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犯罪社会学第四讲 媒体与犯罪
华东政法大学王瑞山犯罪社会学(criminalsociology)媒体与犯罪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媒体对犯罪的过度渲染关于犯罪的公众观念资料:传媒与犯罪社会自从现代传媒产业产生依赖变得更加富有暴力倾向的说法常常被视为一个无可攻讦的事实。电影、电视和稍后的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只是起到了增加公众焦虑的作用,但是,除了传媒努力把它们报道成这样以外,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的犯罪浪潮的产生,对于许多观察家来说,资产电影和电视出现,社会不断地变得以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为特征已是个“常识”。[英]伊冯·朱克斯:《传媒与犯罪》,赵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大众传媒的功能(吴鹏森,2001,224)第一,对社会发展的状况与社会发展环境进行研究、监测并公之于众,使人们共享信息。第二,制作社会舆论,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协调社会各个阶层、各种集团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社会的共同意识。第三,传递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指导和教育人们继承人类文明,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第四,休闲娱乐的职能。壹、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信息功能※宣传功能※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传播,“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北史·突厥传》媒介,“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旧唐书·张行成传》所谓传播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信息的物质实体。这是广义上的“传媒”。狭义的“传媒”,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大众传媒”,它是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用以传递特定信息的物质实体,在现代社会主要有: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和互动(电脑)媒介五种类型。(杜雄柏,2005,3~4)对人产生影响作用的并不是传播活动本身,而是传播媒介以及由传播活动所传递的信息。壹、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杜雄柏:《传媒与犯罪》,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壹、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社会学中把大众传播媒介与家庭、学校和日托中心、同辈侪辈(peergroups)作为社会化的主体(agentsofsocialization)。(波普诺,2007,172)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massmedia),指的是传到广大人群之中并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传播方式,尤其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在社会化中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波普诺,2007,176)当然,网络越来越普及,影响更大。1994年98%的家庭至少有一台电视机,平均每户2.2台,普通家庭每天要开7小时电视。普通家庭的美国高中生毕业时,在看电视的时间平均2万小时。(波普诺,2007,176)资料: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在网吧、学校机房等场所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网吧网民占比下降了5.5%,在学校公共机房上网的网民占比下降了3%,而在家中接入互联网的比例继续走高,有91.7%的网民在家中上网,增幅达到3.4%,个人上网设备持有比例的提升和网络接入条件的改善是导致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三分之二。资料: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资料: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壹、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电视为儿童提供了有关现实和虚构世界以及行为的大量信息。但儿童不是成年人,他们容易误解他们所看到和所听到的东西。例如,与卡通人物不同,人就不能在被敲击头部或推下悬崖后,回来还面带微笑。在某些方面,儿童节目强化了由其他社会化主体所教导的价值。同辈群体也许观看某个节目,一起讨论,一起外出活动,这样强化了群体的团结和价值。但从电视学到的观念也许同时也与在家里和学校中所教导的价值相冲突。(波普诺,2007,176)没有知识要有常识,没有常识要看电视_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文库更多»输入法•手写•拼音•关闭推荐:用手机随时随地上百度utf-8常识看电813常识看电百度一下资料:资料:不同年代的动漫往事《大闹天宫》:1961年出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最高成就。这部动画片集齐当时顶尖人才,历时4年完成。《小蝌蚪找妈妈》:“青蛙妈妈爱他们,就象妈妈爱我们”,久远得暖人心肺。《铁臂阿童木》:1963年日本国产的第一部TV动画片。“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1984年,生活在塞伯坦的变形金刚造访地球。“金刚金刚,随时变形状”。《圣斗士》不光把每个男孩打架的本能冲动冠以正义之名表现得无以复加,还解构出友情、勇敢、忠诚、星座科学、物理伪科学等等,在受挫之时怒喝一声“爆发吧,我的小宇宙”,能让精神力量无比强大。壹、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大多数研究者之间有一种共识,电视暴力确实导致了观看此类电视节目的少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从相关程度的大小来说,电视暴力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同它与其他任何测量的行为变量之关系一样,相关性都很强。(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1982年资助的一项考察了大约900个关于电视暴力的研究结论)林茨(Linz)和唐纳斯坦(Donnerstein)1989年的研究认为,这些发现对成年人也是适用的。这并不是说成年人在看了电视的暴力情节后就会跑出去犯罪,但是他们在看完暴力电视后,更容易隐藏起攻击性的想法,更容易与家庭成员交流一些敌意的词汇和犯罪意识。对电视暴力的潜在损害性影响的意识不断增强,使得热心的市民和支持群体对媒体网络施加压力,让他们在节目中减少暴力场面。(波普诺,2007,179)贰、媒体对犯罪的过度渲染研究指出,你的主要信息来源就是新闻媒体。在一次调查中,65%的应答者同意,媒体对他们的犯罪观点发挥了最大的影响力;而仅有21%的应答者提到个人经验。CP36犯罪潮(crimewave),即某个城市的新闻媒体突然间对为数不多的罪案加大报道力度,这就会造成犯罪猖獗的错觉。CP36媒体倾向于关注那些稀奇古怪的,甚或是子虚乌有的罪案。CP37媒体过渡报道往往聚焦于暴力犯罪,尤其是杀人案。其结果是,媒体对最少发生的犯罪类型给予了最多的关注,造成了“这类犯罪无处不在的错误印象”。CP37资料:杀人案报道总体上看,杀人案占所有罪案的比例不到1%(中国统计局数据,一般为0.2%左右),但他们一般都会占到电视和报纸的犯罪报道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Tribune)的杀人案报道占其犯罪报道总数的26%(1980);新奥尔良的报纸上,杀人案报道对所有犯罪报道的比例是12%,而电视上的这个比例则高达50%(1981);对美国26个城市的报纸统计显示,杀人案的报道比例占所有犯罪报道的30%(1990)。(中国统计局数据,全国刑事立案数中,杀人案件一般为0.2%左右)资料:“爆头哥”周克华抢劫杀人系列案件资料:关于周克华案件的百度搜索“周克华”,相关结果约10,800,000个“周克华杀人”,相关结果约1,220,000个“爆头哥”,相关结果约975,000个“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相关结果约229,000个资料记者和吸血鬼一样都是嗜血动物,惨祸与伤亡充斥报纸的头版标题和耸人听闻的电视报道。真相往往因其无趣而不能吸引受众,因而也就不能吸引记者。如果犯罪受害者足够富有、高尚或美貌,他们就有可能在史诗般的善恶斗争中被塑造成殉道圣人。Cose,Ellis.1990.”TurningVictimsintoSaints:JournalistscannotResistRecastingCrimeintoaShopwornMoralityTale.”TimeJanuary22:19.资料:媒体犯罪报道的影响美国广播公司对100名青少年罪犯进行了研究,其中22名说他们是模仿媒体上的犯罪方法的。华盛顿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因暴力犯罪入狱的男性犯人中,有1/4到1/3的人承认他们在犯罪时有意识地模仿媒体上的暴力犯罪手段。(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马东东对沈阳市沈北新区的4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就收回的380份有效问卷来看,有74.7%的被调查对象接触犯罪新闻是为了“引以为戒,避免自己犯同样的罪”,也有7.7%的比例是因为“看起来过瘾,很刺激,想模仿”。(马东东:《犯罪新闻报道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系探讨》,西南政法大学2008优秀硕士论文)迷思(myth),关于某人、某现象或制度的一个或一些往往是未经证实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关于犯罪的错误观念就叫做犯罪迷思(crimemyths)媒体对犯罪的过度渲染造成的“犯罪迷思”:一是犯罪无处不在;二是犯罪极为暴力;其他方面:形成对少数种族和族群的偏见;对青年暴力犯罪的报道偏多;品德高尚的受害者。贰、媒体对犯罪的过度渲染现实负面影响(CP45):公众的无知,包括对犯罪数量、犯罪率的变化,因犯罪被捕和监禁的可能性。公众的恐惧和担忧淡化深层原因,媒体喜欢聚焦个别的罪案和罪犯而淡化隐藏在犯罪深处的社会和文化力量,包括社区环境。转移对白领犯罪的注意力。媒体对街头犯罪的过分关注转移论对白领犯罪的注意力,同时也强化了他们对穷人的负面态度。与种族和族群有关的刻板印象。“美国的典型(暴力)罪犯长着黑色面孔”;“典型的罪犯是非裔和拉美裔”。贰、媒体对犯罪的过度渲染叁:关于犯罪的公众观念一、犯罪恐惧CP46~53结构性因素,社会整合程度较低、破败的生活环境、更高的少数种族人口比例、人口规模越大,恐惧就越强烈。社区的实际犯罪率和居民的犯罪恐惧之间关系微弱,因为人们并不了解自己居住地的犯罪率,而是根据媒体的犯罪报道产生犯罪恐惧。个体特征:一些最惧怕犯罪的人口群体却有着较低的受害比率,如老年人,但他们的恐惧感较年轻人高;女性的恐惧程度远甚于男性,其实,除了强奸之外的所有犯罪类型,女性的受害几率都低于男性;少数民族人群更加害怕犯罪;穷人更加害怕犯罪,因其更多居住在犯罪高发地区。恐惧的后果:侵蚀城市社区,削弱其内部联系,威胁经济活力;改变出行方式;搬离原住社区;促进了邻里互助组织增长和家庭安全产业的飞速发展。资料:2005年盖洛普民意调查发现CP5347%的美国人会“出于对犯罪的担心而不去一些原本要去的地方”;31%的人“养狗护家”;29%的人“在家中安装了防盗系统”;23%的人“买了枪,用来保护自己和家人”;至少18%的调查对象随身携带枪支、刀具或是辣椒喷雾资料:恐怖分子对无辜平民的袭击和我们都可能是潜在的被害人的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合拍,后现代主义的分析摒弃传统的犯罪学对犯罪原因和后果的分析,它向我们揭示出社会的支离破碎,向我们指出可能麻痹整个社会的恐慌以及可能在任何社会层次爆发的随机的暴力以及政府采取措施应对这些问题时明显的无能。这种潜在的、不可预知的危险被一种无所不在的传媒所强化。(朱克斯,2006:32)二、犯罪的严重程度对犯罪严重程度的判断是社会文化信条的一部分,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私人财产赋予的价值。人们对犯罪严重程度的判断会影响他们应当如何惩罚罪犯的观点,而且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犯罪恐惧。会切实影响到犯罪的惩处。叁:关于犯罪的公众观念三、惩办主义倾向(政府与民众的差异,种族差异)四、对死刑的支持态度五、对警方的看法(信任度)六、对刑事不公的认知。七、对犯罪和刑事司法开支的看法。叁:关于犯罪的公众观念
本文标题:犯罪社会学第四讲 媒体与犯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0629 .html