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01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先行案例]:戴尔凭什么?•戴尔(Dell),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朗德罗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由迈克尔·戴尔于1984年创立。戴尔以生产、设计、销售家用以及办公用电脑而闻名,不过它同时也涉足高端电脑市场,生产与销售服务器、数据储存设备、网络设备等。•迈克尔•戴尔(MichelDell),1965年出生于休斯敦,父亲是一位牙医,母亲是一个经纪人。1983年进入了得克萨斯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预科生。但事实上他只对电脑行业感兴趣,他很想大干一场。•他从当地的电脑零售商那里以低价买来了一些积压过时的IBM的PC电脑,由他自己进行改装升级后转手又卖出去,很快便销售一空,他靠在学生寝室里改装电脑赚得了他的第一笔收入。•初涉商海,戴尔获得了信心,拥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积蓄。大学第一学年结束以后,他打算退学,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为了打破僵局,戴尔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如果那个夏天的销售量不令人满意的话,他就继续读他的医学。他的父母接受了他的这个建议,因为他的父母认为他根本就无法取得这场争斗的胜利。但他们错了,戴尔的表现使得他没有留任何机会给他的父母,因为仅在第一个月他就卖出了价值18万美元的改装PC电脑。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过学校。•1984年,迈克尔·戴尔创立戴尔计算机公司。•1985年,推出首台自行设计的个人电脑:Turbo。Turbo采用英特尔8088处理器,运算速度为8MHz。•1988年,戴尔公司正式上市,首次公开发行350万新股,每股作价8.5美元。•1989年,推出首部戴尔笔记本电脑。•1992年,首次被《财富》杂志评为为全球五百强企业。•1993年,成为全球五大计算机系统制造商之一,在澳大利亚和日本设立办事处,正式进军亚太区市场。•1996年,在马来西亚槟城开设亚太区生产中心,开始通过网站销售戴尔计算机产品,开始主攻网络服务器市场,成为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之一。•1997年,第1,000万台戴尔电脑下线,普通股在分拆前每股升至1,000美元,推出首台戴尔工作站系统,网上营业额由年初的每天100万美元,跃升至逾400万美元。•2001年,首次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计算机厂商,直到今天,这一全球第一的地位没有挑战者。•乔布斯曾说,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两家企业,那就是戴尔和沃尔玛。•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戴尔凭什么?•第一节讲述管理信息系统如何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分别从技术基础、理论基础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加以阐述;•第二节将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概念一一加以说明,这些概念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安东尼模型等;•第三节重点讲述信息技术是如何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分别从信息技术在竞争中的作用和企业竞争战略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四节重点讲述信息技术所引致的管理变革,这种变革包括三个层次: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方法的变革和管理内容的变革。本章内容安排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一、计算机的发明奠定技术基础•二、信息系统理论奠定理论基础•三、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应运而生一、计算机的发明奠定技术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密解密机;•1946年,美国军方与大学合作发明了ENIAC,该发明激发了美国民众研究计算机的强烈兴趣;•20世纪70年代,苹果电脑公司率先研制出大众型计算机;•1981年,IBM公司的pc机畅销全球;•1992年,美国开始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二、信息系统理论奠定理论基础•1、系统论•2、控制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信息管理者输入(信息源)信息处理器输出(信息用户)战略管理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销售市场生产后勤人事财务会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组织和职能管理任务、系统层次结构矩阵:功能/层次矩阵三、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应运而生•1967年,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CarlsonSchoolofManagement,UniversityofMinnesota)的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GordonB.Davis)创建了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学科,但是受到了CS(computerscience)学科的嘲笑。•20世纪8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大放异彩。1985年,GordonB.Davis终于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经典定义。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二、信息•三、系统•四、系统管理•五、控制论•六、安东尼模型(AnthonyModel)•七、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1、瓦尔特·肯尼万(WalterT.Kennevan)–“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这个定义是从管理的角度提出的,而不是从计算机的角度。它没有强调一定要用计算机,它强调了用信息支持决策,没有强调应用模型,这些均显示了这个定义的初始性。•2、高登·戴维斯(GordonB.Davis)–“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这个定义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和组成,而且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当时已达到的水平。它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在高、中、低三个层次,即决策层、管理层和运行层上支持管理活动。•3、《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这是许多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最早的中国学者给管理信息系统下的一个定义。•4、《管理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械(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它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它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它实测企业的各种功能情况,它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以期达到企业的长远目标。”–这个定义指出了当时中国一些人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计算机应用的误区,再次强调了计算机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没有计算机也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任何企业不能没有的系统。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二、信息•1、信息的含义•2、信息的特征•3、信息的3个维度•4、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5、信息论1、信息的含义•信息论的奠基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ElwoodShannon)在他的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1948)中提出计算信息量的公式,(一个信息X由n个符号所构成,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p),则有:•这个公式和热力学的熵的计算方式一样,故也称为熵(或信息熵)。从公式可知,当机率平均时,“不确定性”(uncertainty)最高,信息熵最大。故信息可以视为“不确定性”或“选择的自由度”的度量。iniixPxPXH21log•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诺伯特·维纳在他的《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讯与控制问题》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英国学者阿希贝认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意大利学者朗高在《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中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于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在事物本身。•本体论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的方式,而与是否被其他事物所反映无关。•认识论认为,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而并不是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本身。•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是信息(mediumismessage)。麦克卢汉没有用information,而用message。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那些延伸人类器官的所有工具、技术和活动。一般的观点认为媒介的内容是信息,媒介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或者说是载体,具有影响的是媒介的内容而不是媒介本身,而媒介即是信息的观点表明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而具有影响的是媒介的本身,媒介产生直接的后果是在实践中会产生新的标准和行为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不是媒介内容所决定的。信息•所谓信息,指的是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能使人们感知到的事实以及事物的客观原理和规律等的某种集合。•可编码化的知识可以被制作信息通过媒介向人们传播。如第一、二种类型的知识和第三种类型的一部分。•其余的知识属于“意会”知识,不容易被编码,很难利用信息来传播。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因为: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可流动、传输和共享是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与特定的通讯手段和工具是密不可分的第三,信息是形成知识的基础。知识表现为对事物运动状态之间联系的认知和推断,而事物的运动状态是借助信息来表达的,因此,知识也可以直接表现为信息间的内在本质联系。2、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动态性•时效性•可识别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3、信息的3个维度内容维度·准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形式维度·表现形式·载体时间维度·及时性·新颖性4、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1)、数据与信息–数据(Data),用以表示信息的物理符号。实际上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以数字或数值的方式来呈现信息,这些数字(或数值)甚至还和图表结合在一起。–信息(Information),现实世界中有关事物的解释。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局限于数字这种形式。但不管什么形式,最关键的是人如何去理解、去解释,离开了人的主观理解,数字就只是一堆数字,毫无意义。32571364180019960901职工号性别男年龄36岁职位工程师工资4800元参加工作时间•(2)、信息与知识–信息是原始数据;它既可以是一个新闻报道中得到的一则消息,也可以是天空中出现了乌云。就信息本身而言,基本不可能依据原始的、未经评估的信息作出决策。–知识是将可靠信息与高质量的分析合并的结果,是经过评估的信息,是通过分析对信息和数据增值的产品。知识•知识是指人类迄今为止通过思索、研究和实践所获得的对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认识的总和。•思考:知识来自于什么?知识的四种类型根据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包括四大类:•①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②知道为什么的原理知识(know-why),指事物客观原理和规律性方面的知识。•③知道怎样做的技能知识(know-how),指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技艺、技巧和能力方面的知识。•④知道是谁的人际知识(know-who),指谁知道某种事物或事实、谁知道如何做某事的知识。(3)、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数据8信息1信息2信息3解释解释解释分析知识决策指导5、信息论•信息论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变换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研究最佳解决信息的获限、度量、变换、储存和传递等问题的基础理论。•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香农被称为是“信息论之父”。人们通常将香农于1948年10月发表于《贝尔系统技术学报》上的论文《A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通信的数学理论)作为现代信息论研究的开端。•信息论被广泛应用在:编码学、密码学与密码分析学、数据传输、数据压缩、检测理论、估计理论。•信息论的研究范围极为广阔。一般把信息论分成三种不同类型:–(1)狭义信息论,是一门应用
本文标题:01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2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