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北宋已沦亡十多年,出生地早已被金兵占领。他曾组织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争。他将恢复中原的希望寄托在南宋统治者身上,但仕途不顺,几经沉浮。1207年9月病卒。当时南宋朝廷一直存在和战之争。辛弃疾是主战派,他智勇兼备,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力主恢复,矢志不渝。但南宋小朝廷长期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不敢放手使用,使他一生不得重用,最终抱憾而终。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著有《稼轩长短句》,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满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为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称“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苏词“豪旷”,辛词“豪壮”。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著有《稼轩长短句》。王国维《人间词话》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诗歌背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层楼:高楼。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词人少年时有没有愁?少年时没有愁,所谓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作者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抒发所谓的忧苦之情,只是故作深沉。词人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作者描述这一矛盾现象,真实地写出了他少年时的生活,既是回忆,也是自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找出文中的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此叠句有力带起下文,A同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B同上片结句构成因果关系。即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叠句把两个不同层次联系起来,起到“中间枢纽”作用。AB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小结上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词人成年以后的愁又是一种怎样的愁呢?请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说一说。成年以后愁太多了,作者归南宋三十年来,深受投降派的排斥,空有满腔抗金救国热情,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过着闲居的生活,白白地虚度年华,这是一种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哀愁。“而今识尽愁滋味”的“而今”和“尽”字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尽:·概括、包含着词人一生众多的艰难与辛酸·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领起“欲说还休”“而今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下阕中又有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A紧承“尽”,愁到极点无言说。B紧连下文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意在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形下,不便直言,转言天气。秋色入心即为愁,深沉含蓄。B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下片叠句与上片互为呼应,表现自己愁闷已极,反映出作者饱经忧患的心路历程。A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因为愁多愁深而无法说清;因为投降派把持朝政,说了也于事无补;因为在当时抒发这样的忧愁是种大忌,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表现了作者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分析“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字的表达效果今昔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愁之深重。词的上片是追忆,下片转入记实。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小结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前一句“欲说还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赏析】后一个句“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如今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满含辛酸,将词人无处倾诉的苦衷写了出来。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中“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问题探究一不一样。前者为“闲愁”----涉世未深“少年”的无根之愁、做作之愁。后者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受到压抑、无以言说、无法解脱之愁。问题探究二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A.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B.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结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问题探究三这里作者笔锋一转,把原来想说的话咽回去,改口说,天气凉快了,多好的一个秋天。短短两句词,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两副面孔:一副是心事重重,愁思百结;另一副是吞下苦泪,强作笑颜。“欲说还休”反映了辛弃疾归宋后的真实生活处境,而“却道‘天凉好个秋’”是看似洒脱,却欲言不能,充分展现了他那深沉、复杂、矛盾、哀怨的内心世界,更耐人寻味。问题探究四“少年”和“而今(老年)”,哪个是主,哪个是宾?“少年”为宾,“而今(老年)”是主,少年之愁,是可说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无言之愁,是沉郁之愁。而这种浓得化不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愁情,才是词人要传达的。以昔衬今,对比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词人内心愁苦之深重。全词以“少年”“不识”“愁”与“而今”“识尽”“愁”对比,突出了词人愁苦之情。以此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小结
本文标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1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