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影视剧本创本(第二章)
影视剧本创作•第二章影视剧本的特征与写作过程•第一节影视剧本的文体类型•影视剧本的文体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一、电视小品与短剧•它们是篇幅最短的电视剧。播放时间一般在20分钟,少只有几分钟。•电视短剧虽然短,但一般是有头有尾的戏,有较为完整的情节;而电视小品则不然,它只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生活片断、人物言行乃至某些细节,它不要求完整,不必有一定的情节长度。•它们的相同之处是:篇幅精短;情节凝练;极富生活情趣;寓哲理沉思,能小中见大。二、电视单本剧电视单本剧是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构成的,有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脉络,而且是一次将戏演完的电视剧艺术样式,其时间一般在50分钟左右。相当于一篇短篇小说的规模。特点是:人物集中,主要角色一般不超过三个;情节紧凑而极富跌宕曲折之妙;结构完整而无散乱或拖沓。中央电视台规定:每集50分钟,三集及三集以下的电视剧为单剧,三集以上为连续剧。我国电视单本剧相对比较贫乏。三、电视连续剧电视连续剧,是分集播出的多部集中电视剧,其中主要人物和情节是连贯的,每集只播出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以单独成立,只是要在结尾处留下县念,以待下集时,人物与情节再继续发展。它类似于我国的单回体长篇小说或长篇评书,往往在一集结尾处来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扣子,借以引起观众连续不断的观赏兴趣。电视连续剧也是每集50分钟左右,其特点就在于一集又一集地连续不断,故凡连续剧九长。但这时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越长越好。我国连续剧起步较晚,1981年由唐佩琳编剧,王扶林,都郁导演的《敌营十八年》,共9集,主演:张连文,刘玉,梅承,张甲田。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是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该剧融戏剧性、惊险性于一身的惊险大剧,特别是主题歌《曙光在前头》更是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被广为传唱。编剧:李晓明导演:鲁晓威主演:李雪健张凯丽、黄梅莹、孙松电视剧《渴望》是一部轰动全国感动千万人的电视剧,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它创下的巅峰效应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四世同堂》根据老舍原著改编。描写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这些普通的中国人,一夜之间被迫进入了一个梦魇般的世界。身为四世之尊的祁老太爷是一个倔强、正直,今人尊重的长者;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阅历,使他懂得了在国家民族大事上的是与非,爱和憎。这条小胡同发生的一切,成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缩影。一个民族的落后,将会遭到怎样的结局,这就是《四世同堂》告诉我们的。《红楼梦》导演:王扶林,主要演员:陈晓旭欧阳奋强张莉。《红楼梦》描写贾宝玉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现实内容,揭示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四、电视系列剧电视系列剧也是一种分集集播出的电视剧。与连续剧不同的是:它虽然有贯穿全剧的主人公及主要人物,但各集的故事情节并不连贯,每集的情节相对独立,上集与下集之间并没有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最多只有某种相通的背景而已。如前南斯拉夫的《黑名单上的人》、《加里森敢死队》,我国的《包公》、《儒林外史》、《西游记》、《中国刑警》等。电视系列剧有两方面的优点:1.就创作方面而言,它每集的故事并不要求连贯,就可以在更广阔的方面上对社会生活、人间情景进行展示,进而使每集内容都能够精彩出新,引人入胜;2.就观众而言,由于系列剧不像连续剧那样必须连续地看才能明白,而是随时打开电视机,不问前因后果就能津津有味地看懂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这样就不会出现看连续剧时因一集没看,只好中断的遗憾。•本片描述了二战时期南斯拉夫人民勇敢地与德国侵略者抗争的动人事迹。那一代青年人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毅然投入追求自由独立的洪流中去,机智、勇敢地与纳粹较量。,奇袭德军的车库、抓叛徒、开设地下印刷所,并袭击德军弹药库和军列……他们就是黑名单上的人。随着剧情的发展,黑名单上的名字一个个被划去,也就意味着一个风华正茂拥有高尚情操的生命永远的消失了,但是人们将永远记住那些为国家的独立解放而不惜付出生命的英雄们。26集美国惊险电视系列片。虽然拍摄于七十年代,但无论从情节、音乐、摄影,还是从演员演技来看,都令人不得不佩服当时美国人的本事。一部约十亿人收看过的电视系列片,创电视史上的收视率。“加里森敢死队”从战场到屏幕,都是二战的枭雄、屏幕的英雄。•五、电影(故事片)与电视电影•对于电影这种形式,一般而言,它类似一部中篇小说的容量,播演时间在90至120分钟。•电视电影,为电视播出而制作的电影,传播渠道有别于院线电影,制作成本和影像追求也略低一些,在文本的篇幅、结构、写作方面几乎没有差别。它们的区别在于:•电影是在影院的封闭空间内、特定的观赏氛围中,通过大屏幕向特意来看电影的观众播映的;电视剧则不然,它是在家庭的开放时空内,松散随意地观看环境中,通过小屏幕来演播,而且观看者更往往随时调换频道。•就观众而言,电影与电视剧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值得编剧们注意的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因为没有环境和目的性的制约,所以更需要内容吸引人,制作精美的作品。•第二节影视剧本的文体特征•影视剧本的文本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笔法与章法。•所谓笔法,指影视剧本艺术地描述内容时,在文字表现上不可背离的特征与规则。这个特征与规则,简而言之是以文字为媒介,艺术地展现运动中的综合性造型;细而言之,即是形象性、运动性、综合性、艺术性。•一、视觉的形象性•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认为:“小说家用文字描写来表述他的作品的基点,戏剧家所用的则是一些尚未加工的对话,而电影编剧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则要运用造型的(能从外形来表现的)形象思维。编剧必须经常记住这一事实:即他所写的每一句话将来都要以某种形式出现在银幕上。因此,他们所写的字句并不重要,重要的他的这些描写必须能在外形上表现出来,成为造型的形象。”•小说家用文字传达作品内容,但是在影视剧中,这就绝对要不得了。对于小说中抽像至极的话,银幕上根本无法表现。在影视剧本中,要尽可能地避免说明性、陈述性的文字,无论是对剧情的交待,还是对人物的描写,以至于对人物的心理介绍,都应使之形象化。•二、影像的运动性•所有上述视觉造型,均应保持在动态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静止。•造型是重要的,但它必须体现在动态的过程中,并时刻记住:这种运动的造型最终目标是为了表现人物及其关系、背景及其意义、情节进程及其内涵,而不可只为造型面造型。•影视的动态可从两方面考虑:•1.表象方面,有画面内部的动态造型与画面外的态态造型;•2.内涵方面,有影视形象的内在动态与外在动态。•在这方面,日本电影剧本《人证》对原作小说的改编值得我们借鉴。•改编自日本作家森村诚一的畅销小说,并于1977年搬上大屏幕的名作《人间的证明》。故事的主线是横须贺酒家女恭子与一个美国大兵生下了一个孩子,美国撤军时恭子嫁给了事业有成的大企业家,抛弃了孩子和丈夫。多年后,美国大兵身患重病,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去日本的路费让儿子去找妈妈。孩子带着童年的美好回忆来到日本找到了正在竞选东京都知事的恭子,恭子为了不受影响杀死了亲生儿子。本剧开始是一个谋杀案,故事的终结是凶手伏法,贯穿其中的则是两个时空的日本,反映了人权、种族歧视、竞选丑闻、民主运动等深刻的社会问题。主题歌《草帽歌》影响深远。•原作中,女主人公八杉恭子是个有地位的社会问题评论家。但是,作为电影中的主人公,若总表现其伏案写作或在电视台面对观众长篇大论地演说,总是这种静止的画面造型,势必造成沉闷、枯燥感。于是,编剧将她的身份改成了享有巨大社会声望和良好公众形象的服装设计师。于是,她的言行举止便可以充满动态过程,又极具观赏性的模特演出的一系列画面中进行了。•除了镜头内部以外,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也要体现动态原则。电影毕竟是叙事性和造型性相结合的一门艺术,是用镜头(造型画面)来讲故事的艺术,而任何故事都是动态的,因此,作为艺术奠基的电影剧本的文字表现,也必须遵循这个原则。三、造型的综合性上述种种运态造型,还必须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张力”。所谓艺术张力,是指有机融入综合性表现手段,以营造充满艺术魅力的戏剧内涵。综合性表现手段是指在视像营造中,所使用的除文学(文字)外,诸如雕塑、绘画、声音、戏剧、建筑、灯光等造型方法,以通过“表象”或“意象”,来展现、强调或象征要传达给观众的电视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声音。影视编剧在重视视觉造型的同时,还重视对声音的描写。影视中的声音包括三个方面:人声、音响和音乐。还要善于运用声像对位这种艺术。此外,雕塑、绘画、建筑、灯光、舞台调度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表现手段。•四、展现的艺术性•所谓艺术性,主要是指剧本语言通过综合的、运动的形象表述每部分、每一声景乃至每一个镜头时,既要丰富,又要简洁;既要起伏变幻,又要自然流畅。•前者,要求编剧在行文上,不宜写得过满,过实,应该给导演留下再创造的余地,应该给读者留下必要的想象空间。•后者,则要求在充分利用蒙太奇手段,追求画面的简洁明快又跌宕变幻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造作牵强,人为痕迹过浓的弊端,不使之有失真处或生硬感。•第三节影视剧本的创作步骤一、厚积薄发,捕捉创作灵感1.从艺术的角度去感受生活。初学编剧者不知写什么,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2.有创作联想。训练有素的编剧常常能从其他途径发现所写的东西;3.培养创作灵感。灵感:指人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创作灵感,单指在文学艺术方面瞬间产生的新奇独特的念头。创作灵感,以一定的文艺修养为背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素材,需要发挥的形式与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当人遇到某种特定的刺激和启发时,就很可能出现。为达到创作和演出的最佳效果,文艺界常常组织创作演职人员深入实地体验生活,因为这种方式不但能够直接体会到人物的真实生活情景,也最容易激发创作灵感,使作品尽善尽美。创作灵感是非常宝贵的思维活动,需要善于捕捉,及时利用,否则它转瞬即逝,错过时机无法挽回。创作灵感是一种普遍现象,凡属从事并喜爱文学艺术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经历。词作家乔羽先生当年写《思念》歌词的时候,就是因为一只蝴蝶飞进室内盘旋而引发灵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歌词,同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说明创作灵感是一种随机的心理活动,常常是求之不得却又不请自来。似有玄机奥妙而又扑朔迷离。二、植根生活,细心“沙里淘金”有些人感叹写不出东西,就是没有生活。编剧在立足于直接的生活体验的同时,还要开拓广阔的间接的创作素材源泉。在进入具体选材时,应该注意考虑以下几点问题:1.选择你最熟悉的题材2.选择你最“有感觉的题材”3.选择成活率高的题材作为一个编剧,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影视市场的动向,随时了解影视市场的需求。4.开掘新意,力求旧瓶装新酒•三、量体裁衣,寻找“故事内核”•将零散的原始生活素材凝聚、组织成一个故事的第一步,是要找到或者说抓住这个故事的内核。•所谓故事的内核,就是构成这个故事的最主要的事件和动作线。内核的唯一任务就是确立起故事中最基本的情节主线。这个最基本的情节主线对未来的故事面貌有着全局性的控制作用。故事内核离一个详尽完整的故事还很远,但它是产生故事的必不可少的胚胎。•四、运筹帏幄,选择最佳平台•进入剧本构思时,要考虑确定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五、袖手于前,编织故事梗概构思故事是影视文学创作工作的开始。作者所搜集到的创作素材,需要通过故事来找到凝聚点和在作品整体结构中的位置,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思索以及由此而升华出来的哲理思想,也只有通过包含有精彩情节和动人形象的故事自然而巧妙地渗透出来,才会产生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拥有一个好故事,对于一部影视文学,特别是电影、电视剧文学剧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编故事的能力是影视文学作者所应掌握的一个基本艺术能力。艺术创作的精髓在于寓假于真,弄假成真。•有了故事内核,故事构思的发展就有了明确的依附体。与情节有关的各种情节线索和人物关系,会随着构思的深入渐渐涌现出来,使故事由原始、简单的线性状态慢慢演变为网络状态,这时你所
本文标题:影视剧本创本(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1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