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德育二 第五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到小结页3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阅读教材所提供的节前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你了解多少?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你做了哪些准备?教学活动4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十七大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5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请你谈谈为什么我国要把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从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目标?教学活动6补充资料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及其内涵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1964年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个现代化”深深烙刻在新中国近半个世纪的艰难创业历史上。但是这一战略目标更多地停留在现代化的物质层面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是处于初级阶段的思想,并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代替了“四个现代化”的提法。这一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确立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大重申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并使之具体化。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把“和谐”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把我们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从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了这一重要论断。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沿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前行◆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设想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从2010年到2020年,是第二步,根据十六大的规划,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2020年到2050年,是第三步,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8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学活动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什么样的变化?(主要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个人的衣、食、住、行的变化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回第2页9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1.认识小康社会◆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在基本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可称为总体小康。◆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补充资料以下资料反映了我国总体小康的现状: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9年达到了335353亿元,居世界第三位。但是,当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中仍处于百位之后。按计划,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大体相当于日本1973年的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2.据国家统计局设置的小康生活标准,城市小康要比农村小康的指标高,单人均收入这一关键指标就高出一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保守估计在3:1左右,如果再算上城市居民所能享受到的福利等,这个数字就远不只3:1了。针对于此,国家着力地安排农民进行有序的流动,变农民为市民。提高城镇人口。3.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为上海市,已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11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同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2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学活动寻找小康之家1.活动目标: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2.活动过程:(1)准备阶段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调查30年前后工人、农民、教师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2)实施阶段第一步:交流展示每个小组的调查结果第二步:分析不同群体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特点和变化原因第三步:结合小康标准判定小康之家在所有家庭中所占的比例第四步:谈谈我可以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做点什么?13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补充资料专家指出,此次目标的提出更强调人均理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说,从GDP总量翻两番变为GDP人均翻两番,这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二是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样的要求,是一个实现难度更大的小康。这将会为今后5年百姓生活带来更为显著、更为全面的变化。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分析说,中国人口较多,单纯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可以表明中国国力的增强,但是人均GDP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庄健说:“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确定的。”5年前召开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为856美元。如果2020年实现翻两番,那么到时候人均GDP应该达到3500美元左右。“新的目标比原来更高了,比‘十一五’规划更进了一步,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实现这一目标很有把握。”庄健说。“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从2003年到2006年,中国经济已经连续4年保持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去年底,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14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教学活动阅读教材所提供的节前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想一想《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广泛关注?分析一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是什么。回第2页15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坚持科学发展观1.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二节加快共建和谐社会16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教学活动材料一:在沈阳,我们每年使用约30亿个塑料袋,重1.5万吨。依据塑料袋的材质厚度,它需要大约20—1000年的时间才能被环境所分解。这些“白色垃圾”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部分塑料袋中含有苯乙烯等有毒成分,不可降解,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材料二: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并且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材料三:推进“限塑令”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面是有助于“限塑令”实施的一些措施:口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口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口加大媒体和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口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口发挥立法手段、经济手段的作用。(1)请在材料三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并在这一措施前的“口”内用“√”标出。(2)针对上一问中你所选择的措施,请写出具体的建议或行为要求,并说明它对推进“限塑”工作、减少环境危害所起到的作用。17第二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补充资料“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20世纪6、70年代以后,随着公害问题的加剧和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发展,只能给地球和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源于这种危机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80年代逐步形成。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受联合国委托,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WECD的成员们,把经过4年研究和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和模式。“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订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其概念最初源于生态学,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其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加入了一些新的内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该概念从理论上明确了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和资源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观点。——自然之友编《20世纪环境警示录》18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第二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19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教学活动活动天地1.你知道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吗?2.假设你现在是一家牛奶加工厂企业的老板,试着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谈谈你的经营方法。20补充资料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大会认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
本文标题:德育二 第五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8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