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人民版-6.1中国科技之光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二)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三)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四)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五)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一中国科技之光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课标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1)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2)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3)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4)隋唐: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5)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⒈出身名医世家,从小酷爱医学;⒉三次乡试落榜,坚定从医之路;⒊认清皇室现状,辞官回乡行医;⒋二十七年努力,编成《本草纲目》。1578年,年逾花甲的李时珍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到这时,李时珍为编写这部书,已整整花去了二十七年的时光。但是,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李时珍,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经过了十余年的修改,先后三易其稿,才将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最后定稿。1、“本草纲目”之意;本草:有关中药方面的学问;纲目:药物分类体系;中国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2、编写原因:纠正历代药物学著作存在缺陷。药材名称混乱、重复、遗漏;一些药材虽有毒性,但长期被认为可以服用,害人不浅;3、编写过程:十年阅读鉴别(读万卷书);亲自采药考察(行万里路);深入民间请教;亲自栽培药物,并炮制药物,摸清药物药性。中国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3、编写过程:十年阅读鉴别(读万卷书);亲自采药考察(行万里路);深入民间请教;亲自栽培药物,并炮制药物,摸清药物药性。思考:编写过程体现了李时珍什么样的品质?善于学习经验/注重实践研究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勇于开拓创新中国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为何李时珍能编写成《本草纲目》并成为杰出的科学家?•(1)前人奠定的基础。•(2)明朝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3)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善于学习经验,注重实践研究,勇于开拓创新。•(4)有利的条件(兴趣志向、仕途受挫)。4、内容特点:①药物内容丰富:数量多;增加新品种;配有插图;②药物分类先进: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③纠正前人很多错误;④涉猎多种学科;⑤文学色彩浓厚;中国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中国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5、影响及地位:(1)影响:(2)地位:①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就,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②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东方医药巨典”: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探究活动:评价李时珍。地位贡献精神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编撰《本草纲目》,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开创药物分析新体系,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矢志不渝、执著坚定的信念,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詹天佑1861~1919近代交通的变化——西方新式交通到中国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唐胥铁路(唐山--胥各庄)淞沪铁路(上海----吴淞)知识链接③②①中国早期铁路的发展史①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②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③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中国人第一次听见了火车的汽笛声,但比英国足足晚了半个世纪。1876年,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李鸿章唐胥铁路(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火车的轰鸣与振动会“损伤地脉”——“马车铁道”一、赴美留学⒈出生:⒉兴趣爱好:⒊赴美留学:1872年,作为第一批留学儿童之一赴美留学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只有两人完成学业)⒋回国任职:被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刻苦学习,立志报国钻研机器内部构造1861年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二、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30名儿童赴美国留学,内有詹天佑•1905—1909年修建京张铁路原因:困难:①国家腐朽衰败,经济实力不足,帝国主义觊觎中国路权②自然条件恶劣③帝国主义阻挠、嘲笑④清政府拨款有限,时间紧迫;⑤工程自身难度较大⑥科技落后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人才⑦封建势力的阻挠(修路会损伤地脉,破坏风水等)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做出的贡献•1.首先是选线问题,选定的路线比外国工程师所选的路线在隧道工程上减少了两千多米.•2.发明了“詹天佑钩”,使火车车厢之间既牢固又安全•3.发明了双头列车.解决了八达岭山区地势险要,坡度大的问题.•4.京张铁路工程是“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之”字形路线——延长坡面,减小坡度;京张铁路修成时,詹天佑和同事的合影京张铁路京张铁路修建的意义:(1)是中国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划时代事件;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2)它的成功建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给藐视中国的列强以猛烈的回击。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不畏艰难,深入实践严谨细致,开拓创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探究活动:评价詹天佑。地位贡献精神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中国铁路工程之父”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晚年维护中国铁路路权,依然为铁路事业鞠躬尽瘁热爱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创新……(1)詹天佑赴美留学,怀着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目的,发奋读书,成绩优异;(2)不留恋外国优裕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要一所学报国;(3)不为艰难与压力,不顾讥讽与嘲笑,受命修建京张铁路,并不畏艰难险阻地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4)他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祖国路权与列强进行不懈的斗争,功在国家,名昭中外。这些体现了詹天佑的科学报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是“中国人的光荣”?他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三、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一)、李四光生平简介188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1904年(15岁)破格选送日本留学,学习造船专业1905年(16岁)加入同盟会1910年毕业回国,通过考试被赐“工科进士”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后改学地质1920年回国,北大地质系执教30、40年代多次赴欧美讲学、考察等交流,并再次赴英深造1950年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1971年卒于北京,享年82岁(二)、李四光的科研成就1、李四光在哪些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李四光主要科学成就科学领域科学成就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冰川学2、他又是如何将这些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应用于现代化建设的?创立地质力学这一新兴学科创立科化石鉴定化石10条标准确定第四纪冰川存在筒蜓科学家拍摄到的北极海上冰川唐古拉山冰川第四纪冰川遗迹(三)、李四光科研对现代建设的贡献1、地质力学的运用:(1)勘探石油资源:①成果:大庆、大港、胜利、华北、江汉等大油田②意义:a/推翻西方国家的中国“贫油”论b/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2)寻找铀矿资源:(3)预测地震:2、冰川学的运用: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发展核能事业有利于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预防⒈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⒉甩掉“贫油”帽子,为社会主义做贡献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李四光一战期间,为寻找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西北打了7口井,花了几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192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中国贫油论”胜利大庆华北大港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李四光——周恩来学术地位:人格魅力:总体评价: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周恩来学术地位:人格魅力:总体评价: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导人之一。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七绝·李四光纪念馆(一)翠柏凌霄卷俗埃,回龙山畔逸龙才。江花江草犹思切,不尽春潮扑眼来。(二)舜土无私万象涵,纬经地脉赖君探。若无妙手寻油出,赤县焉知是哪堪?李四光的女婿邹承鲁院士李四光的独生女李林院士一家三院士李时珍经过27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编写闻名中外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詹天佑自行设计、主持修筑京张铁路,发明“之”字形路线。李四光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痕迹;独创地质力学理论,打破中国“贫油”论,为石油的开采作出巨大贡献。
本文标题:人民版-6.1中国科技之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0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