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3新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疆域:①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度,长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长约5000千米;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疆界22000多千米。XKb1.Com3、濒临海洋:①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②内海:渤海、琼州海峡。③海岸线及岛屿: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4、领土四至: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邻国:陆上临国共有14个,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4、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②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6、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X|k|B|1.c|O|m7、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人口地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原因:东部地区多平原和丘陵,气候湿润多雨,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产力低,所以人口稀少。2、人口问题:①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②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困难、资源短缺、失业严重、环境恶化等。③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我国人口总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13.7亿。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3、民族政策: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沟通了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宜建大型水电站。但在阶梯交界处也给东西交通带来不便。2、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XkB1.com3、四大高原及各自特点: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青藏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云贵高原(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4、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5、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6、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7、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XkB1.com1、气温分布:①冬季分布特点:总体上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②夏季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③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④1月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2、降水分布:①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时间分布: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③干湿地区: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四类: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800MM、400MM、200MM。3、季风气候显著:两类季风:冬、夏季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季风区降水多,非风季风区降水少。4、大陆性气候显著: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5、气候复杂多样:①东部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长江XkB1.com1、概况:发源地唐古拉山脉,流经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流经地形区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划分地点:宜昌和湖口。注入海洋东海、长度6300千米。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2、①水能宝库:水能集中在上游河段,著名水电站有葛洲坝、三峡、二滩。②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③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为首要目标,兼有发电、航行、灌溉等多种功能。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裁弯取直。黄河1、概况:①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流经9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大地形区。注入渤海。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桃花峪。②知道主要支流:汾河、渭河、泾河。知道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位置。③我国第二长河(流量先天不足)。2、黄河的治理:①上游:(源头—河口):植树造林。新|课|标|第|一|网②中游:(河口—桃花峪)忧患:表现:大量泥沙入河,含沙量大增。成因: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③下游:(桃花峪—入海口)忧患:表现:地上河,洪水泛难,断流。成因: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河流流量减少。治理措施:加固大堤,修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3、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是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4、“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2、分类: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3、我国自然资源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二、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1、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2、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4、分布地区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⑶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差异: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5、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6、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三、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28日中国水周)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⑴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⑵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⑶措施: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⑷南水北调工程:①东线方案②中线方案③西线方案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⑴水资源短缺;⑵时空分布不均。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一、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⑴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⑵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⑶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⑷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公路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铁路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航空速度最快、舒适、安全运量最小、运费最高水路运费最低、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灵活性差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2、我国的铁路干线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京广线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6、京包——包兰线7、陇海——兰新线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⑴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⑶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P88中的图4.5)3、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⑵货运: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二、农业1、农业及其重要性⑴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⑵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⑶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2、农业的地区分布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⑶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⑷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北方地区旱地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南方地区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棉花。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⑴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⑵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⑶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⑷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4、走科技强农之路⑴农业发展成就:农业增长方式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⑵科技强农: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
本文标题:2013新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0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