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路基土石方分部开工报告
-1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地质特点及环境状况1、地质概况:项目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盆地分区东胜-环县小区,构造稳定,地层平缓。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主要为中生界上三叠统胡家村组、永坪组、瓦窑堡组,中侏罗统延安组;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静乐组,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和马兰组,及全新统现代河流冲洪积和风积物。2、环境概况:本区域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全年雨量不足,气候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日照充沛,春夏多旱,秋季易涝。年平均气温8.5度,极端最高气温38.2度,极端最低气温-25.5度,无霜期162天。项目区年平均降雨量451.6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最大年降雨量704.8毫米,最小年降雨量186.1毫米。区内最大冻土深度119厘米。项目区属黄河流域,无定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无定河、榆林沟、班家沟、张米脂沟、银河(东沟)、老树沟。二、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1、主要工程数量:本段路基填方82571m3,挖方568424m32、土方路基开挖施工2.1施工流程(见下页)-2场地清理、运弃表土测量放样截水沟、临时排水设施修建路堑开挖、土石方调运边坡修整路床压实排水设施修建监理验收、申请计量工序完成后报监理检验合格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返工工机料准备施工便道修设2.2施工方法①本段土方开挖均采用机械化施工,并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机械配套施工。②开挖前,提前作好利用方试验检测,组织技术人员吃透施工图设计意图,并现场踏勘调查;对路堑开挖顺序和运输线路等做好计划,定出土石方调配方-3案;并做好便道加固修整工作,进行截水沟施工,临近排水设施修筑;对沿线地下管道缆线和其它构造物、文物等作好保护措施。③对深路堑挖方段,在开挖施工前以挖槽法探明地质情况,为边坡防护提供依据。如与设计图有异及时通知报告监理工程师协调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在居民区附近开挖土方应切实保障居民的安全和交通方便。④本路段挖方段路堑较短,故均采用横挖法进行施工,即以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以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逐渐向前的方式开挖。每层台阶高度可为5~10m,开挖过程设单独的运土通道及临时排水沟。⑤考虑路基填挖平衡,对挖出土方利用方,超过路基填筑压实速度时,立即停止挖土方,开挖过程不留松土过夜,随挖随运,以免因雨水影响土方的含水量。⑥考虑土方调运汽车运输对路堑开挖路基面造成破坏,路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便道位置或全断面保留深30~50cm土层,在沿线土方调运不经该段路堑运输时才继续挖至设计标高。⑦当路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即取样进行土工试验检测。如发现土质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申报换填处理。⑧在路堑开挖接近完成时,即组织进行边沟开挖、路拱修筑、刷刮边坡、整平路基面时,宜采用平地机配合其它土方机械作业。⑨边沟与截水沟的开挖符合下列要求;a边沟、截水沟及其他引、截排水设施的位置、断面尺寸及有关要求,均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施工。在条件具备时,先进行这类排水设施,其出口应通至桥涵进、出水口处。截水沟一般不在地面坑凹处通过,必须通过时,应按路堤填筑要求将凹处填平压实,然后开挖,防止不均匀沉陷和变形。-4b平曲线外边沟沟底开挖纵坡与曲线前后的沟底相衔接。曲线内侧不得有积水或水外溢现象发生。c路堑和路堤交接处的边沟徐缓引向路堤两侧的天然沟或排水沟,不得冲刷路堤。路堤坡脚附近不得积水。d所有排水沟渠均从下游出口向上游开挖。e所有排截水沟设施满足下列要求:(a)沟基稳固,严禁将排水沟挖筑在未加处理的弃土上;(b)沟形整齐,沟坡、沟底平顺,沟内无浮土杂物;(c)沟水排泄不得对路基产生危害;⑩路堑施工遇地下水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a挖方地段遇有地下含水层时应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并报告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合适的地下水排除方案。b路堑路床顶部以下位于含水量较大的土层时,申报监理和设计单位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换填深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并整平凹槽底面,设置渗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外,再分层回填压实。c弃土按设计要求结合实际地形,确定弃土方式、调运方案、弃土位置、弃土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方案、排水系统的布置及计划安排等。⑾深挖路堑的施工a深挖路堑的边坡严格按设计坡度施工。若边坡实际土质与设计勘探的地质资料不符(如出现石方或土质较设计的松散)时,立即报告监理和设计单位提出修改设计的意见,批准后实施。b土质边坡施工时,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设置平台,图纸无明确要求时,宜每隔10m高度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一般不小于1.5m。平台表面横向坡度向外倾-5斜,坡度约为3%;纵向坡度一般与路线纵坡平行。平台上的排水设施与排水系统连通。c施工过程中如修建平台后边坡仍然不能稳定或大雨后立即坍塌时,一般考虑修建石砌护坡,在边坡上植草皮或做挡土墙。d施工过程中边坡上渗出地下水时,根据地下水渗出的位置、流量拟定相应措施,修建地下水排除设施。e土质单边坡挖路堑的施工方法采用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f土质双边坡深挖路堑的施工方法采用分层纵挖法和通道纵挖法。3路基土方填筑3.1填筑过程示意及施工流程(1)路堤填筑过程断面示意图路基中心线50刷坡(2)施工工序流程框图2~5%2~5%2~5%2~5%第一层填土-6场地清理、运弃表土测量放样临时排水设施修建土方调运、摊铺分层整平压实压实度、平整度等检测监理验收、申请计量工序完成报监理检验合格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返工分层填筑土方至路基顶层边坡修整、排水设施修建工机料准备施工便道修设软基处理-73.2施工方法3.2.1施工准备(1)施工环境调查。通过走访地方电信、电力、供水等部门,以及镇政府、村政府及当地群众,取得详尽的障碍物及待拆迁物的调查结果。(2)施工前先完善排水系统。浆砌片石排水沟未能砌筑完成之前,由临时排水边沟进行排水。浆砌片石排水沟在路基填筑前或填筑过程中砌筑,在排水边沟内侧坡脚上用编织袋泥包拦截落土,保持边沟畅通。(3)施工前对填方用土提前按规范要求做好标准试验。对施工路段恢复定线、测量放样、定出作业范围,将填方基面上的树根、草皮、灌木及表层腐植土、耕植土清除干净,并按环保规定弃置于弃土场。对旱地及山坡荒地,应进行填前翻松碾压到规定密实度要求为止,深度为30cm~40cm。对路基范围内的孔洞、坑槽应先行填平并压实。当地面横坡度大于1:5时,应在原地挖内倾式台阶,台阶的宽度应能满足摊铺及压实操作的需要。对于软基处理地段,必须先排水清淤,然后回填透水性材料,并分层压实。道路填方的材料应分层平行摊铺,最大摊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不得小于10cm。3.2.2施工部署(1)根据特殊路基处理的施工进度和征地拆迁进程,在能够动工的每一个路段展开施工。(2)为保证填筑路基施工质量,在大规模开展路基填筑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土方填筑试验。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检测记录,取得施工技术参数以指导其后的大规模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包括设备的吨位型号及最佳组合、压实遍数、行走速度、振动情况、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压实度等。以确保土方工-8程达到规定的密实度。(3)根据软基观察的数据控制软基段填土的进度。(4)根据施工点的数量,及时调整资源配置。(5)关键设备配置:挖掘机5台,平地机2台、推土机4台、自卸汽车16辆,洒水车2辆、压路机4台等。3.2.3路基分层填土(1)每段路基填筑前必须按要求进行软基处理或清表并开挖临时排水沟,清表完成后报主管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填前压实。(2)整个路基施工期间,必须注意路拱的形成保证排水畅通。因天然含水量一般接近最佳含水量,故除非现场主管工程师特别安排,否则每次填筑土方后必须及时整平压实,避免风干或淋湿填土。填土达到1米以上时必须在路基两侧修筑土埂,坡上设置临时急流槽,以利排水。(3)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方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每层土的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铺筑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基设计宽度50㎝,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4)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0mm。(5)因特殊原因需加宽旧路堤时,应延旧路堤边坡挖成内倾斜的台阶;所用填料宜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连接结构物的路堤工程,其施工方法不应危害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6)如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时,该便道或引道不得作为路堤填筑的部分,应重新填筑成符合规范要求的新路堤。-9(7)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应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并应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当填土里面含有树根、有机物、大石块等杂物时应用人工清除出路基范围。(8)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9)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应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做成3%~4%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10)施工过程中所有土料均随挖、随运、随平、随压,不得在现场贮有松土。路基作业横向至少保持2~4%的横坡及较高的平整度,使之能迅速排除雨水,避免作业面积水。(11)每次下雨后必须派专人进行路基巡查,发现积水应及时清除。每一层填筑碾压完后,应将该层宽度、填筑厚度、压实厚度、逐桩标高和压实度等检测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3.2.4路基分层压实(1)每一土方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压实度检验频率每200m检验4点。不足200m时,至少应检验2点。(2)压实检验标准必须符合下表要求。填挖类型路面底面压实度标准(cm)压实度(%)-10零填及挖方0~80≥96填方0~80≥9680~150≥94>150≥93(3)填土层在压实前先整平,并按设计修整出横坡。碾压时,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20~30cm,并特别注意均匀。碾压时使用自重20t的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路基压实采用先静压,然后用高振幅、低频率振动碾压,待压路机有反弹现象时,改用低振幅、高频率碾压,使压实度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上土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1%~+2%之间,碾压时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状态。碾压成活的填层用湿润土覆盖保湿或在填筑下层前洒水湿润。(4)无论何时,只要路基填筑到结构物附近的地方,或铺筑到无法采用压路机压实的地方,使用小型打夯机进行夯实。同时对一些死角范围,采用小型打夯机进行夯实,使这些地方的压实度达到96%以上。(5)当边坡被雨水冲刷后,应将边坡处挖成台阶后分层夯实,不得直接用松土进行补填。(6)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测。土方检测采用灌砂法进行。在摊铺上一层之前,每一层的压实度都必须经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3.2.5路基整修(1)路基封顶后,恢复各项标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等。(2)路基表面达到设计标高后采用平地机刮平,配合机械碾压的方法整修成型。使路基横向坡度达到设计要求,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凹陷时,采用与路基表面-11相同的土填平夯实。边坡的整修,按设计要求的坡度,用液压挖掘机配合人工,自上而下进行削坡。(3)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预留加固位置。当填补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不得在边坡上以土贴补。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20c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4)边沟的整修需挂线进行。对各种水沟的纵坡(包括取土坑纵坡)用仪器检测,整修到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填土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应切除。修整后的路基表面层厚不得小于15cm,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5cm的石块,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路基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全部清除。(5)修整好的路基,保持维修养护,直到缺
本文标题:路基土石方分部开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2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