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宝鸡市十三五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1-/37宝鸡市“十三五”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第一章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宝鸡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8481万人次,比“十一五”期间(5724.6万人次)翻了近两番;累计综合收入1318亿元,比“十一五”期间(338.4亿元)增加182%。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年均增速为26%和28%,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3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宝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和陕西全省旅游的重要增长极。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一、成绩和经验(一)文化旅游形象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旅游列为全市重点工作。在政府与各方共同努力下,宝鸡“青铜器之乡”、“炎帝故里”、“佛骨圣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等文化旅游形象不断增强,在国内外影响力显著提升。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成绩突出“十二五”期间,宝鸡市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隋仁寿宫·九成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和《秦雍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先后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石鼓山墓地考古发掘入选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周原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法门寺佛文化景区2014年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三)项目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十二五”期间全市通过举办“宝鸡·丝绸之路旅游产业项目合作推介会”、“宝鸡重点旅游项目推介会”,参加第四届国际旅游投资大会、首届丝绸之路博览会全省旅游项目推介会,邀请国内外知名投资商实地考察等方式,全市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共计404亿元,到位资金74.31亿元,重点项目建设累计投资115.79亿元。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四)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依托丰富的西府民俗文化,宝鸡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成为全市旅游的一张金名片。西部兰花园、关中风情园、美林观光园、西岐民俗园等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试点。截至2015年底全市拥有1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76家星级农家乐,10个村省级旅游扶贫试点村,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五)旅游接待能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宝鸡全市旅游接待能力稳步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34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6家、二星级16家;拥有旅行社47家,比“十一五”期末增加了8家,持证导游500多名。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六)商品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在宝鸡市文物旅游局等有关部门指导和培育下,全市旅游商品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社火脸谱系列、青铜器衍生系列分获2013、2014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2015年社火脸谱系列作品再次跻身“中国十强旅游商品”。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主要问题(一)缺乏强有力的融合机制在宝鸡“十二五”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谁做主导的问题没有得到正面回应;两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包括政策、资金、税收、人才等不能有效统筹,难以最大程度释放潜能;两产业规划不能有效衔接,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建设重点等存在冲突。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二)融合缺乏广度与深度宝鸡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关键作用,集宗源、礼源、字源、佛源、药源等高品质资源于一身。目前作为佛源的法门寺已经成功申请国家5A级景区;而集宗源、礼源于一身,以大周-2-/37原为核心载体的西周文化资源;作为药源,以中华龙脉秦岭之巅的太白山为核心的生态养生资源;作为字源,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以及和黄河并称中华民族母亲河、千百年来滋润关中大地的渭河。其文化资源背后的价值仍未被充分挖掘。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三)与城镇化建设缺乏深度结合尽管“十二五”期间,宝鸡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市兴建了一大批包括青铜器博物院、文化馆、图书馆、公园、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但是仍存在城市文化公共空间不足、文化设施利用程度低、文化活动举办频率不高、群众和游客参与程度低等问题,城市建设与文化结合不充分,城市形象仍然没有完成从工业城市到文化城市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文化旅游消费,制约了全市文化旅游氛围打造。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四)基础设施和配套缺乏系统性规划全市目前只有太白山一个大型游客服务中心,市、县、景区三级游客服务中心体系尚未建立;相比“十一五”期末,星级酒店数量有所减少;自驾车营地、加油站、休憩服务站、旅游公共信息平台等服务设施全方位缺失,难以满足散客的个性化、及时化需求;智慧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市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和游客服务体系难以支撑宝鸡市打造陕西、关天经济区重要游客集散中心的目标,游客潜在旅游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消费。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第二章发展环境一、背景机遇(一)旅游业将成长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旅游业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正从传统的可选消费转变为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这标志着“十三五”期间将旅游产业打造为国家经济支柱型产业的目标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二)“一带一路”等战略将重点推进我国新一届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战略眼光,提出了“一带一路”等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话语权的逐渐提升,中国对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在内的世界各国吸引力逐步增强,文化旅游将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和介质。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三)居民出游时间将进一步得到保障“十三五”是《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落实的关键五年。2015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作息、鼓励错峰休假三项措施,优化职工休假安排,为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创造有利条件。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四)西部地区旅游迎来黄金发展时代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以及“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的交通环境、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改善,西部旅游将迎来黄金发展时代。宝鸡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外部环境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鯛汉。(五)关中城市旅游格局将获重构良机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同意建设以西安为中心,宝鸡—西安—渭南为主轴,自西安向延安、韩城、彬县、商洛、安康方面辐射,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镇的城际铁路网,形成1—2小时快速交通圈。随着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的启动建设,关中城市旅游格局将获得重构良机。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跻馱。二、主要挑战(一)外部竞争逐渐加剧-3-/37随着关天经济区各市面临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等共同难题,旅游产业将成为各个市“十三五”发力的重点和关注的焦点。再加上宝鸡与关天经济区内各市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资源基本一脉相承,旅游资源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因此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宝鸡文化旅游融合打造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籜葦。(二)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旅游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90后”逐渐成长为旅游消费主力,以行程定制化、需求个性化、体验精致化为特征的旅游“小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的大众观光型旅游已经不能再满足消费者需求,高端体验型旅游项目逐渐受青睐。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届嬌。(三)文化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姜炎文化和西周文化是宝鸡最独特、最具优势的两类资源。但这两类资源由于距今年代太过久远,在宝鸡当地留有的物质遗存较少,多数资源都是停留在口头的传说中和书面上,为数不多的物质遗存,如炎帝陵、周公庙等,又存在景观单一、可观赏性不足、现代人为痕迹过重等问题,难以给游客感官带来震撼体验。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飙钪。第三章发展战略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国家旅游局“515”和陕西省“十三五”旅游产业“1369”发展格局,发挥“文化+”和“旅游+”的无边界性,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制约,从技术融合、空间融合、项目融合、产品融合四个维度,推动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四个转型,即:资源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景区功能由“单一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多元复合”转型,产业布局由“散点式、景区型旅游”向“城市、景区、乡村”三位一体的“全域旅游”转型,产业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型,为促进宝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到2020年把宝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諑琼。二、发展定位(一)总体定位以西周文化、佛文化以及秦岭文化为核心,具有丝路文化特色,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二)功能定位“两区一基地”。其中“两区”主打宝鸡文化资源牌,指以岐山周公庙、凤凰山以及扶风雍城遗址为基础的“周秦文化旅游区”,以及以法门寺为依托的“佛文化旅游区”;“一基地”主打宝鸡生态资源牌,指以太白山、黄柏塬、青峰峡为代表的秦岭,以及大水川、关山草原等为吸引物的“生态休闲养生基地”。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献鵬。(三)市场定位1.境内市场一级市场:以宝鸡4小时旅游经济圈城市为主体,主要包括西安、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商洛和甘肃天水等关天经济区城市,以及郑州、兰州、西宁、平凉等周边主要城市。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嗚訝。二级市场:以国内旅行出行频率和消费水平较高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成渝经济区等主要城市为主,重点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門戲。三级市场:国内其他区域。-4-/372.境外市场一级市场:港澳台、日、韩、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市场。二级市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丝绸之路沿线中亚、南亚等国家。三级市场:非洲、南美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三、发展目标产业目标:到2018年,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8000万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综合收入超600亿,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左右,宝鸡“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通过验收;到2020年,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亿人次,综合收入超8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4.38%、17.39%,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旅游真正成为宝鸡市战略性支柱产业。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蛴镧。表4—1“十三五”宝鸡文化旅游产业主要经济目标年份国内外游客(单位:万人次)年均增速旅游综合收入(单位:亿元)年均增速2016年6223.4014.38%431.9717.39%2017年7219.14514.042018年8302.02601.432019年9381.28703.682020年10507.03809.23社会目标:到2018年,全市新增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7万人,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比重达20%以上;到2020年,全市新增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0万人,使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0万以上,占本地就业总数比重进一步提升;加大乡村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到2018年全国农业旅游示范试点突破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超过15个,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到2020年全国农业旅游示范试点突破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力争超过25个,旅游收入占当地农民纯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力争带动全市50%的贫困人口脱贫。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瀝纰。文化目标:以旅游为媒,将传承姜炎文化、西周文化、先秦文化等,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城乡居民综合素质相结合,为提升宝鸡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做出重大贡献。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侬减。生态目标:结合宝鸡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宝鸡”目标打造,以文化旅游融合为本底,构建生态
本文标题:宝鸡市十三五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4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