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概重点整理
毛概重点整理第一章第一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简答题)(P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2、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容)①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②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简答题、论述题、多项选择题)(P5)4、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5、两大理论的关系: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三节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简答题、论述题)(P22)6、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7、P23-2512个围绕8、四个全面(1)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2)意义:①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②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③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第二章第三节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P57)(选择题)9、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包含两个联盟:工农联盟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的斗争形式。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第三章第一节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P68)(简答题、选择题)10、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为“一化三改”)11、理论依据: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具体化,形成了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第三节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85)(简单题)1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意义: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②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④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⑤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第五章第一节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P113)(简答题、选择题)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②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③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④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⑤是由贫穷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⑥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⑦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⑧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⑨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P117)(简答题)16、新的阶段特征:①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③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第六章第一节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P131)(选择题、简答题)17、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过程:①1980年5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②1985年8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再次提到③1986年9月,邓小平强调了社会主义财富和原则④1990年12月,邓小平谈共同富裕⑤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P134)(简答题)19、意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节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141)(简答题)20、建设小康过程:①1979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小康”的概念;②1981年4月,他提出“小康社会”;③到20世纪末,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了两番,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143)(材料分析题或论述题)22、中国梦的提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习之路”展览时提出。23、中国梦的内涵: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三者的关系: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②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③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4、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①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②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第七章第一节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P148)(简答题、选择题)25、关键抉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26、作出关键决策的背景:①国内:“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灾难,纠正其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②国际: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27、30年是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P151)(简答题、论述题)28、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执政党发动,自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行为。②改革是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③改革是改革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具体制度的一切弊端,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④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二节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P157)29、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包括:①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同时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②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边实践边总结,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开,出现问题就及时应对,发现错误就马上纠正,从实践中获得真知。③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第三节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P159)(选择题)30、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在改革的同时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30多年来,改革开放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31、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一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二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三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四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本文标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概重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7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