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林哈德与葛笃德》(1746-1827)一、作者简介裴斯泰洛齐(JohannHeinrichPestalozzi,1746—1827),又译佩斯塔洛奇。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746年1月12日生于瑞士苏黎世。其父为医生,在他5岁时去世,母亲和忠实的女仆巴比丽抚养和教育他,女仆的自我牺牲精神使他终生难忘。幼时曾住在外祖父的村庄里,目睹农村破产的境况和农民的悲惨遭遇,从小就对农民的疾苦深为同情。他从一所拉丁学校毕业后,进入卡罗林学院学习语言学和哲学。在此期间,他受到卢梭的《爱弥儿》、《社会契约论》的深刻影响,强化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他曾参加“爱国者’’协会”,撰文抨击政府,要求民主改革,受到当局迫害而被迫辍学。1768年在涅伊果夫(Neuhof,意为新庄)筹办示范性农场,进行改善农民生活的实验,但这次实验失败了。1774年在涅伊果夫创办了一个孤儿院,收容50多个6—18岁的贫苦儿童,亲自教他们读、写、算的初步,同时让几个工匠教他们纺纱织布。虽然这次实验在1780年失败,但为《林哈德和葛笃德》的创作奠定了实践基础。1781年2月,教育小说《林哈德和葛笃德》第一部问世(第二、三、四部分别于1783、1785、1787年出版)。1798年,应瑞士政府的邀请,创办了施坦兹孤儿院,继续他的教育实验,但因战争影响,不久即停办。1800年与友人在布格笃夫城创设了一所寄宿制中学,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1804年迁往伊佛东后,成为名震全欧的学校。1825年伊佛东学校停办后,他悲哀地回到故乡,总结了一生的教育工作经验,写成了回忆式著作──《天鹅之歌》。1827年2月17日在故乡与世长辞。碑文称他:“涅伊果夫贫民的救济者,《林哈德和葛笃德》里的国民导师,施坦兹的孤儿之父,布格笃夫及伊佛东新式学校的创设者,善良的公民,为他人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一切。”主要教育著作有;《隐者夕话》(1780年)、《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年)、《论教学方法》(1800年)、《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1801年)和《天鹅之歌》(1826年)等。裴斯泰洛齐的主要思想主要通过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LienhardundGertrud)反映出来,本书初由傅任敢据英文本节译连载于《教育杂志》(1935年1月一1936年2月),题名为《贤伉俪》;1959年由北京编译社据苏黎世市罗泰弗尔出版社1946年德文版裴斯泰洛齐全集(八卷本)第一卷译出,列入《裴斯泰洛齐教育文选》第一卷出版。最新中译本为1984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据1959年译本稍作修改,列入《外国教育名著丛书》,分上、下两卷,948页,68.4万字。上卷前有徐汝玲文《裴斯泰洛齐的生平、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作之一;林哈德和葛笃德;》,下卷后附有徐编《裴斯泰洛齐生平大事记》。《林哈德与葛笃德》分为上下两卷,共四部,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道德以及宗教等等。二、书籍简介《林哈德与葛笃德》这本书描写了贤惠的妇女葛笃德在“善良的”县长的支持下依靠改良生产,改革教育,改造社会的故事。小说表达了作者试图透过革新教育,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贫苦人民子女教育水准的强烈愿望,全书洋溢著作者热爱贫苦人民及拯救人民於水深火热之中的人道主义热情。因而,书一问世,就驰名整个欧洲大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这部名著以小说形式记述了有抱负的县长亚尔纳、少尉格吕菲等人与以葛笃德为代表的开明少妇为了实施改革坡那镇贫苦人民生活状况以及农村教育计划出谋划策、尽心尽力的故事,其中充分体现了作者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倾向与理想。三、故事梗概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葛笃德的言行以及她对儿童教育的活动、县长亚尔纳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坡那镇学校校长格吕菲对教育的改革与探索等的描写,表达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倾向和理想,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法兰西共和国立法会议曾因此书于1792年授予裴斯泰洛齐“法兰西共和国公民”称号。人物介绍林哈德:一位泥瓦匠,葛笃德的丈夫,葛笃德:纺纱匠,一个贤淑能干、会教育孩子的母亲格吕菲:校长兼老师亚尔纳:县长,当时瑞士的封建领主胡美尔:一位出身流氓的官吏慈祥亲民的县长亚尔纳、贤惠开明的泥瓦匠夫人葛笃德等人非常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接人待物等大小事上的规范表现,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教导孩子注意养成良好的行为道德,努力工作,自力更生;热心待人,不计小事;乐观生活,不畏苦难。他们不仅仅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还积极地通过各种形式去教育其他孩子,用爱的方式去感化孩子们。在裴斯泰洛奇看来,爱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元素,这种爱包括母子(女)之间、师生之间、友邻之间以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友爱关系。因为有爱,人与人之间才有和谐相处的希望,社会才会朝着有希望的方向发展。(一)教育思想:家庭道德教育四、教育思想文中,县长亚尔纳不但是自己家孩子的慈父,他还是坡那镇所有穷苦孩子亲近的县长父亲大人;葛笃德在找教育自家孩子的同时也对鲁迪家的孩子进行着一样的教育活动;至于少尉格吕菲,与其说他是坡那镇小学的新校长,还不如称其为坡那镇小学生的父亲来得贴切。还有马莱丽、瑞诺瑛等老好人都在用最真切的爱为坡那镇穷苦人民的明天付出着自己的努力。书中蕴含了丰富的家庭道德教育的思想,提出和论证了家庭在儿童道德习得中的重要性,家庭是儿童道德习得的原生地。其中,对父母的爱、父母的言行、良好的家庭氛围、道德实践、同伴交往和惩罚等都是影响儿童道德习得的重要因素。这种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葛笃德与少尉对孩子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葛笃德在家中指导孩子们一边纺纱,一边识字、唱歌,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还有,少尉格吕菲教给学生测量的方法后叫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带头领着学生种花种草,做蜡像等等这样通过将学习理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方法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另外,裴斯泰洛奇认为教学内容应从简单到复杂,遵循儿童自然发展规律。例如,葛笃德在教孩子们认字时,把字母写在黑板上,将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相结合,轮流教会他们读写相关内容;在教孩子们学习初级史地、自然知识时借助直观图画辅助孩子理解知识。就像这样,学生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掌握知识。当然,著作中还体现了作者其它教学方法,我在这里就不一一概述了。(二)教育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尉格吕菲当上坡那镇小学的新校长后,向学生们发布的第一通信息就是要求学生带上自己的纺织工具、农耕工具到学校来,还特意聘请了相关的技术能手葛笃德、马格丽到学校来辅助其开展教育活动。鉴于当时的社会发展环境,坡那镇的人民均靠农耕或手工业,县长及少尉特意将教育与当时人们息息相关的农业、手工业结合起来,在向学生传授科学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教育内容:将教育活动与农业、手工业生产结合起来1、乡村教育需要认识贫困问题。2、乡村教育应当每一个孩子受到合适的教育。3、乡村教育应当是一种实学教育。在知识和道德的关系上,裴斯泰洛齐认为,要以德为先。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他主张要以行为主。在知识与理性的关系上,他认为,知识多并不一定使人有理性。4、乡村教育应当是一种民众教育。5、乡村教育也需要进行宗教教育。6、乡村教育应当从整顿家庭开始,并从家庭教育过渡到学校教育。(四)乡村教育背景介绍1、本名著大篇幅的写到县长亚尔纳的改革,为什么名字却叫《林哈德与葛笃德》?解析:参考后面故事《心灵陶冶》《柔中有刚》来理解“有抱负的县长亚尔纳、少尉格吕菲等人与以葛笃德为代表的开明少妇来实施改革……”2、佩斯泰洛齐在本书中的相关教育实现思想提出的背景?解析:参考后面的《拯救贫民》《初次实践》《“实践家”》来看待他提出这些教育思想的原因。裴斯泰洛齐童年不幸,5岁丧父(1751年)。其父一生清廉寡欲,未留下半点遗产,以致他们母子的生活陷入困境。幸亏母亲忘我工作,女仆勤俭持家,才使得五口之家得以生存。母亲吃苦耐劳,意志坚强,很快从悲痛之中振作起来,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家计。“她忘记自己的一切享乐,专心为着儿女们的教育牺牲一切”。女仆名叫巴贝丽,来自乡下。她虽没有文化,但精明强干,忠诚机敏,治家有方。她富有耐心和奉献精神,为裴斯泰洛齐一家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裴斯泰洛齐的父亲临终前,想到妻儿的前途时,痛苦万分。他把巴贝丽叫到床前,恳求道:“你不要离开我的妻子,万一我死了,他们的生活一定很悲惨,如果没有你的帮助,她绝对无法照料全家,孩子们一定会成为别人的养子,受苦终生”。巴贝丽深受感动,决心满足主人的遗愿,牺牲自己,答道:“您万一不幸去世,我绝不离开夫人,或许我会终生与她在一起。”可怜的父亲得到了安慰,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一)心灵陶冶巴贝丽勤俭持家,量入为出,常常为买一篓青菜,跑菜市场两三趟,有时直等到收摊时才去买便宜的。她为了主人家孩子的成长,起早贪黑,耐心教育,吃尽了苦头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上打上深刻的烙印,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母亲的勤劳志节、巴贝丽的奉献精神,使裴斯泰洛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良好的陶冶。她们高尚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裴斯泰洛齐从小就具有慈爱、信任、克己、无私等良好的品质。巴贝丽勤俭持家,量入为出,常常为买一篓青菜,跑菜市场两三趟,有时直等到收摊时才去买便宜的。她为了主人家孩子的成长,起早贪黑,耐心教育,吃尽了苦头。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上打上深刻的烙印,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母亲的勤劳志节、巴贝丽的奉献精神,使裴斯泰洛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良好的陶冶。她们高尚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裴斯泰洛齐从小就具有慈爱、信任、克己、无私等良好的品质。裴斯泰洛齐从小失去父亲,在母亲、女仆和姐姐的管教下成长,缺乏男性的刺激和影响,以致男性气质不足,女性气质有余。裴斯泰洛齐虽然个性柔弱,但意志坚强,遇事勇敢,富于奉献精神,上小学时就有惊人表现。有一次,在上课期间发生了地震,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争先恐后,甚至踏过孩子们的头冲下楼梯。事后,同学们谁也不敢再回教室,唯有裴斯泰洛齐跑到楼上,把他们的帽子、衣服拿了下来。裴斯泰洛齐曾给督学写过匿名信,揭发学校的有关野蛮行为,但缺乏机智,被人告发,引起老师们的憎恨。他一度有辍学的危险。然而经上司调查,他的检举证据确凿,裴斯泰洛齐这才转危为安。(二)性格柔中有刚裴斯泰洛齐9岁以后,常利用假期去看望爷爷。爷爷是韩谷教区的一位牧师,有时带他去访问附近人家。在那里,他看到穷人处于贫困与堕落之中,无以谋生,灰心丧气,前途渺茫,全然丧失了人的尊严;他也看到穷人子女那突出的颧骨和深陷的眼窝;还看到富人有权有势,其子女有学可上的情景。这种巨富和赤贫的两极分化使裴斯泰洛齐感到震惊。他对穷人产生了深切的同情,这种同情心与他善良的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共鸣。他暗下决心,立志“拯救贫苦民众,消除苦难的根源”,使穷人恢复人的尊严,真正过上人的生活。这一伟大的志向决定了裴斯泰洛齐一生的奋斗目标。他写道:“从年轻时代起,我的心就象一条奔腾的激流那样,孤独而寂寞地向着我唯一的目标前进:消除苦难的根源。正是从那里我看到了人们在沉沦着。”在裴斯泰洛齐看来,民众苦难的根源是缺乏教育,是他们不会安排农业生产所致。因此,他认为消除苦难的根源,关键在于从教育入手,用教育唤醒沉沦着的民众,用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以改善其生活状况,达到恢复人的尊严的目的。当然,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三)拯救贫民1769年,裴斯泰洛齐以改良农业为宗旨,贷款在列登购买山地100英亩,打算以经营农场为示范,来唤起贫民的信心。但因土质过差和经营不善,最终彻底破产,债台高筑,生活陷入困境。他与安娜曾为此相对而泣……1771年,因安娜家的帮助,裴斯泰洛齐才还清了15000克鲁登的债务,可家里仍然一贫如洗。夫妻俩不顾挫折,计划在新村创设贫民学校,招收贫民子女,进行教育与劳动实验。通过教育使每个人内在的要求得到满足,使其适应生活的需要和环境。他认为把教育同劳动熔为一炉,从劳动中去了解生活的意义,从劳动中去学习生活的方法,才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观念。1774年冬天,不顾家境贫困,裴斯泰洛齐在新村正式成立了“贫民学校”,收容了
本文标题:《林哈德与葛笃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9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