下评估球囊充盈时病人对缺血耐受程度•液体栓塞剂固化时间短,增加了外漏风险•目前液体栓塞剂应用并不广泛,但在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治疗中仍有重要使用价值单纯弹簧圈栓塞及弹簧圈辅助栓塞治疗•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中宽颈常见,多用支架辅助•尽管费用高,目前仍然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使用方法覆膜支架•优点:解除动脉瘤占位效应;不进入瘤体,减少动脉瘤术中破裂,操作相对简单,应用较多的为Willis覆膜支架•缺点:研究仍不足,可能引起邻近分支血管闭塞,及支架植入后发生内漏、支架狭窄等,需进一步扩大临床使用及长期随访,不断改进右ICAC4段动脉瘤13.6mm*13.4mm,右ICAC3段动脉瘤3.7mm*5.1mm4mm*13mmwillis覆膜支架释放4.5mm*10mmwillis覆膜支架释放术后1年DSA血流导向装置•优点:FD是具有高金属覆盖率的密网支架,能显著减少动脉瘤内血流,又不影响穿支血管通畅。目前,临床使用的有导管栓塞装置(pipelineembolizationdevice,PED)、SFD(silkflowdivertingstent)及国内的Tubridge,将成为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治疗的新趋势•并发症:动脉瘤破裂、缺血性并发症、分支动脉闭塞随着介入材料、介入技术的进步,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使动脉瘤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但是在临床中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本文标题:颅内大动脉瘤病例讨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7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