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当下中国“生命教育”述评
当下中国“生命教育”述评张文质•1997年,陈英豪在台湾率先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与愿景,同年底,台湾启动“生命教育实施计划”,并委托实施伦理教育多年且卓有成效的台中市晓明女中设计“生命教育”课程,推动办理研习、训练师资等。1998年,“生命教育”在台湾地区的中学全面展开,2000年,台湾教育当局成立“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此外,许多高等院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也主动参与,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推进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提升作用。“生命教育”一词在中国大陆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大陆,叶澜教授最先(1997年)开始关注“生命”及其与教育的内在关系,她主张“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杀已成为我国15-34岁青少年人群非正常死亡的首位死因,且自杀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此外,杀人、交通事故、矿难、劣质食品、问题食品、假药和医疗事故等残害他人生命的事情时有所闻,频繁发生。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威胁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命的健康发展。所以,大陆兴起的生命教育一开始便偏向于“学生自然生命安全保护的教育”。把爱护自己生命和尊重他人生命作为教育的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生命教育的内涵•冯建军、武秀霞在《中国德育》2008年第8期撰文指出,新世纪以来,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者们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价值、目标和实施都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综合众多研究者的观点,生命教育的内涵大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生存教育,包括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二是生命价值的教育,即站在社会的立场上,关注社会生命与类生命,强调生命意义的升华,以寻求个体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生命教育目标则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生命教育的内容则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与自我关系的教育,即“知己”;二是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教育,即“知人”;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即“知物”;四是人与宇宙、宗教关系的教育,即“知天”。就已经开展的生命教育实践看,实施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学科渗透;专题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三、生命教育的内容•随着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教育”的内容日益丰富。研究者一致认为,教育内容应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盛天和提出,香港的“生命教育”内容注重实际需要,具有多样性,但其核心内容大致相同。如香港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中学于2001年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品德教育、群体教育、感情教育、性教育、传媒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升学及就业教育。徐秉国认为,台湾“生命教育”的内容极具鲜活性,更多地注重各自的实际需要,以人为主体,从生活经验出发,具体内容因教育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廖晓萍等认为,学前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重在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对于大学阶段的“生命教育”,陈晶认为,重在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生命现象,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既了解人类生命的价值,又了解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意义,教育大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负责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冯建军认为,学校“生命教育”必须从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文化等方面着力:第一,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二,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第三,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的教育;第四,遵循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生活。赖雪芬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包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在具体课程和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在体验和实践式德育下开展“生命教育”;切实加强挫折教育;调动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工作的作用;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辽宁、上海则在大陆各省区率先颁布了有关推行生命教育的大纲或方案•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辽宁省教育厅为此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以此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使中小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辽宁省教育厅制定的《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工作目标是:遵循未成年人身心成长规律,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生命教育关怀与指导的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可贵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生命的喜悦,体验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死悲欢,珍爱生命、乐观向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能够将生命教育融入各科课程,并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主动探讨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与策略,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学校要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使生命教育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2004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送审稿),内指出: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该《纲要》还具体规定了生命教育的目标是:“生命教育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上海市中小学的生命教育活动,还主要是把生命教育的理念有机渗透在中小学校教学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比如小学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初中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悦纳自我、接济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高中阶段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生理与性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培养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学会用法律和其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提高保持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湖南省教育厅2005年10月日出台《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内容融入中小学教育,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调查发现,由于生命与健康教育的缺失,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命困惑与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一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校园伤害、意外事故、自杀等危及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纲要》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生命与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作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生命与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实施能力。《纲要》指出,要融生命与健康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寓生命与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建设凸显生命与健康关怀的校园文化,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实施教育的机制,优化生命与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理性分析和处理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黑龙江省也开展了生命教育课。从2005年开始,黑龙江省逐步在全省中小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帮助和引导学生培养安全意识,正确区分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初中阶段,引导学生认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高中阶段,帮助学生学会妥善处理两性交往中产生的问题,树立法律意识,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另外,山东省青岛市的中小学中也开设有生命教育课。早在2003年,青岛59中就开设了生命教育课,包括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珍爱生命、网络安全、卫生习惯和传染病、体育和健康等。2005年,青岛中小学都已开设生命教育课。生命教育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咨询室、家庭辅导、小组辅导、团队辅导等,各中学都设有心理健康教师来指导该校的生命教育•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咸宁市就启动“生命教育”研究,《咸宁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实验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中对生命教育的目的与主要内容是这样规定的:“生命教育旨在让中小学生通过对生命发生和发展的了解与体验,揭示生命的真谛,确定生命的方向,成全生命的意义。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六个关键词来展现《生命教育》的内涵。2005年组织专家编撰了《生命教育》教材,2006年春季开学后,咸宁市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实验教学,从三年级到九年级试行。•2005年1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育教育论坛。2006年12月,“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大学还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年度立项报告。我国生命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趋势。•根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总负责人侯晓明先生的介绍,2006年他们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生命教育》(肖川张文质主编)的教材,填补了国内尚无系统的生命教育教材的空白。2007年4月20日,咸宁市承担的二级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研究》的开题工作会议在桂花之乡咸宁召开;2007年5月17日,潜江市承担的二级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教学实践与管理研究》开题工作会议在潜江实验小学召开。此外,深圳南山学府中学、佛山狮城中学、成都二仙桥学校、张家口南关小学等生命教育实验学校也邀请专家到校举行了隆重的开题活动。目前,生命教育课题研究已发展到河南、天津、湖南、广东、内蒙古、海南、吉林十省市的50多所实验学校,共42余万学生参与了生命教育实验。•2006年,以咸宁为起点带动了湖北的实验;2007年可望以鞍山为起点带动辽宁的实验。两年来,该课题组先后对湖北、天津等地7个实验市(县)的21所学校进行了指导性调研。组织编辑了《中小学生命教育教师培训资料》、《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资料汇编》、《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指南》等培训手册,计18万字;制作培训PPT(幻灯片)计366张。与此同时,还组建了“全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实验教学网”。通过“政策法规”、“实验园地”、“前沿动态”、“课题研究”、“课程资源”等栏目,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报道。•据胡修金、张晓梅的报道,我国第一套大学生生命教育自读教材《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在2007年出版,这本书针对我国大学生生存压力大,人文关怀少的现状及生命教育先天不足的现状,以网瘾问题、情感问题、诚信问题等专题为主线,以生命的发生与发展等为辅线来设计大学阶段的生命教育。•汶川地震成为中国全面推展生命教育的导火索,生命教育工作迅速地在全国各地得以开展,其中以云南省于2008年启动的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推展力度最大,江西、浙江、广东、吉林、北京、上海等省市的生命教育课程也走进了各级院校的学生课堂,有关生命教育的会议、论坛、培训和交流等活动也日渐频繁。2010年7月29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本文标题:当下中国“生命教育”述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3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