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1-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读图,完成1~3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2.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A.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B.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C.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D.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3.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A.光热条件B.土壤条件C.地形条件D.水源条件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盆地在甲山地北坡,额尔齐斯河在该盆地北部,再加上纬度位置44°N~48°N,可判断该地为准噶尔盆地。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是因为其位于西风带来的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的迎风坡,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水源。答案:1.B2.B3.D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4~5题。地貌类型比例地貌类型占土地面积比例海拔粮食作物平原20%<200m水稻丘陵60%200~500m水稻、冬小麦中、低山15%500~3000m春小麦、马铃薯高山5%>3000m4.综合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5.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开垦历史悠久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由表中丘陵、中、低山比重较高,平原上种植水稻可判断该地为东南地区,这里开垦历史悠久,人多地少,过度垦殖,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为红壤,比较贫瘠。答案:4.D5.C读图,回答6~8题。-2-6.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①干旱②台风③凌汛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7.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水稻、油菜、茶叶B.春小麦、亚麻、甜菜C.棉花、玉米、甘蔗D.冬小麦、棉花、花生8.改造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合理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大量施用有机服,改良红壤③兴修水利,减少旱涝灾害④实施平原绿化工程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第6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本区域为华北平原,黄河穿过此区域注入渤海,由于黄河在此区域流向为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春初易发生凌汛;冬末春初大气活动频繁,且农作物开始生长旺盛,容易受到寒潮侵袭;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降水少,易发生春旱。第7题,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可判断本区的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棉花、花生。第8题,本区的自然灾害是风沙、盐碱、旱涝灾害,根据易发灾害制定防范措施。答案:6.B7.D8.A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据此回答9~10题。9.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选项中与表中所示现象发生无关的是()总面积/km2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数/个20世纪50年代83400284820世纪80年代709882305减少数量12412543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10.乌鲁木齐市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千米的湿地,被称为“乌鲁木齐的肺”,这里也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5年11月,这块湿地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3-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发生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发生的范围呈正相关解析:第9题,表中所示现象为湖泊面积减小,数量减少,与C项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无关。第10题,根据题干描述,可判断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人类应该保护湿地,退耕还湿地。答案:9.C10.B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11~13题。11.如果用图例代表三大产业的比重,那么()①图1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②图例C代表第二产业比重③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12.如果用图2代表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那么图例A、B、C代表的产业分别是()A.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B.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C.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13.我国东部地带与中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异同是()A.东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二产业比重大C.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部地带第二产业、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D.东、中、西三个地带目前都仍以第二产业为主解析: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越大。东部地带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而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很大。第三产业比重东部最大,西部其次,中部最小。东、中、西部三大产业的数据比例最大的都是第二产业,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是很高。答案:11.B12.C13.D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回答14~16题。14.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A.美国“硅谷”B.德国鲁尔区C.意大利新兴工业区D.长江三角洲15.20世纪80年代,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A.侨乡B.政策C.交通D.劳动力-4-16.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的主要原因是()A.政策优惠B.科技发达C.劳动力廉价D.产业升级解析:第14题,①的发展模式是利用知识和技术发展新兴工业,进而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所以与该特征相符的是美国的“硅谷”。第15题,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建立了一大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厂,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第16题,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实力大为增加,但随着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珠江三角洲的政策优势已不明显;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该地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也不存在,在这种状况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遇到较大困难。所以,该地的发展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答案:14.A15.B16.D(2009·江华一中高二检测)“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据此回答17~19题。17.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①制造加工②设备、材料③产品研发④产品品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8.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①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②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③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④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解析:根据“微笑曲线”,产品研发和产品品牌附加值最高,跨国公司最先考虑这两个环节。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各国研发资源,适应各地消费特色,增加产品竞争力。自主创新获得的最大利润是由“制造”转向“创造”的最大动力,江苏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并未出现断层。答案:17.B18.D19.D(2009·广州模拟)读图,判断20~21题。-5-20.南京市建国以来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A.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显著B.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先降后升C.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D.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1.目前,南京市属于()A.轻、重工业都发达的城市B.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的重工业城市C.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市D.农工贸并重的中心城市解析:第20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例,观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第21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2001年的产业结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目前,南京市重工业比轻工业发达;工业和服务业并重,农业比重较低。答案:20.B21.B联合国最新统计显示,地表1/3面临荒漠化威胁,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联大规定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抗击荒漠化日”。根据已学知识,回答22~23题。22.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不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C.人口激增D.过度放牧23.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是()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C.臭氧层破坏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使地面植被死亡解析:第22题,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不一定都出现荒漠化,如我国的四川盆地。第23题,土地沙化、荒漠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内陆干旱地区,由于风化和风力侵蚀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但近几十年来我国荒漠化加剧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不合理造成的,如过度放牧、垦荒等都是重要因素。答案:22.B23.B读某重大工程示意图,完成24~26题。-6-24.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终点地区的________问题()A.水资源紧张B.环境脆弱C.经济结构单一D.自然资源与生产力不协调25.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国土整治重点的组合正确的是()A.④—解决城市环境污染B.②—水土流失治理C.③—解决水资源短缺D.①—荒漠化防治26.不会导致③地环境问题的做法是()A.轮荒的耕作制度B.无计划地露天开矿C.伐木烧薪D.退耕还林还草解析:本组题以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为切入点重点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国土整治。该工程的终点是上海市,能源不足制约了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气东输可解决上海市的自然资源与生产力不协调问题。①②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荒漠化问题严重;③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④位于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甘肃西北部的荒漠化必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答案:24.D25.D26.D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2008年11月2日报道,截至11月2日上午8时,经地方政府、当地驻军紧急救援,西藏山南历史罕见暴雪灾害中被困的3000余名群众已有2500多人被转移,另外500多名受困群众已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据此完成27~28题。27.雪灾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是()A.RSB.GISC.GPSD.电子地图28.上述灾情统计和汇总分析评估主要是依靠()A.RSB.GISC.GPSD.数字地球解析:第27题,遥感具有实时监测功能,可以随时了解雪灾的状况。第28题,GIS具有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的功能,因此灾情统计的精确性应依靠GIS。答案:27.A28.B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29~30题。29.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辆跟踪B.合理分配车辆C.降低能耗D.提高运营成本-7-30.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解析:第29题,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合理分配车辆,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的乘车或配送请求、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营成本。第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8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