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第三篇章现代中国的强国梦与现代化历程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年份地区题号·分值考点切入角度备注2014新课标全国Ⅰ31·4“一五”计划粮食计划供应新课标全国Ⅱ31·4“一五”计划粮食统购统销江苏8·3人民民主原则新闻报道江苏9·3万隆会议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的言论安徽17·4农业合作化日记材料福建17·4中美关系图表材料山东20·4“左”倾思想文献材料广东18·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文字材料四川8·4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文字材料重庆9·4“一五”计划邓小平的言论天津9·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大学院系调整北京18·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民歌材料海南24·2计划经济体制文字材料【考情预测】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2013新课标全国Ⅱ31·4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高校开设的课程安徽17·4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入学率的变化安徽18·4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的演说词江苏9·3新中国的成立中共筹备新政协江苏10·3“大跃进”报刊统计数据江苏11·3中美关系正常化新华社统计数据广东17·4外交关系的突破图片山东14·4人民公社化运动观点天津8·4新民主主义思想毛泽东的言论北京20·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示意图上海29·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文件上海30·2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图片重庆9·4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表格四川14·6“文革”时期的教育图片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2012新课标全国32·4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文件浙江19·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报道广东17·4一届人大的召开标语口号山东14·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福建18·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会议海南24·2“一五”计划现象海南25·2三年困难时期中共中央的指示天津4·4计划经济体制介绍信天津5·4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北京19·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中非交往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1.对这一时期政治史的考查,以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日内瓦国际会议、万隆会议、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中美关系的缓和等为重点,以漫画、文献材料等为载体,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会以中外民主政治的对比、中国外交与国际局势相结合作为考查点。2.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的考查,以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国民经济的调整为重点,多以漫画、表格和文献资料为载体,以选择题为主,尤其注重以三大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影响作为考查点。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3.对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史的考查,以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新中国教育、重大科技成就和“双百”方针为重点,以图片、文献资料为主要载体,以选择题为主,尤其会以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考查点。 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1.(2014·江苏单科,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真题演练】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两点:一是时间“1953年6月”;二是妇女选举权的扩大。人民民主原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材料中妇女选举权的扩大说明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54年,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政治协商制度,排除C项;D项出现在改革开放后,排除。【答案】A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2.(2014·广东文综,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放弃“一边倒”政策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1953年中国政府在同印度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再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项错误。【答案】B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3.(2014·福建文综,17)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从图片可以看出1975年、1976年、1977年中美进出口总额呈下降趋势,B项错误;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而1977年的总额比1976年低,C项错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不可能消除中美贸易的波动,排除D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74年由于“水门事件”,尼克松宣布辞职,加之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性,1974年到1978年,中美贸易受到影响,故A项正确。【答案】A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4.(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粮食供应不涉及工商业改造,排除A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排除C项;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D项。【答案】B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5.(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A项“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农村的政权建设”、D项“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粮食的统购统销本身就是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据此判断C项正确。【答案】C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6.(2014·山东文综,20)右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关于“大跃进”的解释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是“1978年12月”,当时拨乱反正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故排除B项。“大跃进”运动忽视客观规律,属于“左”倾错误,而197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大跃进”运动的解释却给予充分肯定,说明当时“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由此排除A、D两项,答案为C项。【答案】C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缺陷分析】类别具体内容知识方面对人民民主的表现掌握不全面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理解不全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供应计划实行的原因掌握不准确对“大跃进”的原因理解不准确技能方面迁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如第1题,对第一次全国普选的知识迁移和运用不够如第3题,缺乏对中美关系缓和的知识迁移和运用对历史地理空间信息掌握不全面如第2题,材料中“亚非拉”的空间地理信息阅读材料并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如第3题,关键信息:1972年所体现的时间如第4题,关键信息:“一五”计划期间所体现的时间如第5题,关键信息:计划、控制等所体现的政策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命题视角】视角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外交独立而确立了“一边倒”“另起炉灶”等三大外交政策。尤其是“另起炉灶”政策体现了新中国要与各国确立新外交关系的原则性。为此,在毛泽东访苏谈判期间,针对斯大林提出要以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基础进行修订时,毛泽东则坚持另订新约,最终促成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一新条约的签订。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例题: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时,斯大林提出以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基础进行修订,而毛泽东则坚持废除此条约,另订新约,从而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的做法体现了()。A.“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C.“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D.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所签订的外交条约,这体现了独立自主外交原则下的“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项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答案】C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视角二1956年公私合营是国家控股下的公私联合“公私合营”是1953~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它是国家以公股形式注入私营工商业,然后再将私人资本折算成股份,形成国家控股、私人参股的公私合营公司。起初,私股股息是按公司分红的方式(说明原资本家对公司有一定的所有权)进行支付的,到后来公私合营公司的经营不再是以公司分红的方式,而是以定息方式(也就相当于国家借了私人的钱,公司完全属于国有了)来支付,按年息5%给私股股东支付股息。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例题:1953年12月,某大资本家说:“做老板迟早死路一条,企业必须走‘联合国’的道路。”材料中的“联合国道路”实际上是指()。A.企业完全国有化B.实行公私合营C.建立生产合作社D.走合作化道路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材料中的时间“1953年”显示,此大资本家言论产生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此方式具有“联合国”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企业完全国有化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建立生产合作社是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不符合材料中“大资本家”的条件,C项错误;合作化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与材料中的“企业”不符,D项错误。【答案】B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1971年,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不仅是外交上的胜利,也是新中国政府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国家“法统地位”最终被认可,这使新中国政府能够以明确的中国国家政府的政治地位展开外交等一系列的活动,因而具有“法统”上的重大国际政治意义。视角三1971年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法统”意义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B.新中国政府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西方国家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D.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例题:“国际人格的丧失使国民党以‘中央政府’的名义治理台湾地区的‘法统地位’受到了极大挑战,国民党开始面临治理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危机。”导致国民党“国际人格丧失”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政府放弃了对台湾当局的扶持专题八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直到今天,美国也没有放弃
本文标题:2015届高考历史(全国)二轮复习课件:专题8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8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