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作者从设计、混凝土材料、施工等方面分析现浇楼板裂缝的成因,并提出解决现浇楼板裂缝的控制措施。【关键词】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施工裂缝;控制措施;裂缝处理措施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一直困扰房屋的使用者,因为现浇楼板裂缝,在感官和心理上给人们造成了不良影响,特别是住宅商品房现浇楼板出现裂缝引起的质量投诉,若不能妥善处理,往往会造成购房者和开发单位的矛盾,甚至产生不稳定因数,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因此,为提高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板出现裂缝,必须要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进行控制。1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1.1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缩水收缩(干缩)。混凝土凝固后,随着混凝土表面的干燥,表层混凝土体积缩小,而内部混凝土失水较慢,体积变化小,因内外变形的差异,使表面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因此时混凝土强度较低,便产生干缩裂缝。自生收缩。自生收缩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且可以是正的(即收缩,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也可以是负的(即膨胀,如矿渣水泥混凝土与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炭化收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炭化收缩只有在湿度50%左右才能发生,且随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而加快。1.2温度变化引起裂缝。温度变化时,混凝土变形遭受与楼板联系构件的约束时,构件将产生拉应力,而混凝土自身抗拉性能较低,当温度变化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应力时,即出现温度裂缝。1.3设计缺陷引起裂缝。设计缺陷引起裂缝:①设计时重视按承载力计算,忽视变形验算和构造措施,配筋直径大,间距也偏大;②楼板角部未设计放射筋,当无法承担角部弯矩时出现角部裂缝;③楼板在梁或墙顶负弯矩钢筋多少或切断过早,引起裂缝;1.4材料因素引起裂缝。材料因素引起的裂缝:①粗、细骨料配合不良,造成骨料间孔隙率大,混凝土中游离水隐藏量多,密实度下降,从而导致强度下降,砂、石颗粒偏小也将增加水和水泥用量而影响混凝土强度;②外加剂选择不当,其减水或膨胀效果不明显,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5施工缺陷引起裂缝。施工缺陷引起裂缝:①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足或拆模过早,由混凝土自重引起的裂缝;②钢筋绑扎不规范,负弯矩钢筋未设置足够的马凳筋(负弯矩筋绑扎不牢,无法保证钢筋间距均匀。角部施工时省略了构造筋);③楼板中预埋管线未分散布置,易造成楼板局部截面混凝土消弱,形成应力集中。当预埋管线的直径较大时,并且管线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于混凝土的受拉方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④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过大,混凝土密实性较差,混凝土收缩越大,易引起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⑤混凝土浇捣时振捣不密实,收光时间不当,或未收光;⑥混凝土浇捣后养护不及时、不充分;⑦混凝土没有达到一定强度,过早施加施工荷载、进行材料堆放,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2裂缝控制措施2.1设计控制措施①为控制混凝土收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对现浇板除应配置满足构件承载力及构造要求的钢筋外,在允许范围内,尽量采取直径细、根数多的方法,及细筋密排。增强构造筋以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发生。②为控制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现浇楼板长度不宜过长,应在合适的部位设置变形缝;在外墙阳角处设置放射状钢筋。2.2材料控制措施①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增强主要取决于水泥的性质。当使用不合格的劣质水泥时,常导致混凝土楼面的裂缝和破坏,因此,应严格控制水泥的质量,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的数量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水泥应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水化热较低和强度较高的水泥,有利于控制现浇楼板裂缝的出现。②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和砂石骨料组成的,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变形量和耐久性。当骨料的含泥量超过规定标准,将影响砂、石与水泥的粘结,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造成混凝土楼面的裂缝和破坏,因此,应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及其他杂质含量。砂、石的的级配也要符合规定,粗骨料粒径太小、细骨料太细都将增加水泥用量,不利于控制混凝土的变形量。所以,要选用级配好、密度大的碎石和粗细适中、级配良好的砂子,以减少孔隙率,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对胶凝材料的收缩变形起到控制作用。③外加剂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当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参用矿物质参合料的掺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2.3施工控制措施①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间距与墙体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要留置拆摸试块,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规定要求时,方可拆摸。②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严格控制现浇楼板中钢筋保护层厚度。为切实保护楼板上部负弯矩筋的正确位置,楼面双层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纵横向间距不大于700mm的马凳筋,施工操作人员行走沿马凳筋通行,不得随意踩踏架空部位钢筋。③加强楼板中预埋管线施工控制。对于现浇楼板中预埋管线处,应增设垂直于管线的钢筋加强网。管线在敷设时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一律采用接线盒,平行布置的管线间应尽量加大距离,以确保管线底部和周边的混凝土能够浇筑振捣密实。避免混凝土楼板截面受到消弱。④施工时要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水灰比,同时控制总用水量,水灰比降低,将会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提高其抗裂性能;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砂用量,提高石子用量;掺入的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3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还需加强对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塌落度过大易产生收缩变形。⑤现浇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布料要均匀,振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在混凝土初凝前要进行二次振捣,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可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并要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收光,可有效的修补早期的收缩裂缝。⑥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淋水养护时应保证能够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当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时,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且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不应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行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的混凝土,养护不应少于14天。⑦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时,不应在现浇楼板上吊运、堆放重物。3裂缝处理措施当现浇楼面出现裂缝时,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①对于宽度小于0.3mm的裂缝,先将裂缝处清洗干净,等干燥后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封闭。②对于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除按上述方法处理外,沿裂缝处粘贴300-400mm宽碳纤维布,进行加固补强。4结束语虽然现浇楼板裂缝是较难克服的问题,只要从设计、原材料及施工各个环节加以有效控制,就能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裂缝的发生,从而保证现浇楼板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本文标题: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8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