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建彩画与纹样———苏式彩绘苏式彩绘因为起源于南方苏杭地区民间传统作法而得名,俗称“苏州片”。它大多采用红色、土黄色或白色等暖色基调,画法灵活,题材广泛。它的色调艳丽多彩,装饰雍容华贵,内容也日渐丰富,博古器物、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翎毛花卉无所不包。苏式彩画由来苏式彩绘是另一种风格的彩绘,多用于园林和住宅四合院。苏式彩绘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颐和园中的长廊,应是苏式彩绘的样板画廊。金琢墨苏画是苏式彩绘中最华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精致;金线苏画则是一种常用的苏式彩绘,主要线条用贴金法。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这些苏画内均无大型包袱,花型、图案等也较简单。垂花门苏式彩绘为碧螺亭折枝梅苏式彩画小样传说苏式彩绘是清代传到北方的,是康乾两位皇帝分别下江南巡视时,发现苏州的彩绘很漂亮,于是就叫内务府传苏州匠师来北京绘制,并得名“苏式彩绘”。其实苏式彩绘在明时就被北方建筑采用了。明永乐年间,由于营修北京宫殿,向江南大量征用工匠,苏式彩绘就随着香山工匠进京传入了北方。康乾的南巡,只是使得苏式彩绘走出宫殿,转向了皇家园林,使其得到更大的创新与发展。苏式彩绘内容丰富,色调活泼,创作发挥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符合园林轻松休闲的特征。苏式:以写实的笔法和画题为主,自然现象如山水、花卉、葡萄、莲花、牡丹、桃子、佛手等;器皿如鼎、砚、书、画等;动物如仙人、仙鹤、蛤蟆、蝙蝠、鹿、蝶等;字如福寿等。苏式:是程式化象征的画题,如龙、凤、锦、旋子、西蕃莲、西蕃草、夔花等。这些都用在最庄严的宫殿上。苏式彩画的本源就是灵活的苏州式彩画,它即使在官化以后仍然是比较灵活的,尤其是清晚期在苏式彩画的发展中有了更大的融和,苏画以及和玺或旋子彩画加苏画的结合体因为其中的苏画元素的存在,也作为苏画的一种形式存在了下来。明永乐年间营修北京宫殿,大量征用江南工匠,苏式彩画因之传入北方。历经几百年变化,苏式彩画的图案、布局、题材以及设色均已与原江南彩画不同,尤以乾隆时期的苏式彩画色彩艳丽,装饰华贵,又称“官式苏画”。苏式彩画虽然大体的格式相同,但风格却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些非常精致华丽,有的则相对简单素雅,这便是苏式彩画分级的结果。苏式彩画在固定的格式下,对个别部位的图案做法作适当的调整,根据建筑规模、等级与功能之分,并依工艺、用金量、退晕层次等不同,苏式彩画分为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黑)线苏画、海墁苏画等不同种类。其中金琢墨苏式彩画便是诸苏画中最精致、华丽的一种,它在许多方面,从构思到表达方式都有独到之处。苏式彩画底色多采用土朱(铁红)、香色、土黄色或白色为基调,色调偏暖,画法灵活生动,题材广泛。明代江南丝绸织锦业发达,苏画多取材于各式锦纹。清代,官修工程中的苏式彩画内容日渐丰富,博古器物、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无所不有,甚至西洋楼阁也杂出其间。长廊是颐和园中匠心独运的一大手笔,除了它的长度和它所具有的建筑功能闻名于世以外,长廊最吸引人之处还在于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彩画长廊。长廊的上梁枋之间,布满了色彩鲜明的彩画。人们在长廊中漫游欣赏的时候,就仿佛是走入了一座别致的精妙画廊。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根据建筑形式不同,画师们在长廊四周的梁枋等处,分别绘制了大小不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14000多幅彩画。这些彩画大体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建筑风景四大类,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307幅内容、色调各异的彩绘历史人物故事。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北京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画就是典型的苏式彩画“桃花源”。颐和园的长廊彩画,就是苏式彩绘的代表作。长廊除了它的长度和它所具有的建筑功能闻名于世以外,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彩画长廊,上梁枋之间,布满了色彩鲜明、古意盎然的苏式彩绘。在我们苏州北寺塔东侧的楠木观音殿内,还可见到明代的苏式彩绘,数十幅苏式彩绘,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等,画工精细,色彩调和,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这些人物故事彩绘所绘制的内容包括古典文学名著、历史人物传奇、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但彩绘之上却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人们只有根据画上人物的容貌神情、穿戴打扮、动作造型和场景设置等来猜测故事的内容。这就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和观赏乐趣。因为只有对中国文化了解越深,所能讲出的故事也就越多。这些彩绘上的人物、场景都描绘得精致生动,堪称长廊故事画中的传世佳作。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长廊之上,不仅是人物画包含了许多故事寓意,彩绘中的花鸟画同样表达了很多含义。花鸟画看起来像是普通的写实描摹,实际里头有各种讲究,利用花鸟的象征意义与汉字的谐音创造出一个个代表着吉祥如意的画面。比如画牡丹,画两只白头鸟,它寓意着“富贵白头”,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向往。画荷花,画燕子,寓意着“海晏河清”,谈国家的安定团结。画喜鹊和梅花寓意着什么呢?“喜上眉梢”。颐和园长廊的很多花鸟画都是有寓意的。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长廊彩绘就像一个个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小窗口,从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许多传奇典故和文化内涵。在这些彩绘所描述的故事中,时间跨度从中国的三皇五帝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绵延数千年之久,其历史之长、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为当今世界少有。它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巧把中华民族追求美的意趣,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出来。在长廊漫游,如同走进一座建筑别致的历史博物馆,不仅能观赏到精妙的中国传统彩绘艺术,还能领略到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看着颐和园长廊之上那些缤纷的彩绘,人们也不禁为在建筑上做彩绘的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工艺而惊叹。中国古建筑大多数都是像长廊一样采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彩绘的油漆色彩实际上起到了保护材料的作用。因此彩绘就成了中国建筑上的一种重要装饰。在中国古建筑彩画的各种类型中,应该说长廊彩画是属于苏式彩绘的一种。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白蛇传紫禁城内苏式彩画多用于花园、内廷等处,大都为乾隆、同治或光绪时期的作品。慈禧太后对苏画特别偏爱,将其居住过的宁寿宫等处彩画均改作苏式,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建筑原有的统一风格。近年,故宫博物院根据档案记载逐步恢复了彩画原状。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宝黛阅《西厢》元妃省亲梦游太虚幻境艳曲警芳心颐和园长廊——红楼一梦宝钗扑蝶晴雯撕扇宝玉痴情蕉下客颐和园长廊——红楼一梦刘姥姥进大观园宝琴折梅晴雯补裘焚稿断痴情颐和园长廊——红楼一梦苏州太平天国忠王府内的苏式彩绘太平天国忠王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东北街。忠王李秀成率军攻克苏州后,即以苏州为中心,在苏、常一带建立“苏福省”,并在拙政园旧址上兴建忠王府。忠王曾在正殿内召集诸王举行军事会议两次,指挥大军进行武装革命斗争。现存建筑均为原建,包括公署、住宅、花园三部分,建筑面积7752平方米。正殿的龙凤窗格、板瓦、龙风滴水,后殿木板壁上的9幅壁画和梁枋上完整的彩画等,均为太平天国时期的重要遗存,也是清代苏式彩绘的代表作。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的苏式彩绘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水平高,为全国所罕见。除后殿外,忠王府大门、仪门、工字殿梁架上都是琳琅满目的苏式彩绘。现完整留存的共343方,其中323方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原作,其余是李鸿章据苏后涂改的。彩绘多数为山水、花鸟、走兽及绚丽的锦纹,取材大多寓意福禄寿、吉庆有余、百事如意、锦上添花等,其中无一幅人物画,符合太平天国不准画人物的规定。最能反映太平天国艺术特征的主要是龙凤艺术,如大门、仪门的额枋和正殿的额枋、步桁、脊桁绘有双龙戏珠、祥云团龙、丹凤朝阳、凤穿牡丹,惜早已被涂刷,仅有正殿东西次间脊桁上的两方凤穿牡丹幸存。苏式彩绘以精雅秀丽著称,忠王府彩绘是现存清代苏式彩绘的代表作。每年去苏州博物馆参观的游人超过百万,很多人并没留意头顶上这些艺术珍品。我问过多位参观过忠王府的人,不少人竟然不知道忠王府梁架有彩画。这些彩画才是忠王府的精华所在。正殿这幅“海滨风光”图最引人注目了,采用了西洋画法大门残存的“双龙戏珠”正殿西间脊檩上的“凤穿牡丹”正殿西间脊檩上的“凤穿牡丹”正殿中间彩绘正殿脊檩的“仙鹤衔芝”本来是青龙,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被涂改正殿西间工字殿后堂工字殿后堂仪门梁架正殿外侧的山水画正殿西间“蜂猴”仪门东侧梁架但愿苏式彩画其像传统的苏绣、苏扇、苏灯等那样,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标题:苏式彩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2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