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管理学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第三部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及其要素非正式组织组织的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中国管理的组织基础中国管理的文化背景一、正式组织及其要素正式组织的概念正式组织三要素正式组织的概念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正式组织概念的基本点1、构成正式组织内容的,是人的行为。2、个人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是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3、正式组织是个人行为在空间、时间、社会结合、质和量各方面都经过有意识的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4、正式组织是动态的、发展的。正式组织三要素正式组织产生于具有协作意愿,能相互沟通的个体围绕共同目标努力之时。三个基本要素:1.协作意愿2.共同目标3.信息沟通要素一:协作意愿协作意愿是个体为组织贡献力量的愿望。协作意愿的强度变化范围是无限广大的,从消极怠工到投入全部身心力量都有可能。个人协作意愿的强度不是固定的,恒久的量。对个人而言,协作意愿是个人由于为组织提供协作而得到的诱因与协作所作牺牲或贡献两者相比较后的净效果;同时,也是个人参加不同组织所得诱因相比较后的净效果。净效果的大小决定协作意愿的强度。从组织角度看,协作意愿是组织提供给个人的诱因和赋予个人的工作之间的对比关系。要素二: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组织要求的行为必须有方向性,否则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行为。任何正式组织都有共同目标。明文规定的,隐含着的。组织的共同目标要得到组织成员的理解、接受。个人愿意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努力,是因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能够部分实现个人目标,有助于实现个人追求。组织中的个体有两种身份、两种人格。理解组织目标有协作性的理解和主观性的理解。要素三:信息沟通正式组织中的信息沟通指所有能够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口头的、文字的、上下级之间的指挥命令汇报请示过程。信息沟通有一定的限度:信息沟通要借助于语言媒体,会发生理解上的偏差上下之间归纳概括和理解阐释过程导致信息失真沟通过程中有出于个人目的的有意识修饰加工信息沟通的渠道越长,失真的程度越高。信息沟通在组织中通常借助于一定的结构和框架进行。组织机构和制度框架是信息沟通的正规渠道和规则。信息沟通的手段对信息沟通过程有很大制约作用。二、非正式组织及其特征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特征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作用非正式组织人与人之间除了按照正式确定的组织关系交往外,还会发生发生正式组织关系之外的交往和接触。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相互作用会给个人的经验、知识、态度、感情等心理因素以重要影响。人与人之间长期的社会性接触和影响会形成共同的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具有一定同质性的心理状态。会给这些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赋予一定的组织化、体系化特征。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非正式组织的特征1.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辩识性差。2.非正式组织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以个人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形成的,自发形成的,个人之间协调程度高。3.非正式组织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侧面、非理性侧面。4.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征等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格往往是导向因素。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非正式组织创造正式组织产生的条件共同的心理基础、习惯、行为方式,为正式组织正常运转创造条件。非正式组织赋予组织以活力正式组织仅仅是一堆干巴巴的职能、制度、程序和目标,是理性的、机械性的行为系统促进信息沟通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的内聚力,维护个人完整人格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形成创造条件正式组织一旦形成,同时为非正式组织创造了条件。正式组织为人们聚集在一起发生关系创造了基本条件。共同的场所、活动,一定的组织层次、结构,为相互接触创造了条件,也提供了接触和交往的限度。为非正式组织长期存在和发展创造条件离开正式组织依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往是一时的,转瞬即逝的。有了正式组织,接触和交往才具有持续、反复特征,非正式组织的生长发育才有条件。三、组织的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组织是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的统一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理论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不是对现实的描述。同一组织的两个侧面,互为条件、共存于一个组织中。在两者统一意义上,才能理解组织的本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一体化程度反映组织实际状况。组织的一体化程度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结合程度,称为组织的一体化程度。一体化程度高的场合,非正式组织的心理倾向、作用方向与正式组织的目标高度一致,个人在行为层次、心理层次、价值观念方面都与正式组织一致。组织整体目标和个人目标都能够在较高程度上实现。一体化程度很低的场合,非正式组织的心理倾向、作用方向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背离,但没有到退出组织协作的程度。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受到很大限制,个人人格面临严重背离和分裂,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相互抵消,组织面临解体危险。组织是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的统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个基本范畴,对认识组织管理过程,提供了基本工具和方法论。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科学化、理性化的部分和难以科学化的、非理性的部分区别开来,为区别把握不同管理问题提供了手段和方法。正式侧面往往与组织管理过程中技术性、规律性、必然性、一般性强的部分相联系,非正式侧面更多地与个性、心理特征、思维方式、风土文化、价值观念等个人化、个性化的部分相关。揭示了组织管理中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找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任何组织,任何类型的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正式的管理制度、体系一面,同时也存在非正式的一面。实际的组织运转过程中,两方面都在起作用,有时非正式侧面起着比正式侧面更为重要的作用。四、中国管理的组织基础单位组织特征党组织和赋予单位组织的特点组织中业务技术系统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的状况单位组织特征单位组织资源的公有制或国有制。非独立性。单位是政府确定的大一统组织网络体系中的一个点。必须接受来自政府的直接支配。功能多元化。承担着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起政府的作用。一旦某社会成员进入单位,他的权利,地位就有了不同程度的保障。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主要通过单位实现。单位组织之间有行政式的和系统的差别。单位组织根据它们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拥有或支配不等的资源。这种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级别。所有制形式越高,地位越高。行政级别越高,地位越高。二是拥有的资源和权力的特征。相对稀缺且不可替代的程度越高,地位越高。党组织和赋予单位组织的特点党组织自成一套独立的组织体系。党员身份、党的纪律、由支部到各级党委、党内活动等,构成党组织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组织是各级组织中政治问题的最终决策者。不管形式上如何表现,政治标准是每一个正式组织的首要价值观。党组织的管理和控制,主要通过方向、路线指导,人事管理、宣传教育三大途径实施。方向、路线指导和宣传教育起作用的领域包括一定时期的政治任务,舆论、宣传,在各行各业业务活动中贯彻党的中心任务等。人事管理则直接控制管理人员的培养、选拔、考核、任用,以保证政治任务得到贯彻执行。党组织是中国单位组织的核心。组织中业务技术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逻辑居统治地位的格局下,一种类型组织中居主导地位的逻辑是与其组织类型和业务技术有关的制度和观念因素。资本主义条件下法律制度、财产制度、金钱逻辑居统治地位。我国单位组织这方面的情况是:1.政治逻辑第一,业务技术居次要地位。通过主次次序,或者通过业务活动中体现政治精神实现。2.改革前中国企业不是企业,是中国式的单位组织。企业的生产、销售是当作政治任务理解和操作的。3.企业中通行的是政治意义、社会效益。科学、理性、效率、经济成就始终没有成为根本支配力量。4.衡量个人的标准和个体的追求沿着政治表现、权力中心、地位、级别的系列上升。变化单位组织一统天下局面被打破,出现民营的、外资的、中外合资的、准国有的多种企业类型。外部大环境制约,组织网络体系中无法违拗的运转逻辑,发展的机会和前景等方面与传统单位组织没有根本变化。一定范围内组织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财产权利在一定限度内成为支配性力量。效率、效用、科学、理性精神起越来越大的作用。一定范围内职能分化、多元化呈发展趋势。组织类型的特征相应凸显出来。个人获得了更大生活空间。增加了选择自由,同时,生存风险、生存压力也在增大。五、中国管理的文化背景大一统观念的影响道德治国传统的体现官本位、权力本位传统一脉相承私人人际关系一定意义上超过职能关系儒家入世思想和老庄智慧、兵家权谋仍然有相当大的市场恪守中庸之道,不崇尚极端化的行为方式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大而全、小而全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不甘人下职能、专业分化程度低道德治国传统的体现超乎现实的道德理想和人性现实的反差借助道德管理的两种后果:短暂的理想狂热和离心离德、漏洞百出、失控腐败现象两面性人格制度化体系与亲情、血缘、义气官本位、权力本位传统一脉相承学而优则仕企业家——官员各领域有成就者——官与社会地位头衔私人人际关系超过职能关系一项决策涉及个人利益和业务两方面时,选择的标准人事问题及人事选择的标准能力主义与任人唯亲儒家入世思想、老庄智慧、兵家权谋进则儒家,退则老庄易经循环论、道教神秘主义、兵家权谋的影响现实中的权术,厚黑类恪守中庸之道,不崇尚极端化的行为方式中庸之道的一、二、三流变为畏首畏尾,举步不前足球
本文标题:管理学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6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