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诗词曲中的传统节日
寻觅节日诗情——诗词曲中的传统节日抢答规则1.诗句从屏幕出现后开始抢答。第一时间自动起立的同学视作抢答成功者,拥有该题的回答权。2.若回答错误,老师让他(她)坐下后同学们继续抢答,一直到正确答案揭晓后进入下一题。3.猜出同学必须说明理由。阅读下列诗句,猜出诗句所描写的节日:端午元宵春节重阳七夕中秋除夕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岁尽未消残腊雪,堂高留宿远山云。next春节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春”,是民间重要的节庆。初一至初五的每天有不同的习俗,这里列举初一习俗:1.拜年:亲友互相往返拜年或打电话问好,互道祝福。2.穿新衣:新衣代表万象更新。3.贴春联:初一之前就要贴好春联,同时还可贴上其它图案。其作用一是祈福,二是驱邪。4.禁忌多:新年期间凡是认为不够吉利的事,都作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秽言、不能骂人、不能打扫倒垃圾清秽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觉。春晚,这场也许腻了但却必不可少的视听盛宴《元日》王安石(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鞭炮响转眼间一年已过,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旭日升千门万户多明亮,人人把新桃符换旧桃符。元宵节的习俗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民间多彩多姿的节日,也是春节期间的最后的一天,自此以后一切恢复常态,民间热烈庆祝,故有小过年之称。有人就戏称为愿消,意即好日子的春节已过,应恢复到常态。元宵节是个热闹的节庆,活动很多,举其重要者如下:1、元宵丸祭祖2、闹花灯3、猜灯谜4、舞龙舞狮《观灯乐行》李商隐(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译:元夕夜,帝都京城里满是落落月色和千万盏堆积如山的花灯。人潮涌动,装饰得华丽香艳的马车把宽敞的街道都堵塞住了。传统的节日,举国上下都充满喜庆的气氛。自己闲着没事,但是没办法看到京城百姓庆祝元宵节的盛景。月色、灯火、香车、宝马,长安城沉浸在万民狂欢的巨浪中,却令远在异地的我不好意思和乡间人民一样去参加迎紫姑神的庙会。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时间约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此时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注: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Ⅱ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赏析:此诗的构思之绝,就体现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从侧面措意,促人去展开联想。前两句写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热闹场面。后两句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爱赶热闹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赏,只好让给飞回来的黄莺享受去了。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此时蚊虫苍蝇滋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到了端午节时,阳光开始炽热,百毒齐出。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种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另外,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又称“诗人节”。端午节,因家家户户悬挂菖蒲避邪,也称“蒲节”。端午节习俗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划龙船竞赛(二)吃粽子是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把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进而演变到吃粽子。(三)挂艾草、菖蒲、榕枝,喝雄黄酒。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古药用植物)、菖蒲(蒲剑)等物,一是避邪,二是招福。端午节习俗端午节BACK乙卯重五诗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节日故事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人们把这一天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女儿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巧果首届民间乞巧赛艺会各地乞巧文化节七夕(唐)杜甫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七夕(唐)李贺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注释】别浦:水边分别之处。此指银河牛郎织女分别处。“鹊辞”句:谓群鹊辞月赴银河架桥。穿线,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曝衣:七夕有晒衣之俗。金镜:喻月。分金镜,意指牛女未能长圆。钱塘苏小小:南齐钱塘著名歌妓。嫦娥奔月射日英雄后羿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嫦娥,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心术不正的逄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逄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西游记》中的嫦娥玉兔生查子(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日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同学们喝茶啦!小至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赏析】《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BACK除夜(宋)曾公衮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酴(tú)酥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同学们吃饭啦!
本文标题::诗词曲中的传统节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3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