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七年级上册地理经纬网课堂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堂练习题经线纬线图示定义形状数量指向长度不相等,最长,向两极逐渐变,极点长度为。相互关系0度规定度数表示0°以东为,用表示;0°以西为,用表示。为北纬,用表示;为南纬,用表示;度数范围度数变化东经向增大,西经向增大。向北增大,向南增大。半球划分和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小于20°都在半球,大于160°都在半球,20°~160°之间看字母。为北半球,为南半球。字母为N都在半球,字母为S都在半球。纬度经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ABC3(1)写出A、D两点的经纬度:AD(2)就南北半球而言,A、B、C、D、E五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就东西半球而言,A、B、C、D、E五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3)就低、中、高纬度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位于中纬度的是。(4)A点在B点的方向,在C点的方向,在D点的方向,E点位于D点的方向。4、在下列图中标上经度和纬度(含字母),并说出A点位于B点什么方向?C点位于D点什么方向?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定义旋转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6(1)在右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A、B两点中,点先进入黑夜,D、E两点中,点先迎来黎明。(3)A点位于B点的方向,A、B所在的纬线名称为。(4)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的分界线。(5)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线上,此时北半球昼夜,这时是北半球的日(填节气),日期是月日。(6)图中看到的是(晨线/昏线)。(7)图中点位于正午,C点位于(黎明/黄昏)7(1)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B点此时处于黎明B.A点位于西半球C.B点四季变化明显D.A点比B点先进入黄昏(2)关于右图,叙述错误的是()A.A点的经纬度是23.5°S,30°EB.B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C所在的纬线周长约4万千米D.C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8、请写出下列各图的节气:9、请在图上写出下列各点的节气和日期:10、请在图上写出五带的名称、分界线名称和度数,并完成相应的填空题: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带四季分明,有阳光直射现象。30°60°90°30°0°60°90°0°23.5°23.5°66.5°66.5°ABC11、我国东南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查活动,下图是考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地形部位的名称:CDEFG(2)若图上测得A点到小桥的距离是3厘米,其实地距离是千米。(3)图中鸡冠山位于小桥的方向。(4)图中河流从A点到小桥段的流向为。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支流,画错的是。(5)某同学在A地看到GPS设备上显示的海拔高度为49米,则在B地的同学GPS上显示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A、48米B、49米C、50米D、51米(6)兴趣小组分别沿甲乙两条线路考察,行走比较容易的是,原因是。(7)D点的海拔可能是。A、285米B、265米C、245米D、250米(8)某公司将在此处开发,图中适合攀岩的是,清凉河支流中适合激流漂流的是。(9)图中H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若I地的气温是20℃,此时②地的气温是℃。(10)同学们发现H地杜鹃花正在怒放,而I地杜鹃花仍然含苞待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11)丙丁两地降水较多的可能是。(12)丙地适于发展(种植业/林业/渔业)。(13)当太阳光照如图时,清凉河处于(汛期/枯水期)。(14)图中山体的走向大致是。12(1)右图DG两条上山路线比较省力的是,原因是(2)右图F的海拔是米。(3)写出地形部位的名称:ABCDH(4)D处(可能、不能能)形成河流。(5)图中山体的是走向。(6)若量得A、B两点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那么两山的实地距离是千米。13(1)图中周庄位于李庄的方向。若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甲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千米。(2)图中DG段小河的流向大致是,图中①②③三条支流,画错的是。(3)山顶F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1050米B、950米C、850米D、750米(4)周庄和李庄想从D处引水灌溉,甲乙两条引水线,不可能自流成功的是。(5)当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时,此时该地正吹风。(6)周庄和李庄更容易发展为城镇的是。14、写出下列大洲大洋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A、B、C、D15、写出下列大洲大洋的名称:ABCDEFG①、②、③、④16、写出下列大洲的名称:17、写出下列大洲大洋的名称:ABCDEFG①、②、③、④18、写出下列大洲大洋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A、B、C、D19、写出下列大洲的名称:EFG20、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21、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经纬网课堂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9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